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内免封井气动降水装置,包括第一储水腔,其一侧壁设有多个单向进水阀,所述第一储水腔远离单向进水阀的另一侧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进排气管、出水管,所述进排气管和出水管的一端均伸入所述第一储水腔内;气体检测组件,其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均与所述进排气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气体流量计,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一供气装置连通;其中,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所述出水管上均设有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不影响混凝土硬化、不在底板留洞的前提下,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免去了封井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能够保证底板的施工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内免封井气动降水装置及基坑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施工用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坑内免封井气动降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高层大型建筑日益增多,地下空间应用也随之增加,在富水地区深基坑的降水技术也趋于成熟。规范规定降水水位需低于基槽底部50cm方可进行开挖,但在常规工程中,电梯基坑、集水坑等部位底部标高要低于基槽标高数米,如果按照最低标高进行降水,则需增加大量的井点、消耗更多的能源,如按照正常槽底标高降水,则此局部基坑在开挖后容易坍塌,需要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等方式进行辅助降水,或在局部基槽底部放置水泵进行降水,效果良好,但在浇筑底板砼时需要将泵撤除或在底板留孔做封井装置。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减少后期渗水事故的发生,亟需一种基坑内免封井气动降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基坑内免封井气动降水装置,能够在不影响混凝土硬化、不在底板留洞的前提下,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免去了封井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能够保证底板的施工质量,保证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减少了后期渗水事故的发生。
[0004]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坑内免封井气动降水装置,包括:
[0005]第一储水腔,其一侧壁设有多个单向进水阀,所述第一储水腔远离所述单向进水阀的另一侧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进排气管、出水管,所述进排气管和出水管的一端均伸入所述第一储水腔内;
[0006]气体检测组件,其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均与所述进排气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气体流量计,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一供气装置连通;
[0007]其中,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所述出水管上均设有阀门。
[0008]优选的是,还包括围槽,所述围槽的槽口与所述第一储水腔设有单向进水阀的侧壁固接,以使所述围槽和所述第一储水腔设有单向进水阀的侧壁围设形成第二储水腔,所述第二储水腔远离所述单向进水阀的侧壁设有多个进水孔。
[0009]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储水腔和所述第二储水腔的结构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分隔板以将所述壳体分隔成所述的第一储水腔和所述的第二储水腔,所述分隔板上设有所述的单向进水阀。
[0010]优选的是,所述单向进水阀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安装板,一对安装板之间间隔环设有多个连接柱,每一连接柱的两端均与一对安装板的固接,一对安装板以及多个连接柱
之间形成安装腔,其中一安装板中部上设有多个进水口,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活动软垫,以覆盖/打开所述多个进水口;其中,设有多个进水口的安装板与所述分隔板固接,以使所述连接柱和另一安装板位于第一储水腔内。
[0011]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外围裹设有褥垫层,所述褥垫层下方设有反滤层,以防止泥沙进入所述壳体内。
[0012]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储水腔的侧壁上部设有保护圆管,所述保护圆管围设在所述进排气管和所述出水管外围。
[0013]优选的是,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可拆卸连通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液体流量计。
[0014]基坑施工方法,利用基坑内免封井气动降水装置,所述基坑为集水坑或电梯井处基坑,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5]S1、现场制作基坑内免封井气动降水装置,调试后待用;
[0016]S2、深化设计,设计超挖部分的处理方式;
[0017]S3、开挖基坑;
[0018]S4、基坑坑底超挖形成安装坑,在安装坑坑底设置反滤层,在反滤层上安装壳体,供气装置、气体流量计、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以及出水管上的阀门均安设于人手易操作的位置;
[0019]S5、施工褥垫层;
[0020]S6、打开第一管道上的阀门,关闭第二管道以及出水管上的阀门,启动气体流量计13;
[0021]S7、修整基坑边坡;
[0022]S8、按照常规方式施工,最终浇筑混凝土;
[0023]S9、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确保出水管不出水后,向进排气管内注浆,出水管处出浆后停止注浆,施工完成。
[0024]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第一储水腔、单向进水阀、进排气管、出水管、第一管道、第二管道、阀门、供气装置,形成一简易气动泵,在对基坑(集水坑或电梯井处基坑)施工时,将第一储水腔安装在基坑超挖的坑底,施工过程中,关闭第二管道和出水管上的阀门,打开第一管道上的阀门,施工过程中,装置四周的水通过单向进水阀进入第一储水腔,当第一储水腔集到设定值或设定范围的水后,关闭第一管道上的阀门同时启动第二管道和出水管上的阀门,然后启动供气装置,供气装置喷出的高压气沿着第二管道以及进排气管道进入第一储水腔,第一储水腔内的水在高压气体的施压作用下,从出水管处排出,当出水管处不再留出水时,关闭第二管道和出水管上的阀门,然后再次打开第一管道上的阀门,进行新一轮的集水、排水,当全部施工完毕后,将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从进排气管上拆卸,然后向进排气管中注入混凝土浆,当出水管处出浆时,第一储水腔内注满混凝土浆,此时可停止注浆,避免了传统封井的繁复操作;整体上,设计简单,且取材方便,可在施工现场制作,能够在不影响混凝土硬化、不在底板留洞的前提下,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免去封井工作,提高施工效率,能够保证底板的施工质量,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降低后期渗水事故的发生。
[0026]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
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基坑内免封井气动降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侧面结构剖视图;
[0029]图3为图2中A
‑
A向视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正视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分隔板的正视图;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单向进水阀的侧面结构剖视图;
[0034]图8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9为图7中B
‑
B向视图;
[0036]图10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单向进水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1
‑
壳体;2
‑
第一储水腔;3
‑
第二储水腔;4
‑
进水孔;5
‑
底座;6
‑
分隔板;7
‑
单向进水阀;701
‑
第一安装板;702
‑
第二安装板;703
‑
活动软垫;70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坑内免封井气动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水腔,其一侧壁设有多个单向进水阀,所述第一储水腔远离所述单向进水阀的另一侧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进排气管、出水管,所述进排气管和出水管的一端均伸入所述第一储水腔内;气体检测组件,其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均与所述进排气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气体流量计,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一供气装置连通;其中,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所述出水管上均设有阀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内免封井气动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槽,所述围槽的槽口与所述第一储水腔设有单向进水阀的侧壁固接,以使所述围槽和所述第一储水腔设有单向进水阀的侧壁围设形成第二储水腔,所述第二储水腔远离所述单向进水阀的侧壁设有多个进水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内免封井气动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水腔和所述第二储水腔的结构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分隔板以将所述壳体分隔成所述的第一储水腔和所述的第二储水腔,所述分隔板上设有所述的单向进水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内免封井气动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进水阀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安装板,一对安装板之间间隔环设有多个连接柱,每一连接柱的两端均与一对安装板的固接,一对安装板以及多个连接柱之间形成安装腔,其中一安装板中部上设有多个进水口,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活动软垫,以覆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孙健强,庞维聪,白晓军,张阔,赵真真,张璐,刘建丽,刘玲玉,潘国康,
申请(专利权)人: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