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围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3931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前围结构及车辆,包括前围钣金,所述前围钣金包括靠近车顶的前围钣金上端和靠近车底的前围钣金下端,所述前围钣金上端和/或所述前围钣金下端为具有空腔的双层钣金结构,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吸音材料。所述车辆包括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现有技术中前围结构隔声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围结构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用于汽车振动噪声控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前围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顾客对乘用车乘坐舒适度要求的提高,车内噪声水平逐渐成为各大汽车制造商提高产品知名度的一个重要方向。
[0003]因为机舱里面布置整车的动力系统,同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胎与路面接触会产生轮胎噪声,动力系统产生的噪声和轮胎噪声都是汽车的主要噪声源,动力系统噪声和前轮胎噪声距离前围系统较近,会通过前围系统传递到车内。若前围系统隔声性能不足,则无法有效阻隔噪声向车内的传递,会导致车内噪声过大,乘坐舒适性降低的问题,容易引起客户抱怨。近些年来,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机舱内动力系统产生的噪声以高频为主,更具穿透力,若前围系统隔声性能不足,则传递到车内的噪声会更大,乘坐舒适性显著降低,因此市场急需一种提升前围系统隔声性能的结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汽车前围结构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前围结构隔声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前围结构,包括前围钣金,所述前围钣金包括靠近车顶的前围钣金上端和靠近车底的前围钣金下端,所述前围钣金上端和/或所述前围钣金下端为具有空腔的双层钣金结构,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吸音材料。
[0006]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汽车前围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前围钣金的两侧的A柱内钣金,所述双层钣金结构与所述A柱内钣金配合形成封闭的空腔。
[0007]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双层钣金结构的至少一层钣金上开设有用于填充所述吸音材料的填充孔。
[0008]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腔的腔体截面呈四边形形状,所述四边形的各内角的角度大小不同。
[0009]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内角的角度大于40
°

[0010]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双层钣金结构包括沿车身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层钣金和第二层钣金,所述第一层钣金、第二层钣金以及所述第一层钣金和第二层钣金之间的垂线合围形成的区域的面积大于60%的所述四边形的面积。
[0011]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双层钣金结构包括沿车身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层钣金和第二层钣金,所述第一层钣金和第二层钣金之间的间距为20mm

35mm。
[0012]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音材料为聚氨酯发泡。
[0013]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围钣金上端的双层钣金结构与A柱内钣金通过点焊密封连接;和/或所述前围钣金下端的双层钣金结构与地板钣金通过点焊密封连接。
[001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围结构。
[0015]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汽车前围结构及车辆,在前围钣金上端和/或下端分别设计双层钣金结构,且填充吸音材料,优化了前围钣金上端和下端的隔声性能,双层钣金与A柱内钣金通过精密点焊形成一个封闭的四边形空腔,极大的提高了隔声性能,同时通过在空腔开孔降噪,且在空腔内部填充聚氨酯发泡,进一步优化了隔声性能,本技术通过优化前围的设计结构,提升前围系统的隔声性能,减小进入驾驶室的机舱噪声,提升乘客舒适性,满足乘客对车内声品质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17]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汽车前围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汽车前围上端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汽车前围Y向剖面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汽车前围上端腔体截面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汽车前围上端结构优化隔声性能提升效果曲线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汽车前围下端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汽车前围下端腔体截面示意图;
[002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汽车前围下端结构优化隔声性能提升效果曲线图。
[0026]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7]1、A柱内钣金;2、前围钣金;21、前围钣金上端;211、下层钣金;212、上层钣金;22、前围钣金下端;221、前围下端内部钣金;222、前围下端外凸钣金;3、第一圆孔;4、第二圆孔;5、聚氨酯发泡;6、地板钣金。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9]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0030]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
与上面给出的对本技术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31]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0032]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技术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0033]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0034]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技术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技术。
[003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围钣金,所述前围钣金包括靠近车顶的前围钣金上端和靠近车底的前围钣金下端,所述前围钣金上端和/或所述前围钣金下端为具有空腔的双层钣金结构,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吸音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前围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前围钣金的两侧的A柱内钣金,所述双层钣金结构与所述A柱内钣金配合形成封闭的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钣金结构的至少一层钣金上开设有用于填充所述吸音材料的填充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腔体截面呈四边形形状,所述四边形的各内角的角度大小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角的角度大于40
°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围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路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