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3449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及使用方法,包括:第一移动机构,其具有一沿Y向移动的第一移动端;下模,其固定于第一移动端;第二移动机构,其具有一沿Y向移动的第二移动端;侧模,其采用升降缸连接于第二移动端;以及上模;侧模的上部具有上开口,用于与上模相配合,侧模的下部具有下开口,用于与下模相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构设有上模、下模以及侧模,其中,当下模与侧模紧密接触时,二者能够构成一容置料体的槽体,便于上模加压料体使之成为砖体,而当下模与侧模脱离时,砖体则保留于下模上,便于利用外部机械手直接对砖体进行下料方便快捷,并且,下模、侧模、上模均可独立更换,适应不同的砖体造型需求。应不同的砖体造型需求。应不同的砖体造型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制成型
,具体是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透水砖的压制成型设备往往配置有下模和上模,其中下模是具有一腔室,上模朝向腔室方向挤压从使得其中的料体形成砖体,但是这种上下模结构的方式并不利于下料,也不利于更换。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包括:第一移动机构,其具有一沿Y向移动的第一移动端;下模,其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端;第二移动机构,其具有一沿Y向移动的第二移动端;侧模,其采用升降缸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端;以及上模;所述侧模的上部具有上开口,用于与上模相配合,所述侧模的下部具有下开口,用于与下模相配合。
[0005]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其中部具有第一通孔;下楔块,其下部具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穿过第一通孔并与第一螺母相连,进而使得所述下楔块可拆卸的贴附于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以及底板,其固定于第一移动端,且所述底板与下模座之间采用缓冲件相连。
[0006]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侧模的内表面固定有至少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连接条,用于滑动连接内侧模,此时所述侧模构设为外侧模,所述内侧模、连接条以及外侧模上对应开设有第二通孔,用于与第二螺杆相连进而使得所述内侧模被固定于外侧模中。
[0007]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四个边角处开设有第三通孔;以及上楔块,其上部具有对应于第三通孔的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穿过第三通孔并与第三螺母相连。
[0008]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上模由加压组件提供加压动力,所述加压组件包括:机架,其上固定有扶正板;弹簧,其一端与上模相连,另一端连接有加压板;加压杆,其连接至所述加压板上,且滑动贯穿所述扶正板;以及加压缸,其具有一加压端,所述加压端与所述加压杆相连。
[0009]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机架的一侧还设置有振荡组件,所述振荡组件包括:振荡杆,其密封滑动贯穿所述加压板和上模;电机,其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且具有一转动端;以及第二连杆,其一端与所述转动端固定相连,另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振荡杆 相铰接。
[0010]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沿Y向分布的轨道以及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轨道上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作为所述第一移动端。
[0011]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为丝杠螺母副机构,其第二移动端上固定有承载板用于固定所述升降缸。
[0012]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相互配合使得下模和侧模同步移动至上料工位并接收赤泥料体;S2.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相互配合使得下模和侧模同步移动至加压工位并由上模提供加压,使得赤泥料体形成赤泥透水砖;S3.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相互配合使得下模和侧模同步移动至下料工位,此时升降缸进行抬升并使得侧模脱离赤泥透水砖,利用外部机械手对赤泥透水砖进行下料;S4.升降缸复位,并重复S1

