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625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设置于伸缩缝长度方向两侧的左挡墙和右挡墙,所述左挡墙的上端设有与之一体浇注成型的水平盖板,所述水平盖板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将右挡墙竖直方向的投影全覆盖,所述水平盖板的边缘长度方向上设有竖向设置的安装通槽,所述安装通槽的上部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均设有与之匹配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朝向右挡墙的一端上设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滑动连接于安装通槽内,且一端与螺纹杆的端部连接。本技术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屋面伸缩缝防水机构,难以适应建筑单元的沉降变形,导致对伸缩缝的防水效果不佳的问题。不佳的问题。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1所示,现有技术中,屋面变形缝的防水结构通常采用预制混凝土盖板,使用预制混凝土盖板的缺点如下:如变形缝两侧单元结构发生不一致的沉降或变形,易造成预制混凝土盖板之间产生缝隙;另外,预制混凝土盖板采用铺浆安装,砂浆铺于防水层上,受踩踏或者地震振动的原因易发生扰动,从而降低了防水性能。
[0003]再如申请号为CN202221730620.7的屋面防水伸缩缝结构所示,其包括墙体,两组所述墙体之间设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内腔两侧对称固定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顶部固定设有固定组件,所述支撑台顶部通过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有接水槽等,能实现对伸缩缝的防水效果,但是上述结构在实际应用时,若一侧建筑物发生沉降,将会导致盖板倾斜,从而造成雨水从倾斜处进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屋面伸缩缝防水机构,难以适应建筑单元的沉降变形,导致对伸缩缝的防水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设置于伸缩缝长度方向两侧的左挡墙和右挡墙,所述左挡墙的上端设有与之一体浇注成型的水平盖板,所述水平盖板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将右挡墙竖直方向的投影全覆盖,所述水平盖板的边缘长度方向上设有竖向设置的安装通槽,所述安装通槽的上部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均设有与之匹配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朝向右挡墙的一端上设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滑动连接于安装通槽内,且一端与螺纹杆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右挡墙的上端面紧密接触,所述螺纹杆远离右挡墙的一端上方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上端表面与水平盖板的上表面齐平。
[0007]本技术方案的防水原理如下:
[0008]一侧挡墙的高度较高,且较高挡墙(左挡墙)的上端设有水平盖板,水平盖板将伸缩缝覆盖,则可起到自防水的效果,同时转动螺纹杆就可以将密封块向下推动,使其与较低挡墙(右挡墙)的上表面紧密接触,则能起到对水平盖板和较低挡墙上表面之间的间距缝隙进行密封的效果,进一步避免雨水从二者之间的间距进入伸缩缝内,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水平盖板和较低挡墙之间设置间隙的目的在于,适应建筑物的沉降,避免沉降时,二者刚性接触,导致水平盖板被损坏的问题。
[0009]进一步,所述密封块上设有与螺纹杆数量和位置对应的竖向凹槽,所述竖向凹槽内均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上端封闭,且上端面的中部与螺纹杆滑动
连接,位于中空管内的所述螺纹杆端部上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和中空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中空管和滑动块之间设有调压弹簧,所述调压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中空管下端和滑动块上。
[0010]当设置水平盖板的建筑物发生沉降时,滑动块会在中空管内滑动,进而压缩调压弹簧,调压弹簧的作用力作用于密封块上,使密封块接触效果更加紧密,同时,此种设置方式还不会出现沉降时产生的作用力完全作用于密封块上(作用力过大时,会压缩弹簧,适应沉降位移),导致密封块被挤压变形,导致防水效果变差的问题;当设置较低挡墙的建筑物发生沉降时,水平盖板与较低挡墙之间的间距会增大,此时调压弹簧会将密封块向下推动,进而保证密封块与较低挡墙表面直接的接触压力和效果,即提升防水的效果。
[0011]进一步,所述水平盖板的端部上设有辅助防水机构,所述辅助防水机构包括设置于水平盖板下表面端部的弧形通槽,所述弧形通槽内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杆上,所述挡水板和水平盖板之间设有若干将挡水板的另一端紧密贴合于有挡墙外侧面上的牵引弹簧,所述牵引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水平盖板的下表面和挡水板上。
