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拖车以及用电设备的充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383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拖车以及用电设备的充电方法,充电拖车包括:一底部箱、一逆变箱以及若干个电池箱;底部箱的底部设置有拖曳移动组件,底部箱内设置有第一电池模块,电池箱内设置有第二电池模块,逆变箱设置有逆变模块、充电端口以及放电端口;底部箱上设置有第一上接电端,第一上接电端与第一电池模块电连接;电池箱上设置有第二上接电端和第二下接电端;逆变箱设置有第三下接电端,第三下接电端与逆变模块电连接。通过各个接电端将各个功能箱电连接起来,使得各个功能箱组合起来,整体作为充电装置为用电设备充电,而且各个功能箱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充电装置整体的电量,可以广泛用于不同用电量需求的用电设备。泛用于不同用电量需求的用电设备。泛用于不同用电量需求的用电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拖车以及用电设备的充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充电拖车以及用电设备的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充电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多,通过充电装置为用电设备充电,通常,用电设备有电灯、手机、电磁炉、电饭锅、电烤箱、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3674768U的专利文献中,在大方柱上安装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小搁板,小搁板上安装有充电器和电池。由于不同的用电设备的用电量的差异较大,那么充电装置所携带的电池的体积也会有较大差异,现有技术的充电装置对各类不同用电量的用电设备难以实现较好的匹配。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充电拖车以及用电设备的充电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装置对各类不同用电量的用电设备难以实现较好的匹配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充电拖车,其中,包括:一底部箱、一逆变箱以及若干个电池箱;
[0007]其中,所述底部箱的底部设置有拖曳移动组件,所述底部箱内设置有第一电池模块,所述电池箱内设置有第二电池模块,所述逆变箱设置有逆变模块、充电端口以及放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和所述放电端口均与所述逆变模块电连接;
[0008]所述底部箱上设置有第一上接电端,所述第一上接电端与所述第一电池模块电连接;
[0009]所述电池箱上设置有第二上接电端和第二下接电端,所述第二上接电端、所述第二电池模块均与所述第二下接电端电连接;
[0010]所述逆变箱设置有第三下接电端,所述第三下接电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电连接;
[0011]当所述逆变箱堆叠在所述底部箱上时,所述第一上接电端与所述第三下接电端电连接;
[0012]当所述逆变箱堆叠在所述电池箱上时,所述第二上接电端与所述第三下接电端连接;
[0013]当所述电池箱堆叠在所述底部箱上时,所述第一上接电端与所述第二下接电端电连接;
[0014]当所述电池箱堆叠在另一电池箱上时,所述另一电池箱的第二上接电端与所述电池箱的第二下接电端电连接。
[0015]所述的充电拖车,其中,所述逆变箱包括:顶部逆变箱和中部逆变箱中的至少一
种;
[0016]所述顶部逆变箱内设置有第三电池模块,所述逆变模块、所述第三下接电端均与所述第三电池模块电连接;
[0017]所述中部逆变箱设置有第三上接电端,所述第三上接电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电连接;
[0018]当所述中部逆变箱上堆叠所述顶部逆变箱时,所述中部逆变箱的第三上接电端与所述顶部逆变箱的第三下接电端电连接;
[0019]当所述中部逆变箱上堆叠所述电池箱时,所述中部逆变箱的第三上接电端与所述电池箱的第二下接电端电连接。
[0020]所述的充电拖车,其中,所述底部箱包括:
[0021]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盖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沉槽;
[0022]若干个第一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上端面的第一上支脚;
[0023]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上端面抵靠于所述沉槽的底壁,所述第一上支脚的上端面抵靠于所述第一盖板;
[0024]所述中部逆变箱以及所述电池箱均采用箱结构,所述箱结构包括:
[0025]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盖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沉槽,第二壳体的第二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
[0026]若干个第二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第二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上端面的第二上支脚、设置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下端面的第二下支脚;
[0027]其中,所述第二下支脚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外;
[0028]所述第二上支脚抵靠于所述沉槽的底壁;
[0029]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上端面抵靠于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下端面抵靠于所述第二底板;
[0030]所述第二下支脚插入对应的沉槽内;
[0031]所述顶部逆变箱包括:
[0032]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第三底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0033]若干个第三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三壳体内;所述第三支撑结构包括:第三支撑部、设置与所述第三支撑部的下端面的第三下支脚;
[0034]其中,所述第三下支脚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三壳体外;
[0035]所述第三支撑结构的下端面抵靠于所述第三底板;
[0036]所述第三下支脚插入对应的沉槽内;
[0037]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下端面的位置对应,或者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三支撑结构的下端面的位置对应;
[0038]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上端面与另一第二支撑部的下端面的位置对应,或者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三支撑结构的下端面的位置对应。
[0039]所述的充电拖车,其中,所述第一上接电端设置于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一支撑部上;
[0040]所述第二上接电端设置于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支撑部上。
