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473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架,车架具有沿上下延伸的第一连接孔;电池;悬置支架,悬置支架与电池相连,悬置支架具有水平延伸的水平板,水平板具有与第一连接孔上下相对的第二连接孔;连接件,连接件设于水平板与车架之间,连接件包括基体和弹性体,基体具有沿上下贯通基体的固定孔,弹性体套设在基体上且适于弹性抵接在水平板与车架之间;第一紧固件,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连接孔、固定孔和第二连接孔,以将悬置支架连接至车架上。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当车架变形时,弹性体可以抵消一部分车架对电池的作用力,从而减轻电池的变形程度,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同时,避免电池相对于车架位移过度,保证整车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的实际工况中有车辆的车轮对角跳的场景,对角跳的工况会使动力电池产生较大的扭转变形,如果将动力电池系统与车身直接刚性连接,车辆在对角跳工况时容易将把动力电池的箱体和上盖等结构零部件撕裂,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可以减轻电池的变形程度,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同时避免电池相对于车架位移过度,保证整车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0004]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具有沿上下延伸的第一连接孔;电池;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支架与所述电池相连,所述悬置支架具有水平延伸的水平板,所述水平板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上下相对的第二连接孔;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水平板与所述车架之间,所述连接件包括基体和弹性体,所述基体具有沿上下贯通基体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上下相对且连通,所述弹性体套设在所述基体上且适于弹性抵接在所述水平板与所述车架之间;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固定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将所述悬置支架连接至所述车架上。
[0005]根据本技术的车辆,通过设置与电池相连的悬置支架,第一紧固件穿过车架上的第一连接孔、连接件上的固定孔和水平板上的第二连接孔,实现将电池安装在车架上,由此降低了电池与车架磕碰的风险,同时便于在需要时拆卸电池。通过在悬置支架的水平板和车架之间设置连接件,连接件上设置弹性体,当车架变形时,弹性体可以抵消一部分车架对悬置支架的作用力,进而减少传递到电池上的作用力,从而减轻电池的变形程度,提升电池的安全性,通过在连接件上设置基体,避免电池相对于车架位移过度,保证整车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悬置支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悬置支架沿所述电池的周向间隔布置。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括箱体,所述悬置支架还包括竖板,所述竖板竖向延伸,所述竖板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外侧表面,所述水平板的一端与所述竖板的上端相连,所述水平板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背离所述箱体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上方。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孔包括在轴向上相连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孔段的周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孔段的周壁螺纹连接。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从所述第一孔段朝向所述第二孔段的方向上,所述基体的至少部分的外轮廓的截面尺寸逐渐增大。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为环形,所述连接座套设在所述弹性体的径向外侧并与所述弹性体固定,所述连接座具有沿所述连接座的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位于所述车架的朝向所述水平板的一侧并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体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沿径向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连接座嵌设于所述凹槽内。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翻边上设有沿上下贯通所述连接翻边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连接翻边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连接翻边通过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车架相连。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架内具有型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伸入所述型腔内,所述弹性体抵接在所述型腔的内表面与所述水平板之间。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体的背离所述水平板的一端的端面形成有凹陷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沿所述弹性体的周向延伸为环形。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所示的车辆的爆炸图;
[0018]图3是图1中所示的车辆另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0019]图4是图1中所示的车辆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1中所示的车辆又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1]图6是图1中所示的车辆再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2]图7是图6中所示的A处的放大图;
[0023]图8是图7中所示的连接件和垫片的示意图;
[0024]图9是图8中所示的连接件和垫片的剖视图;
[0025]图10是图8中所示的连接件和垫片的爆炸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00、车辆;
[0028]10、车架;11、第一连接孔;12、型腔;
[0029]20、电池;21、箱体;211、固定螺栓;
[0030]30、悬置支架;31、水平板;32、竖板;33、第二连接孔;
[0031]40、连接件;41、基体;411、固定孔;4111、第一孔段;4112、第二孔段;42、弹性体;421、避让槽;43、连接座;431、连接翻边;4311、通孔;
[0032]50、第一紧固件;51、第一螺栓;52;第二螺栓;
[0033]60、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下面参考图1

图10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100。
[0036]如图1

图6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100,包括:车架10、电池20、悬置支架30、连接件40和第一紧固件50。
[0037]具体地,车架10具有沿上下延伸的第一连接孔11,悬置支架30与电池20相连,悬置支架30具有水平延伸的水平板31,水平板31具有与第一连接孔11上下相对的第二连接孔33,连接件40设于水平板31与车架10之间,连接件40包括基体41和弹性体42,基体41具有沿上下贯通基体41的固定孔411,固定孔411与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33上下相对且连通,弹性体42套设在基体41上且适于弹性抵接在水平板31与车架10之间,第一紧固件50穿过第一连接孔11、固定孔411和第二连接孔33,以将悬置支架30连接至车架10上。
[0038]在车辆100运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过颠簸路面,当车辆100的轮子不在同一个水平面时,在车辆100重力的作用下,车架10会发生扭转变形,车架10和电池20之间的间隙会因此改变,车架10和电池20的部分位置之间的间隙会变小,电池20和车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具有沿上下延伸的第一连接孔;电池;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支架与所述电池相连,所述悬置支架具有水平延伸的水平板,所述水平板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上下相对的第二连接孔;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水平板与所述车架之间,所述连接件包括基体和弹性体,所述基体具有沿上下贯通基体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上下相对且连通,所述弹性体套设在所述基体上且适于弹性抵接在所述水平板与所述车架之间;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固定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将所述悬置支架连接至所述车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支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悬置支架沿所述电池的周向间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箱体,所述悬置支架还包括竖板,所述竖板竖向延伸,所述竖板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外侧表面,所述水平板的一端与所述竖板的上端相连,所述水平板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背离所述箱体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包括在轴向上相连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孔段的周壁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英王爱民孙启坤梁钰琪李宁马淑倩孙洁洁王鹏黄荣袁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