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压测量专用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311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18
本申请公开了中心静脉压测量专用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测量管和调整座,所述调整座上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置有角度刻度标。本申请在两个夹持板相互靠近时可以使得患者肩膀固定,患者头部前伸和后仰时可以带动粘连板转动杆沿着与转动杆的连接处转动,从而可以使得指针沿着与转动杆的连接处转动,进而通过指针和角度刻度标可以测出患者头部前伸和后仰的角度,最后将患者头部前伸和后仰的角度相加可以得出患者的头颈活动度,正常头颈伸屈范围在165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心静脉压测量专用导管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中心静脉压测量专用导管。

技术介绍

[0002]中心静脉压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它可判断病人血容量、心功能与血管张力的综合情况,有别于周围静脉压力。后者受静脉腔内瓣膜与其他机械因素的影响,故不能确切反映血容量与心功能等状况。
[0003]现有的中国公开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9404764U)中所提到的了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专用导管,包括测量导管、零线对齐调整座。在本技术中,通过垂直固定架实现测量导管的测量段保持垂直,提高测量的准确度;采用零线对齐调整座,能够快速便捷的实现零刻度线与腋中线对齐;导管与三通阀一体化设计,减少接头,降低感染发生率;垂直导管上设有刻度线,方便CVP检测数字的读取,提高读数的准确性。
[0004]但是在实际使用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只要做麻醉就要做气道评估,目前对于气道评估方式都是由医生进行肉眼评估观察,存在主观性大、偏差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目前对于气道评估方式都是由医生进行肉眼评估观察,存在主观性大、偏差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中心静脉压测量专用导管。
[0006]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中心静脉压测量专用导管,包括测量管和调整座,所述调整座上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置有角度刻度标,所述固定板上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靠近角度刻度标的一侧固定有指针,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固定板位于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夹持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带动两个夹持板相互靠近的动力组件,所述转动杆一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板位于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粘连板,所述连接板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粘连板的固定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患者头部前伸和后仰的角度相加可以得出患者的头颈活动度,正常头颈伸屈范围在165度

90度,如头颈屈伸不足90度,那么可以判断患者为困难气道,以此可以尽量避免肉眼观察和凭经验评估造成的主观性大和偏差大的问题。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板内的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两端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双向螺纹杆位于活动槽内,所述双向螺纹杆两端分别与两个夹持板螺纹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一端固定有摇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摇把时可以带动两个夹持板相互靠近或远离。
[00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一侧的转钮,所述转钮靠近粘连板的一侧固定有紧固螺栓,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贯穿槽,所述紧固螺栓插设在贯穿槽内,所述粘连板上开设有适配紧固螺栓的螺纹孔,所述转钮一侧与连接板抵触。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转钮一侧与连接板抵触,从而可以对粘连板进行固
定。
[0013]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管包括垂直导管和水平导管,所述垂直导管上设置有压力刻度线,所述压力刻度线的零刻度线在垂直导管最低端,所述调整座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水平导管相互适配,所述调整座靠近垂直导管的一侧设置有直角固定架,所述直角固定架上开设有“L”形卡槽,所述垂直导管和水平导管连接处卡接在“L”形卡槽内。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垂直导管与水平导管在直角固定架的限制下呈90度连接,通过压力刻度线可以方便读取测量数据。
[0015]进一步地,所述垂直导管和水平导管通过波形管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出现死角。
[0017]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导管远离垂直导管的一端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其中一个转接头与水平导管一体成形。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通阀的另外两个接头,一个用于连接输液器导管,一个用于连接中心静脉压导管。
[0019]进一步地,所述调整座沿水平导管长度方向设置有水平尺,所述水平尺内设置有水准泡,所述调整座底部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支撑腿。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垂直导管处于垂直状态,以此可以尽量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0021]进一步地,所述垂直导管顶部设置有内部中空的挂钩,所述挂钩与垂直导管相通,所述挂钩一侧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挂钩位于排气孔处设置有排气盖。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垂直导管悬挂在输液架上,通过排气孔和排气盖可以方便进行排气。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4]1、在两个夹持板相互靠近时可以使得患者肩膀固定,患者头部前伸和后仰时可以带动粘连板转动杆沿着与转动杆的连接处转动,从而可以使得指针沿着与转动杆的连接处转动,进而通过指针和角度刻度标可以测出患者头部前伸和后仰的角度,最后将患者头部前伸和后仰的角度相加可以得出患者的头颈活动度,正常头颈伸屈范围在165度

90度,如头颈屈伸不足90度,那么可以判断患者为困难气道,以此可以尽量避免肉眼观察和凭经验评估造成的主观性大和偏差大的问题。
[0025]2、转动支撑腿可以调节支撑腿伸出支撑柱的长度,从而可以调节调整座的水平度,通过水平尺和水准泡的配合,可以使得调整座处于水平状态,进而可以使得垂直导管处于垂直状态,以此可以尽量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中装置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中转动杆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申请中双向螺纹杆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测量管;2、调整座;3、固定板;4、角度刻度标;5、转动杆;6、指针;7、夹持板;8、连
接板;9、粘连板;10、动力组件;101、双向螺纹杆;102、摇把;111、垂直导管;112、水平导管;12、固定组件;121、转钮;122、紧固螺栓;13、压力刻度线;14、直角固定架;15、波形管;16、三通阀;17、水平尺;18、水准泡;19、支撑柱;20、支撑腿;21、排气盖;22、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中心静脉压测量专用导管。
[0033]参照图1

图3,中心静脉压测量专用导管,包括测量管1和调整座2,调整座2上固定有固定板3,固定板3一侧设置有角度刻度标4,固定板3上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转动杆5靠近角度刻度标4的一侧固定有指针6,固定板3上开设有活动槽,固定板3位于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夹持板7,固定板3上设置有用于带动两个夹持板7相互靠近的动力组件10,转动杆5一端固定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上开设有滑槽,连接板8位于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粘连板9,连接板8内设置有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中心静脉压测量专用导管,包括测量管(1)和调整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座(2)上固定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一侧设置有角度刻度标(4),所述固定板(3)上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靠近角度刻度标(4)的一侧固定有指针(6),所述固定板(3)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固定板(3)位于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夹持板(7),所述固定板(3)上设置有用于带动两个夹持板(7)相互靠近的动力组件(10),所述转动杆(5)一端固定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板(8)位于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粘连板(9),所述连接板(8)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粘连板(9)的固定组件(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静脉压测量专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10)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板(3)内的双向螺纹杆(101),所述双向螺纹杆(101)两端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双向螺纹杆(101)位于活动槽内,所述双向螺纹杆(101)两端分别与两个夹持板(7)螺纹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101)一端固定有摇把(1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静脉压测量专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2)包括设置在连接板(8)一侧的转钮(121),所述转钮(121)靠近粘连板(9)的一侧固定有紧固螺栓(122),所述连接板(8)上开设有贯穿槽,所述紧固螺栓(122)插设在贯穿槽内,所述粘连板(9)上开设有适配紧固螺栓(122)的螺纹孔,所述转钮(121)一侧与连接板(8)抵触。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铭鲁燕董开磊何恋马海涛范丽娜赵孟磊张成功岳俊林林桂兰邓文芸尹洁黄雅玲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