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影机导光柱的导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423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投影机导光柱的导光结构,包括一导光本体,所述导光本体底部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上部配合设置有导光柱;所述PCB板上均匀设置有光源组,通过导光柱使光均匀射出,导光柱端部导光部分裸露在导光本体表面,在导光本体表面看到投射的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所述PCB板上的光源设计成为侧射并均匀摆放,所述导光柱底部设计成为圆弧形状,与PCB板配合有效利用光源,PCB板上多个光源,通过弧形导光柱结构优化使光均匀射出,避免出现明暗分明的现象,而影响透光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光柱结构经过优化,使PCB板上的指示灯透过导光柱,使之达到均匀,强度合适而不串光的效果。强度合适而不串光的效果。强度合适而不串光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投影机导光柱的导光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投影机导光
,具体涉及一种投影机导光柱的导光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代投影机行业蓬勃发展,使用场景日渐广泛。投影仪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壳体上的导光柱窗口好比人的眼睛,PCB板上的指示灯通过导光柱把光投射出来,不仅显示投影机是否是通电状态,而且也能通过指示灯显示状态判定投影机的故障信号。但是目前导光柱的结构直接影响到光投射的均匀性及光的强弱度,根据人们对投影机外观更高的追求,在暗的环境中,一束光强弱可能会刺激到人的神经而感到不安,所以导光柱导光结构设计直接会影响到PCB板上指示灯透光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投影机导光柱的导光结构,能够在PCB板指示灯通过导光柱时,弥补光的不均匀性、串光及光的强弱程度。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投影机导光柱的导光结构,包括一导光本体,所述导光本体底部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上部配合设置有导光柱;所述PCB板上均匀设置有光源组,通过导光柱使光均匀射出,导光柱端部导光部分裸露在导光本体表面,在导光本体表面看到投射的光。
[0005]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柱底部采用弧形,上部截面呈对称的U型;所述PCB板上的光源组采用侧射方式,通过导光柱使光均匀射出,导光柱端部导光部分裸露在导光本体表面,在导光本体表面看到投射的光,导光柱外部导光部分为对称的U形,边长为1.2

2mm。
[0006]所述PCB板上均匀设置的光源组是通过环形设置多个光源来实现的。
[0007]所述导光柱采用分体式导光柱,分体式导光柱设有两个,分别投射红蓝两种颜色光源,两个分体式导光柱之间设有防止混光的隔板;该分体式导光柱外观尺寸为1.2mm*4mm,将PCB板上的光源组发射的光,分别通过分体式导光柱均匀射出,颜色分别为蓝色和红色。
[0008]所述导光柱呈封闭环形,底部带有钻石纹路;所述导光柱与PCB板之间设有按键,导光柱通过按键固定在导光本体上;PCB光源在PCB板上均匀分布且距导光柱钻石纹面3

5mm,当光源发光时,经钻石纹底部匀光后把光通过导光柱导向外面。
[0009]本技术在使用时,所述PCB板上的光源设计成为侧射并均匀摆放,所述导光柱底部设计成为圆弧形状,与PCB板配合,有效利用光源,PCB板上多个光源,通过弧形导光柱结构优化使光均匀射出,避免出现明暗分明的现象,而影响透光效果。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导光柱结构经过优化,使PCB板上的指示灯透过导光柱,使之达到均匀,强度合适而不串光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和特征作进一步描述。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
[0013]图2是图1的剖面图。
[0014]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
[0016]图5是图4装配后的外部示意图。
[0017]图6是图4中展示分体式导光柱和PCB光源的位置关系。
[0018]图7是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例。
[0019]图8是图7中导光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9是图7的爆炸示意图。
[0021]附图1

9中,1.导光柱,2.导光本体,3.PCB板,4.PCB光源,5.导光柱端部导光部分,6.隔板,7.导光柱固定件,8.按键,9.导光柱钻石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看附图1

