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形轮胎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特种车辆
,特别地,涉及一种可变形轮胎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车辆常用的车轮主要有两类形式:轮式结构和履带式结构。轮式结构具有快速机动性好、控制方便等优点,但是不适于越障,通过性差;而履带结构由于具有较大的地面接触面积,越障性能很好,适用于各类复杂地形,缺点则是速度较慢,外形笨重,移动不灵活。一些特种车辆,如军用越野车、救援车、工程车等,又或者是在崎岖陡峭地区行驶的检测作业小车,希望在硬质路面采用轮式方式行驶,快速机动,在复杂地形松软路面采用履带方式行驶,越野性能好,这对于现有的车辆行走机构来说是个难题。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CN112140803B提出了一种通过链条驱动的可变形轮胎,传动平稳性较低,行驶噪音大。专利CN101966797A同样提出了一种通过带有张紧装置的链条驱动的可变形轮胎,结构复杂且传动平稳性较低、行驶噪音大,轮式模式运行功能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形轮胎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可变形轮胎传动平稳性差、综合性能有待提升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可变形轮胎,包括轮毂、胎面、传动系统;
[0007]所述轮毂包括位于轮毂中心的基架、安装于所述基架的驱动机构以及贴合所述胎面设置的变形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变形机构的关节位置移动并相对转动,从而使围合于所述变形机构外的所述胎面的形状改变并保持张紧;
[000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1)、胎面(2)、传动系统(3);所述轮毂(1)包括位于轮毂(1)中心的基架(11)、安装于所述基架(11)的驱动机构以及贴合所述胎面(2)设置的变形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变形机构的关节位置移动并相对转动,从而使围合于所述变形机构外的所述胎面(2)的形状改变并保持张紧;所述传动系统(3)用于驱动所述轮毂(1)转动,还用于驱动所述胎面(2)相对所述轮毂(1)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机构包括贴合所述胎面(2)设置的支板组件(12);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基架(11)的第一驱动组件(13)、安装于所述基架(11)的第二驱动组件(14);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组所述支板组件(12),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4)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板组件(12)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3)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板组件(12)的中部区域或铰接于所述支板组件(12)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4)的一端;至少三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4)于所述基架(11)上沿周向均匀排布;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4)用于相对所述轮毂(1)径向移动进而驱动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板组件(12)的相邻端移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3)用于配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4)的移动进行适应性伸缩和摆动进而改变两个所述支板组件(12)的夹角,从而使围合于所述支板组件(12)外的所述胎面(2)的形状改变并保持张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形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轮胎还包括驱动轮(16),所述驱动轮(16)用于驱动所述胎面(2)转动,所述传动系统(3)包括第一齿轮箱(31),所述第一齿轮箱(31)安装于所述基架(11)并用于与输入轴(3101)连接;所述传动系统(3)还包括第二齿轮箱(32),第二齿轮箱(32)的输入端与第一齿轮箱(31)传动连接,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轮(16)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箱(32)可相对所述轮毂(1)径向移动并保持与所述第一齿轮箱(31)传动连接,并带动所述驱动轮同步径向移动保持与所述胎面驱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形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箱(31)包括:第一壳体(3110),作为载体;过渡齿轮(3102),与所述输入轴(3101)驱动连接;行星锥齿轮(3103),通过行星架与所述过渡齿轮(3102)连接,所述行星锥齿轮(3103)的轴线垂直并穿过所述过渡齿轮(3102)的轴线,所述过渡齿轮(3102)用于经行星架带动所述行星锥齿轮(3103)环过渡齿轮(3102)的轴线旋转;第一锥齿轮(3104),与所述过渡齿轮(3102)同轴线并与所述行星锥齿轮(3103)啮合;第一输出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箱(31),所述第一输出轴的端部具有连接法兰(3105)以与所述轮毂(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104)同轴固定连接进而由所述第一锥齿轮(3104)经所述第一输出轴带动所述轮毂(1)转动;第二锥齿轮(3106),与所述过渡齿轮(3102)同轴线并与所述行星锥齿轮(3103)啮合;传动轴(3108),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箱(31)并与第二锥齿轮(3106)固定连接;第三锥齿轮(3107),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轴(3108),进而由所述行星锥齿轮(3103)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3106)旋转从而使所述第三锥齿轮(3107)同步旋转;
第四锥齿轮(3109),所述第四锥齿轮(3109)的轴线垂直并穿过所述过渡齿轮(3102)的轴向,所述第四锥齿轮(3109)与所述第三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欣欣,廖碧波,孙奎,周旷,程敬春,
申请(专利权)人: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