S3。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及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构设有上模、下模以及侧模,其中,当下模与侧模紧密接触时,二者能够构成一容置料体的槽体,便于上模加压料体使之成为砖体,而当下模与侧模脱离时,砖体则保留于下模上,便于利用外部机械手直接对砖体进行下料方便快捷,并且,下模、侧模、上模均可独立更换,适应不同的砖体造型需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中下模和第一移动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中下模和第一移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中侧模和第二移动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中侧模和第二移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模;2、侧模;3、上模;4、第一移动机构;5、升降缸;6、第二移动机构;7、加压组件;8、振荡组件;31、上模座;32、上楔块;33、第三螺杆;71、弹簧;72、加压板;73、加压
杆;74、加压缸;75、扶正板;81、第一连杆;82、第二连杆;83、电机;84、振荡杆;11、下楔块;12、下模座;13、缓冲件;14、底板;15、第一通孔;16、第一螺杆;17、第一螺母;41、轨道;42、移动座;21、连接条;22、延伸板;23、第二通孔;a、加压工位;b、上料工位;c、下料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一:目前,对于透水砖的压制成型设备往往配置有下模和上模,其中下模具有一腔室,上模朝向腔室方向挤压从使得其中的料体形成砖体,但是这种上下模结构的方式并不利于下料,也不利于更换,所谓的更换是指对于下模或者上模的楔块部分进行更换,从而塑造不同结构的透水砖,基于此,请参照图1~图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包括:第一移动机构4,其具有一沿Y向移动的第一移动端;下模1,其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端;第二移动机构6,其具有一沿Y向移动的第二移动端;侧模2,其采用升降缸5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端;具体的,所述侧模2的一侧设置有延伸板22,所述延伸板22的下方固定有所述升降缸5,而升降缸5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端上;以及上模3;所述侧模2的上部具有上开口,用于与上模3相配合,所述侧模2的下部具有下开口,用于与下模1相配合。
[0016]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本实施例中,构设有上模3、下模1以及侧模2,其中,当下模1与侧模2紧密接触时,二者能够构成一容置料体的槽体,便于上模3加压料体使之成为砖体,而当下模1与侧模2脱离时,砖体则保留于下模1上,便于利用外部机械手直接对砖体进行下料方便快捷,并且,下模1、上模3均可独立更换,适应不同的砖体造型需求。
[0017]具体而言,所述下模1包括:下模座12,其中部具有第一通孔15;下楔块11,其下部具有第一螺杆16,所述第一螺杆16穿过第一通孔15并与第一螺母17相连,进而使得所述下楔块11可拆卸的贴附于所述下模座12的上表面;以及底板14,其固定于第一移动端,且所述底板14与下模座12之间采用缓冲件13相连。
[0018]其中,下模座12的大小与侧模2的下开口相契合,而下楔块11是可更换的,如此在构建不同造型的透水砖时,仅更换下楔块11即可,方便快捷,且节省成本。
[0019]而所述上模3包括:上模座31,所述上模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移动机构(4),其具有一沿Y向移动的第一移动端;下模(1),其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端;第二移动机构(6),其具有一沿Y向移动的第二移动端;侧模(2),其采用升降缸(5)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端;以及上模(3);所述侧模(2)的上部具有上开口,用于与上模(3)相配合,所述侧模(2)的下部具有下开口,用于与下模(1)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包括:下模座(12),其中部具有第一通孔(15);下楔块(11),其下部具有第一螺杆(16),所述第一螺杆(16)穿过第一通孔(15)并与第一螺母(17)相连,进而使得所述下楔块(11)可拆卸的贴附于所述下模座(12)的上表面;以及底板(14),其固定于第一移动端,且所述底板(14)与下模座(12)之间采用缓冲件(13)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2)的内表面固定有至少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连接条(21),用于滑动连接内侧模,此时所述侧模(2)构设为外侧模,所述内侧模、连接条(21)以及外侧模上对应开设有第二通孔(23),用于与第二螺杆相连进而使得所述内侧模被固定于外侧模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包括:上模座(31),所述上模座(31)的四个边角处开设有第三通孔;以及上楔块(32),其上部具有对应于第三通孔的第三螺杆(33),所述第三螺杆(33)穿过第三通孔并与第三螺母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赤泥的透水砖成型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由加压组件(7)提供加压动力,所述加压组件(7)包括:机架,其上固定有扶正板(75);弹簧(71),其一端与上模(3)相连,另一端连接有加压板(72);加压杆(73),其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建程天宇李连杰谢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山铝环境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