3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投影机导光柱的导光结构,包括一导光本体,所述导光本体底部设置有PCB板3,所述PCB板3上部配合设置有弧形导光柱1,所述弧形导光柱1上截面呈U型;所述PCB板3上均匀设置有一组侧射光源,通过均匀分布的侧射光源使光均匀射出,使底部为弧形导光柱1的端部导光部分5裸露在导光本体2表面,裸露部分为对称的U形,边长为1.2

2mm;所述PCB板3上均匀设置的一组侧射光源是通过环形设置多个PCB光源4来实现的。
[0023]根据导光柱外观结构,为了使PCB光源光线导光均匀,特意把PCB板上的光源设计为侧投射,底部为弧形导光柱,大大增加了光的有效利用率,光源透过导光柱侧壁均匀反射出来(其中光源也要均匀摆放,避免光强弱不均)。
[0024]附图4

6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投影机导光柱的导光结构,包括一导光本体2,所述导光本体2底部设置有PCB板3,PCB板3上设置有PCB光源4,所述PCB板3上部配合设置有分体式导光柱1,由于该实施例中两个导光柱分别透红光和蓝光,为了避免导光柱两个窗口投射同一种颜色的光,所以设计成分体式导光柱,避免此现象出现,且光源经过导光柱透光强度优化,使之光强度合适,避免在暗的环境中而刺伤眼睛,所以导光柱为分体导光柱,两个导光柱之间有隔板6,因光源距离太近,在发光的时候避免光源混光而造成故障信号误判。
[0025]所述的分体导光柱1借助于一塑胶件来固定导光本体,导光柱外观尺寸为1.2mm*4mm;所述的分体导光柱1为PC原料,因导光性能比较好,在指示灯光源强度不变的情况下,透过的光线亮度过高,为了得到合适的光强度,对PC原料导光柱混加0.5%的钛白粉,从而削弱了透光强度。
[0026]如图5所示为装配好的结构,导光柱外部导光部分5和导光本体2,图6是分体式导光柱1和PCB光源4图示,光源透过分体式导光柱把光直接投射到外面,为了区分光源颜色,设计成为分体式导光柱,这样在加上隔板作用,避免两种颜色(红光&蓝光)的光混光,而导致误判故障信号。
[0027]附图7

9是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例,导光柱1是封闭环形,底部带有钻石纹9,钻石纹9是把间距相等的光源所发射的光均匀再导出,看外观避免产生明暗不均的现象。
[0028]图9爆炸图所示,导光柱1和按键8是靠PCB板3连接导光本体2固定,导光柱依靠两侧小凸台和导光本体导向固定,底部是依靠PCB板定位固定,PCB板3靠螺丝锁附在导光本体2的上面,从而连接导光柱和按键一一固定,PCB板上光源匀匀分布,光源上面就是钻石纹的导光柱,当光源发光时,经钻石纹底部匀光后把光通过导光柱导向外面。
[0029]所述PC导光柱为环形的,底部是钻石纹路,其外形尺寸为1.2mm

1.8mm。
[0030]导光柱是依靠按键板固定在导光本体上,其两侧各设计一个凸台和导光本体组装配合,底部设计有凸台是和PCB按键板局部接触定位;PCB光源在PCB板上均匀分布且距导光柱钻石纹面3

5mm,(距离由光源排布间距有关) 利于透光均匀。
[0031]本文中应用了三种结构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影机导光柱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导光本体,所述导光本体底部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上部配合设置有导光柱;所述PCB板上均匀设置有光源组,通过导光柱使光均匀射出,导光柱端部导光部分裸露在导光本体表面,在导光本体表面看到投射的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导光柱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底部采用弧形,上部截面呈对称的U型;所述PCB板上的光源组采用侧射方式,通过导光柱使光均匀射出,导光柱端部导光部分裸露在导光本体表面,在导光本体表面看到投射的光,导光柱外部导光部分为对称的U形,边长为1.2

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导光柱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均匀设置的光源组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英浩吴培蔺吴景淼孙中尚孙旭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富康数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