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充电设备,包括受电弓和充电弓,充电弓设置在支架上,受电弓设置在客车的顶部,充电弓包括第一通电结构,受电弓包括第二通电结构,第一通电结构和第二通电结构通过磁吸以使充电弓和受电弓接触通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客车充电设备,充电弓和受电弓通过磁吸部件相接触后通电,即使接触平面不平整也可以接触通电,安装精度要求不高,可快速完成安装,节约工时,生产节拍缩短,通过铁芯导磁,电流不直接经过裸露部分,经过铁芯导磁的引导周围磁场减弱,设备整体安全可靠。设备整体安全可靠。设备整体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客车充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客车充电的
,特别涉及一种客车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对充电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一套成熟的充电系统必须安全、稳定、便捷、成本可控。现有的新能源纯电动客车充电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流充电机通过充电枪对纯电动客车充电;二是站台式直流架空接触网对纯电动客车充电。其中第一种方式操作较为繁琐,每次充电必须由指定的充电人员操作充电机并插拔充电枪,便捷性差,并且安全性低。第二种方式将集电装置置于车顶,司机在司机室通过升降弓按钮进行充电,操作安全、简便,弥补了第一种方式的便捷性差,安全性低的问题。
[0003]但是,通过升降弓按钮进行充电这种充电方式中的受电弓在各个方面不能自适应调整,受电弓要求的安装精度极高,要求最大误差不能高于0.5
°
,并且各个部件均是固定连接,受电弓充电时又要求受电弓与充电弓充分接触,否则会烧伤极板。这种方式要求极高的安装精度,并且充电地点的地面需要十分平整。安装精度的提升势必导致安装工时的增加,而且每个充电场地的地基有好有坏,且地面自身也有沉降;这两点精度要求都无法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充电设备,以解决受电弓要求安装精度高、精度无法达到要求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客车充电设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客车充电设备,包括受电弓和充电弓,充电弓设置在支架上,受电弓设置在客车的顶部,充电弓包括第一通电结构,受电弓包括第二通电结构,第一通电结构和第二通电结构通过磁吸以使充电弓和受电弓接触通电。
[0007]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第一通电结构和第二通电结构的结构相同,且第一通电结构和第二通电结构对称设置,以使第二通电结构靠近第一通电结构,第一通电结构和第二通电结构吸附,从而实现第一通电结构和第二通电结构相接触通电。
[0008]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支架和待固定平面固定连接,第一通电结构和支架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第一通电结构包括第一磁吸部件,第一磁吸部件上设置有第一感应线圈,第二通电结构包括第二磁吸部件,第二磁吸部件上设置有第二感应线圈,第一磁吸部件和第二磁吸部件接触后,第一感应线圈通电后磁场通过第一磁吸部件传递至第二感应线圈,变化的磁场切割第二感应线圈产生电流,以使客车充电。
[0010]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第一磁吸部件和第二磁吸部件包括导磁铁芯,导磁铁芯的外壁上分别套设有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
[001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导磁铁芯的结构为凹字形,以使第一感应线
圈或第二感应线圈套设在导磁铁芯的外壁上。
[00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第一感应线圈包括连接部和缠绕部,导磁铁芯包括配合部和延伸部,连接部和支架相连,缠绕部套设在配合部的外壁上。
[001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连接有第二安装盒,第二感应线圈设置在第二安装盒内。
[001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和客车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和第二安装盒固定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第二安装盒内设置有绝缘件,以使第二感应线圈和绝缘件固定连接。
[0016]本技术的客车充电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0017]本技术提供的客车充电设备,充电弓和受电弓通过磁吸部件相接触后通电,即使接触平面不平整也可以接触通电,安装精度要求不高,可快速完成安装,节约工时,生产节拍缩短,通过铁芯导磁,电流不直接经过裸露部分,经过铁芯导磁的引导周围磁场减弱,设备整体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客车充电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2为本技术客车充电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客车充电设备的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客车充电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5为本技术客车充电设备的第一感应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客车充电设备的第一导磁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充电弓;11、第一感应线圈;111、连接部;112、缠绕部;12、第一安装盒;13、第一导磁铁芯;131、配合部;132、延伸部;2、受电弓;21、第二感应线圈;22、第二安装盒;23、第二导磁铁芯;24、第一连接件;3、客车。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8]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客车充电设备,包括充电弓1和受电弓2,通过受电弓2和充电弓1相接触,以实现对客车3的充电。
[0029]电力牵引机车从接触网取得电能的电气设备,安装在机车或动车车顶上。受电弓2可分单臂弓和双臂弓两种,均由滑板、上框架、下臂杆(双臂弓用下框架)、底架、升弓弹簧、传动气缸、支持绝缘子等部件组成。菱形受电弓2,也称钻石受电弓2,以前非常普遍,后由于维护成本较高以及容易在故障时拉断接触网而逐渐被淘汰,近年来多采用单臂弓。负荷电流通过接触线和受电弓2滑板接触面的流畅程度,它与滑板与接触线间的接触压力、过渡电阻、接触面积有关,取决于受电弓2和接触网之间的相互作用。压缩空气经电空阀均匀进入传动气缸,气缸活塞压缩气缸内的降弓弹簧,此时升弓弹簧使下臂杆转动,抬起上框架和滑板,受电弓2匀速上升,在接近接触线时有一缓慢停滞,然后迅速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受电弓和充电弓,充电弓设置在支架上,受电弓设置在客车的顶部,充电弓包括第一通电结构,受电弓包括第二通电结构,第一通电结构和第二通电结构通过磁吸以使充电弓和受电弓接触通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通电结构和第二通电结构的结构相同,且第一通电结构和第二通电结构对称设置,以使第二通电结构靠近第一通电结构,第一通电结构和第二通电结构吸附,从而实现第一通电结构和第二通电结构相接触通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架和待固定平面固定连接,第一通电结构和支架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客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通电结构包括第一磁吸部件,第一磁吸部件上设置有第一感应线圈,第二通电结构包括第二磁吸部件,第二磁吸部件上设置有第二感应线圈,第一磁吸部件和第二磁吸部件接触后,第一感应线圈通电后磁场通过第一磁吸部件传递至第二感应线圈,变化的磁场切割第二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松雪,刘冬,陈介甫,王子豪,焦登鑫,江源,范佩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广通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