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4287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4
提供了用于流体输送的微流体系统。微流体系统包括微流体装置。微流体装置包括入口本体,该入口本体包括入口。微流体装置包括支撑入口本体的基部。基部包括与入口流体连通的通道。基部包括在通道的表面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或在通道的表面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凹槽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通道被构造为便于流体的流动。流体包括多个珠粒。流体包括多个悬浮单元。入口被构造为在入口端口处接收流体。入口被构造为穿过与通道流体连通的开口输出流体。入口被构造为在通道的水平维度的实质部分上提供流体的基本上均匀的流动。装置被构造为补偿否则会存在的边缘效应。还描述了相关的方法、设备、系统、技术和物品。技术和物品。技术和物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流体装置和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基于美国法典第35章第119(e)款要求于2020年6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3/046,500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入并入本申请。


[0003]本公开涉及用于流体输送的装置和方法。具体地,本公开涉及超高通量微流体装置和相关方法。

技术介绍

[0004]已开发的微流体装置和方法涉及多通道或单通道端口。在这两种设计的情况下,穿过相应的装置的流体的通道上的速度分布在流动的主要方向上变化,从而产生不均匀的速度分布。不均匀的速度分布以不期望的方式降低连接到装置的传感器的精度并妨碍通量。附加地,在一些已开发的微流体装置中,装置的有源传感器区域可以在通道长度方向上与入口和出口结构分开若干毫米量级的距离(在一个示例性装置中为约12mm)。此外,在一些已开发的微流体装置中,部分地由于入口和出口结构或分支通道网络的相对较大的占地面积,可用于传感器区域的基底的面积显著减小。
[0005]本专利技术人开发出了至少克服了相关技术的装置的上述问题的微流体装置和方法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包括在任何可行的组合中。
[0007]提供了用于流体输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入口本体,该入口本体包括入口。该装置包括支撑入口本体的基部,该基部包括与入口流体连通的通道。该装置包括出口本体,该出口本体包括出口,基部支撑该出口本体,出口与通道流体连通。入口被构造为在入口端口处接收流体。入口被构造为穿过与通道流体连通的开口输出流体。入口被构造为在通道的至少一个维度(dimension)的实质部分(substantial portion)上提供流体的基本上均匀的流动。
[0008]所述至少一个维度可以是竖直平面和水平平面中的一个。
[0009]入口、通道和出口可以被构造为在通道的水平平面的实质部分上提供流体的基本上均匀的流动。
[0010]入口、通道和出口可以被构造为提供穿过通道内的立方体区域的实质部分的流体的基本上均匀的流动。
[0011]装置可以是微流体装置。通道可以是微流体通道。
[0012]入口本体、基部和出口本体可以形成整体(unitary body)。
[0013]入口可以是装置的单个入口。通道可以是装置的单个通道。出口可以是装置的单个出口。
[0014]入口端口的截面面积与通道的进入口的截面面积的比例可以是约1比约7.5。
[0015]入口端口的截面面积与开口的截面面积的比例可以是约1比约50。
[0016]开口的截面面积与通道的进入口的截面面积的比例可以是约6.67比约1。
[0017]入口端口的深度与入口的端部处的深度的比例可以是约1比约2。
[0018]入口端口的深度和入口的端部处的深度和入口端口处或附近的高度的比例可以是约1比约2比约3。
[0019]通道的高度和入口端口的深度和入口的端部处的深度和入口端口处或附近的高度的比例可以是约1比约4比约8比约12。
[0020]水平平面中的开口的宽度和深度的比例可以是约25比约1。
[0021]竖直平面中的通道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例可以是约180比约1。
[0022]入口和/或出口的至少一侧在水平平面中的截面形状可以是蝴蝶结形状或文丘里形状,该至少一侧背离通道。
[0023]入口和/或出口的两侧在水平平面中可以具有蝴蝶结形状或文丘里形状。
[0024]入口和/或出口在竖直平面中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弓形或括号形。
[0025]入口端口在水平平面中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形状。
[0026]基部可以包括平行板结构。
[0027]装置可以被构造为在约1μL/sec和约500μL/sec之间的体积流率下提供流体的基本上均匀的流动。
[0028]附加地,提供了用于流体输送的微流体系统。微流体系统包括微流体装置。微流体装置包括入口本体,该入口本体包括入口。微流体装置包括支撑入口本体的基部。基部包括与入口流体连通的通道。微流体装置包括在通道的表面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或在通道的表面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凹槽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微流体装置包括出口本体,该出口本体包括出口,所述基部支撑出口本体,出口与通道流体连通。
[0029]所述通道可以被构造为便于(facilitate)流体的流动。流体可以包括例如悬浮在其中的多个固体珠粒。流体可以包括多个悬浮单元。入口可以被构造为在入口端口处接收流体。入口可以被构造为穿过与通道流体连通的开口输出流体。入口可以被构造为在通道的水平维度的实质部分上提供流体的基本上均匀的流动。该装置可以被构造为补偿否则会存在的边缘效应。
[0030]多个珠粒中的每一个均可以具有约10μm至约160μm的最大维度、例如宽度或直径。
[0031]多个悬浮单元中的每一个均可以具有约10μm至约50μm的最大维度、例如宽度或直径。
[0032]可以在通道的表面上形成约150,000个传感器,或者可以分别在约150,000个凹槽中形成约150,000个传感器,该凹槽形成在通道的表面中。
[0033]基部可以包括平行板结构。
[0034]微流体装置可以被构造为在约1μL/sec和约500μL/sec之间的体积流率下提供流体的基本上均匀的流动。
