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卡扣结构领域,尤指一种避免往外溢胶的配装结构,每个定位槽靠近第二产品外壳内部腔体的侧壁开设有一溢胶缺口,其中所述定位柱插接在定位槽内,且溢胶缺口底端到定位柱的距离定义为H,其中所述定位柱的高度定义为C,其中两者存在以下尺寸关系:H=C/3;且定位槽槽底距离定位柱末端的距离定义为B,其中两者存在以下尺寸关系:B≤C/3。在开了一道缺口后胶水量的控制就可以在0.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B槽需要的是0.4g,故打胶变化量大,需要不断调整打胶设备才可以精准打胶,其打胶难度大,调试麻烦;在开了一道缺口后胶水量的控制就可以在0.4
‑
0.6g,实现不同定位槽的统一打胶,即使胶水打多了也可以从溢胶缺口处流出且只是流向产品内部不影响产品外侧,不影响其性能,同时减少了胶量的变化可以让打胶的难度变低。
[0012]溢胶缺口底端到定位柱的距离H与定位柱的高度C之间的尺寸关系为:H=C/3,该设计是为了控制母止口槽内的胶水容量在可控范围,保证在组装时不会发生溢胶情况。定位槽槽底距离定位柱末端的距离B与定位柱的高度C之间的尺寸关系为:B≤C/3;该设计保持定位槽槽底距离定位柱末端的深度,最大不能超过定位柱的高度的1/3,超出的没有意义反而会导致后期塑胶模具开发困难和产品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 是第二产品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 是第一产品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 是定位柱与定位槽配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 是定位柱与定位槽配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5 是另一种结构的定位柱与定位槽配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号说明:第一产品外壳2、定位柱21、第二产品外壳1、定位槽11、溢胶缺口1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
‑
4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避免往外溢胶的配装结构,包括位于第一产品外壳2底部的若干个定位柱21以及位于第二产品外壳1内壁的若干个定位槽11,每个定位槽11靠近第二产品外壳1内部腔体的侧壁开设有一溢胶缺口111,其中所述定位柱21插接在定位槽11内,且溢胶缺口111底端到定位柱21的距离定义为H,其中所述定位柱21的高度定义为C,其中两者存在以下尺寸关系:H=C/3;且定位槽11槽底距离定位柱21末端的距离定义为B,其中两者存在以下尺寸关系:B≤C/3。
[0020]定位槽11中间部分开一道溢胶缺口111可以极大的放宽定位槽11的需要的胶水量的多少。在开了一道溢胶缺口111后胶水量的控制就可以在0.4
‑
0.6g,实现不同定位槽11的统一打胶,即使胶水打多了也可以从溢胶缺口111处流出,不影响其性能,同时减少了胶量的变化可以让打胶的难点变低。溢胶缺口111底端到定位柱21的距离H与定位柱21的高度C之间的尺寸关系为:H=C/3,该设计是为了控制母止口槽内的胶水容量在可控范围,保证在组装时不会发生溢胶情况。定位槽11槽底距离定位柱21末端的距离B与定位柱21的高度C之间的尺寸关系为:B≤C/3;该设计保持定位槽11槽底距离定位柱21末端的深度,最大不能超过定位柱21高度C的1/3,超出的没有意义反而会导致后期塑胶模具开发困难和产品可靠性。
[0021]进一步,其中定位槽11设置有溢胶缺口111的内壁为缺口侧壁,定位槽11远离缺口侧壁的内壁为产品内壁,其中定位柱21与缺口侧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该第一间隙的距离定义为F,定位柱21与产品内壁之间存在第二间隙,该第二间隙的距离定义为G,其中两者尺寸符合:F≥3*G。
[0022]第二间隙G:小的产品间隙可以适当放小,因为塑胶产品特性是经过加热再成型冷却会有一个缩放过程,以常用塑胶材料PC(碳酸聚酯)举例它的成型缩放率在0.5%左右。小的塑胶产品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产品形变与成型收缩。
[0023]F≥3*G的设计是因为考虑到工艺打胶过程中,胶水通常在同压力下会朝开口大的方向跑。故设计第一间隙G是第二间隙F的3倍以上,即可以避免胶水往外侧溢出。
[0024]进一步,所述第二产品外壳1壁厚定义为J,其中定位柱21的高度C与第二产品外壳1壁厚J之间存在以下尺寸关系:C≤2*J。该设计是为了产品在注塑生产时,不易出现外表成型缺陷的。通常情况下,定位柱21的高度C不宜高于壁厚J的2/1,超高的情况下壁厚变化过大,塑胶在加热后好比如水一般,从较宽处挤向窄处,会出现在过度处有明显的被挤压的痕迹。
[0025]请参阅图4所示,进一步,所述定位柱21的宽度定义为D,定位柱21的宽度D与第二产品外壳1壁厚J之间存在以下尺寸关系:D≤3*J 。请参阅图5所示,进一步,定位柱21的末端中间位置还开设有宽度为E的减胶缺口,且定位柱21的末端还设置有位于减胶缺口两侧的定位止骨,且该定位止骨的宽度为K,其中减胶缺口的宽度E与定位止骨的宽度K之间存在以下尺寸关系:E≤K。
[0026]这里是产品设计时考虑产品拆分的复杂性,将止口设计为分段式的,(复杂产品情况下分段设计生产会简单)通常情况是需要整圈都要有止口的设计的,因为我们这里增加设计了胶水的槽。所以是分段的设计。从局部正面图4中可以看到,定位柱21的宽度D是根据外壳壁厚J所决定的。例外的是当产品设计的情况如局部正面图5时。产品定位柱21中间部分需要进行减胶做缺口。减胶缺口宽度E应当小于定位止骨宽度K。
[0027]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论述的第一产品外壳2以及第二产品外壳1配装为蓝牙耳机产品;但本申请中的第一产品外壳2以及第二产品外壳1还可以组装成其他适配的产品,比如玩具、充电盒等等。
[0028]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往外溢胶的配装结构,包括位于第一产品外壳底部的若干个定位柱以及位于第二产品外壳内壁的若干个定位槽,其特征在于:每个定位槽靠近第二产品外壳内部腔体的侧壁开设有一溢胶缺口,其中所述定位柱插接在定位槽内,且溢胶缺口底端到定位柱的距离定义为H,其中所述定位柱的高度定义为C,其中两者存在以下尺寸关系:H=C/3;且定位槽槽底距离定位柱末端的距离定义为B,其中两者存在以下尺寸关系:B≤C/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往外溢胶的配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定位槽设置有溢胶缺口的内壁为缺口侧壁,定位槽远离缺口侧壁的内壁为产品内壁,其中定位柱与缺口侧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该第一间隙的距离定义为F,定位柱与产品内壁之间存在第二间隙,该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恒达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