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冷却器及系统、车用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4166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3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冷却器及系统、车用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该电池冷却器包括用于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流道层,设置在该制冷剂流道层上方的,且用于电池冷却液流通的冷却液流道层,以及设置有相变材料,且用于根据预设电池冷却液温度调整该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的相变填充层;其中,该相变填充层设置在该制冷剂流道层一侧,或者冷却液流道层一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冷却器的结构难以对电池进行精准控温的问题。行精准控温的问题。行精准控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冷却器及系统、车用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0001]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冷却器及系统、车用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0002]在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中,对电池进行精准控温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充放电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很多新能源汽车的故障事故都与电池使用过程中的热失控有关。
[0003]目前最常用的电池控温的方法是利用电池冷却器先对冷却液进行加热或冷却,再用一定温度的冷却液对电池包进行控温。然而,由于现有的电池冷却器仅包括分别供冷却液与制冷剂流通的通道,使冷却液与制冷剂在流经电池冷却器时进行换热,从而实现对冷却液的加热或冷却,因此冷却液温度受制冷剂温度波动的影响较大。同时,冷却液回路中存在调节冷却液流量的阀门,阀门的开度对冷却液的温度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现有的电池冷却器的结构难以将冷却液的温度进行精准地控制,进而,也就难以实现通过冷却液对电池进行精准控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冷却器及系统、车用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冷却器的结构难以对电池进行精准控温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冷却器,包括:用于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流道层,设置在所述制冷剂流道层上方的,且用于电池冷却液流通的冷却液流道层,以及设置有相变材料,且用于根据预设电池冷却液温度调整所述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的相变填充层;其中,所述相变填充层设置在所述制冷剂流道层一侧,或者冷却液流道层一侧。
[0006]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相变填充层包括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流道层中设置有供电池冷却液流通的冷却液微通道;所述冷却液入口和所述冷却液出口分别与所述冷却液微通道连通。
[0007]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相变填充层包括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所述制冷剂流道层中设置有供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微通道;所述制冷剂入口和所述制冷剂出口分别与所述制冷剂微通道连通。
[0008]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液微通道包括S型、W型或翼型;所述冷却液微通道的截面包括圆形、矩形或梯形。
[0009]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剂微通道包括S型、W型或翼型;所述制冷剂微通道的截面包括圆形、矩形或梯形。
[0010]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相变填充层中还设置有多孔结构泡沫金属。
[0011]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孔结构泡沫金属的孔隙率大于等于70%。
[0012]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相变填充层包括金属壳体,所述多孔结构泡沫金属和所述相变材料填充在所述金属壳体中。
[0013]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冷却器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电池冷却器的外表面。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冷却器。
[0015]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用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液回路、制冷剂回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却液回路和制冷剂回路上的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冷却器。
[0016]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如第三方面所述的车用热管理系统。
[0017]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冷却器及系统、车用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该电池冷却器包括用于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流道层,设置在该制冷剂流道层上方的,且用于电池冷却液流通的冷却液流道层,以及设置有相变材料,且用于根据预设电池冷却液温度调整该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的相变填充层;其中,该相变填充层设置在该制冷剂流道层一侧,或者冷却液流道层一侧。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流经电池冷却器的冷却液的温度受制冷剂温度波动和冷却液回路阀门开度的影响而难以精准控温,本申请通过在电池冷却器中设置相变填充层这一控温结构,利用该相变填充层中的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通过吸热和放热将材料温度始终控制在相变温度范围内的特性,将电池回路冷却液的温度始终控制在预设温度范围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冷却器的结构难以对电池进行精准控温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冷却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冷却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的俯视图;
[0021]图2b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冷却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的侧视图;
[0022]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冷却器实施例三的结构的俯视图;
[0023]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冷却器中的相变填充层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冷却器实施例四的结构的俯视图;
[0025]图5b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冷却器实施例四的结构的侧视图;
[0026]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冷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01:制冷剂流道层;
[0029]102:冷却液流道层;
[0030]103:相变填充层;
[0031]104:相变材料;
[0032]201:冷却液入口;
[0033]202:冷却液出口;
[0034]203:冷却液微通道;
[0035]204:制冷剂入口;
[0036]205:制冷剂出口;
[0037]206:制冷剂微通道;
[0038]401:多孔结构泡沫金属;
[0039]402:金属壳体;
[0040]501:保温层;
[0041]601:电池冷却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启示下作出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3]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44]首先对本申请所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
[00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流道层,设置在所述制冷剂流道层上方的,且用于电池冷却液流通的冷却液流道层,以及设置有相变材料,且用于根据预设电池冷却液温度调整所述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的相变填充层;其中,所述相变填充层设置在所述制冷剂流道层一侧,或者冷却液流道层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填充层包括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流道层中设置有供电池冷却液流通的冷却液微通道;所述冷却液入口和所述冷却液出口分别与所述冷却液微通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填充层包括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所述制冷剂流道层中设置有供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微通道;所述制冷剂入口和所述制冷剂出口分别与所述制冷剂微通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微通道包括S型、W型或翼型;所述冷却液微通道的截面包括圆形、矩形或梯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张皓刘启立孙晓明魏斯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