[0035]提供了用于流体输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入口本体,该入口本体包括入口。该方法包括设置支撑入口本体的基部,该基部包括与入口流体连通的通道。该方法包括设置出口本体,该出口本体包括出口,所述基部支撑出口本体,出口与通道流体连通。该方法包
括在入口的入口端口处接收流体。该方法包括穿过入口的与通道流体连通的开口输出流体。该方法包括利用入口在通道的水平维度的实质部分上提供流体的基本上均匀的流动。
[0036]该方法可以包括利用入口、通道和出口在通道的水平平面的实质部分上提供流体的基本上均匀的流动。
[0037]基部可以包括平行板结构。
[0038]该方法可以包括利用入口、通道和出口在约1μL/sec和约500μL/sec之间的体积流率下提供流体的基本上均匀的流动。
[0039]提供了用于流体输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入口本体,该入口本体包括入口。该装置包括支撑入口本体的基部,基部包括与入口流体连通的通道。入口被构造为在入口端口处接收流体。入口被构造为穿过与通道流体连通的开口输出流体。入口被构造为在通道的至少一个维度的实质部分上提供流体的基本上均匀的流动。
[0040]提供了用于流体输送的微流体系统。微流体系统包括微流体装置。微流体装置包括入口本体,该入口本体包括入口。微流体装置包括支撑入口本体的基部。基部包括与入口流体连通的通道。基部包括形成在通道的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或在通道的表面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凹槽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通道被构造为便于流体的流动。流体包括多个珠粒。流体包括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流体输送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入口本体,其包括入口;基部,其支撑所述入口本体,所述基部包括与所述入口流体连通的通道;以及出口本体,其包括出口,所述基部支撑所述出口本体,所述出口与所述通道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入口被构造为在入口端口处接收所述流体,所述入口被构造为穿过与所述通道流体连通的开口输出所述流体,并且所述入口被构造为在所述通道的至少一个维度的实质部分上提供所述流体的基本上均匀的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维度是竖直平面和水平平面中的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入口、所述通道和所述出口被构造为在所述通道的水平平面的实质部分上提供所述流体的基本上均匀的流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入口、所述通道和所述出口被构造为提供穿过所述通道内的立方体区域的实质部分的所述流体的基本上均匀的流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是微流体装置,并且所述通道是微流体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入口本体、所述基部和所述出口本体形成整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入口是所述装置的单个入口,所述通道是所述装置的单个通道,并且所述出口是所述装置的单个出口。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入口端口的截面面积与所述通道的进入口的截面面积的比例是约1比约7.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入口端口的截面面积与所述开口的截面面积的比例是约1比约50。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开口的截面面积与所述通道的进入口的截面面积的比例是约6.67比约1。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入口端口的深度与所述入口的端部处的深度的比例是约1比约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入口端口的深度和所述入口的端部处的深度和所述入口端口处或附近的高度的比例是约1比约2比约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道的高度和所述入口端口的深度和所述入口的端部处的深度和所述入口端口处或附近的高度的比例是约1比约4比约8比约1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开口在水平平面中的宽度和深度的比例是约25比约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道在竖直平面中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例是约180比约1。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入口和/或所述出口的至少一侧在水平平面中的截面形状是蝴蝶结形状或文丘里形状,所述至少一侧背离所述通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入口和/或所述出口的两侧在所述水平平面中都具有蝴蝶结形状或文丘里形状。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入口和/或所述出口在竖直平面中的截面形状是弓形或括号形。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入口端口在水平平面中的截面形状是矩形形状。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基部包括平行板结构。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被构造为在约1μL/sec和约500μL/sec之间的体积流率下提供所述流体的基本上均匀的流动。22.一种用于流体输送的微流体系统,所述微流体系统包括:微流体装置,其包括:入口本体,其包括入口;基部,其支撑所述入口本体,所述基部包括:通道,其与所述入口流体连通,以及一个或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德加
申请(专利权)人:普莱克斯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