[0041]所述的充电拖车,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自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开口插入所述第一开口槽;
[0042]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自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开口插入所述第二开口槽。
[0043]所述的充电拖车,其中,所述第一盖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围绕在第三通孔的边缘,所述第一套筒位于第一盖板朝向第一壳体的内部的一侧,所述第一上接电端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二底板朝向第二壳体的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下接电端位于所述第二套筒内,所述第二套筒自第三通孔插入到所述第一套筒内;
[0044]所述第二盖板上设置有第四通孔和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围绕所述第四通孔的边缘,所述第三套筒位于所述第二盖板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的一侧,所述第二上接电端位于所述第三套筒内,所述第三底板朝向第三壳体的外部侧一侧设置有第四套筒,所述第三下接电端位于所述第四套筒内,所述第四套筒或者另一第二壳体的第二套筒自所述第四通孔插入所述第三套筒内。
[0045]所述的充电拖车,其中,所述第一上接电端包括:第一接电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接电部一端的第一凸缘部,所述第一凸缘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一套筒的下端抵靠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上表面;
[0046]所述第二上接电端包括:第二接电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接电部一端的第二凸缘部,所述第二凸缘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所述第三套筒的下端抵靠于所述第二凸缘部的上表面。
[0047]一种用电设备的充电方法,其中,应用于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拖车,所述充电方法包括步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部箱、一逆变箱以及若干个电池箱;其中,所述底部箱的底部设置有拖曳移动组件,所述底部箱内设置有第一电池模块,所述电池箱内设置有第二电池模块,所述逆变箱设置有逆变模块、充电端口以及放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和所述放电端口均与所述逆变模块电连接;所述底部箱上设置有第一上接电端,所述第一上接电端与所述第一电池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池箱上设置有第二上接电端和第二下接电端,所述第二上接电端、所述第二电池模块均与所述第二下接电端电连接;所述逆变箱设置有第三下接电端,所述第三下接电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电连接;当所述逆变箱堆叠在所述底部箱上时,所述第一上接电端与所述第三下接电端电连接;当所述逆变箱堆叠在所述电池箱上时,所述第二上接电端与所述第三下接电端连接;当所述电池箱堆叠在所述底部箱上时,所述第一上接电端与所述第二下接电端电连接;当所述电池箱堆叠在另一电池箱上时,所述另一电池箱的第二上接电端与所述电池箱的第二下接电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箱包括:顶部逆变箱和中部逆变箱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顶部逆变箱内设置有第三电池模块,所述逆变模块、所述第三下接电端均与所述第三电池模块电连接;所述中部逆变箱设置有第三上接电端,所述第三上接电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电连接;当所述中部逆变箱上堆叠所述顶部逆变箱时,所述中部逆变箱的第三上接电端与所述顶部逆变箱的第三下接电端电连接;当所述中部逆变箱上堆叠所述电池箱时,所述中部逆变箱的第三上接电端与所述电池箱的第二下接电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箱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盖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沉槽;若干个第一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上端面的第一上支脚;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上端面抵靠于所述沉槽的底壁,所述第一上支脚的上端面抵靠于所述第一盖板;所述中部逆变箱以及所述电池箱均采用箱结构,所述箱结构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盖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沉槽,第二壳体的第二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若干个第二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第二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上端面的第二上支脚、设置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下端面的第二下支脚;其中,所述第二下支脚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外;所述第二上支脚抵靠于所述沉槽的底壁;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上端面抵靠于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下端面抵靠于
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下支脚插入对应的沉槽内;所述顶部逆变箱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第三底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若干个第三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三壳体内;所述第三支撑结构包括:第三支撑部、设置与所述第三支撑部的下端面的第三下支脚;其中,所述第三下支脚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三壳体外;所述第三支撑结构的下端面抵靠于所述第三底板;所述第三下支脚插入对应的沉槽内;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下端面的位置对应,或者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三支撑结构的下端面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上端面与另一第二支撑部的下端面的位置对应,或者所述第二支撑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华何星
申请(专利权)人:诺初绿能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