[0012]在牵引弹簧的作用下,始终将挡水板的一端紧密贴合于右挡墙的外侧面上,避免雨水飞溅进入间隙内,对密封块造成腐蚀和破坏,同时弧形通槽的设置使水平盖板上沿着内壁流动的雨水被阻断,避免雨水沿着水平盖板内壁箱内流动;同时此种设置方式,无论那一侧建筑物发生沉降,都不会对挡水板的贴合效果产生影响,即能适应沉降,保证防水效果。
[0013]进一步,所述右挡墙上表面与密封块接触的部位上设有限位凹槽,所述密封块的下端位于限位凹槽内,其有益之处在于,即使由于各种外界原因导致有少量雨水与密封块接触时,雨水要经过一个U型的轨迹才能流动至伸缩缝内,即降低了雨水流入伸缩缝的概率。
[0014]进一步,所述密封块位于限位凹槽内的一端上设有弹性气囊,所述限位凹槽内设有若干卡槽,其有益之处在于,密封块端部弹性气囊会被挤压,挤压之后会使气囊的部分进入卡槽内,膨胀的气囊对卡槽进行封闭,因此雨水难以从密封块出流进伸缩缝内,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
[0015]进一步,所述密封块朝向限位凹槽的一端沿长度方向上对称设有防震通槽,其有益之处在于,若出现地震时,若密封块和限位通槽紧密接触,那建筑物晃动时,密封块将会和限位凹槽刚性接触,导致脱离或者损坏,而防震通槽的设置,使密封块端部能在限位通槽内平移滑动,即降低了密封块被损坏的概率。
[0016]进一步,所述安装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面预先浇注设置于水平盖板的内部,且靠近所述安装通槽长度方向两侧面的位置上均设有导水槽,所述密封条上设有与导水槽位置对应的挡水条,所述挡水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密封条上,另一端位于导水槽内,且与导水槽靠近螺纹杆的一侧紧密接触,其有益之处在于,当密封条损坏或者老化造成雨水进入安装通槽内时,由于安装板的侧面浇注于安装通槽的内部,即可以阻断雨水沿着内壁往下流动,因此雨水将会流动至导水槽,然后通槽导水槽排出,同时挡水条的设置,可对进入的雨水进行阻挡,避免其从导水槽溢出,然后通过螺纹杆处的缝隙向内流动的问题。
[0017]进一步,所述密封条和密封块均由防水卷材制成。
[0018]进一步,所述左挡墙、右挡墙以及水平盖板的外侧面上均铺设有防水卷材。
[0019]进一步,所述密封条于螺纹杆位置对应的部位设有避让通槽,所述螺纹杆的头部端位于避让通槽内,其有益之处在于,提升密封条的安装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1)采用此种优化变形缝结构做法,杜绝了变形缝两侧单元结构因发生不一致的沉降或变形,而导致预制混凝土盖板之间产生缝隙的可能。另外,避免了因预制混凝土盖板采用铺浆安装,砂浆铺于防水层上,受踩踏原因易发生扰动,而导致位移及侧翻可能。此优化方便了变形缝部位的防水施工,易于保证变形缝部位的防水施工质量,减小了渗漏风险;
[0022](2)通过设置左挡墙、右挡墙和水平盖板的方式,使其达到一定的自防水结构,同时还能适应建筑物的沉降;
[0023](3)建筑单元发生沉降时,在调压弹簧的作用下,也能使密封块自适应沉降位移,进而保证防水效果;
[0024](4)当建筑物发生沉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伸缩缝长度方向两侧的左挡墙和右挡墙,所述左挡墙的上端设有与之一体浇注成型的水平盖板,所述水平盖板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将右挡墙竖直方向的投影全覆盖,所述水平盖板的边缘长度方向上设有竖向设置的安装通槽,所述安装通槽的上部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均设有与之匹配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朝向右挡墙的一端上设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滑动连接于安装通槽内,且一端与螺纹杆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右挡墙的上端面紧密接触,所述螺纹杆远离右挡墙的一端上方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上端表面与水平盖板的上表面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上设有与螺纹杆数量和位置对应的竖向凹槽,所述竖向凹槽内均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上端封闭,且上端面的中部与螺纹杆滑动连接,位于中空管内的所述螺纹杆端部上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和中空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中空管和滑动块之间设有调压弹簧,所述调压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中空管下端和滑动块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盖板的端部上设有辅助防水机构,所述辅助防水机构包括设置于水平盖板下表面端部的弧形通槽,所述弧形通槽内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杆上,所述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起建韩宇琪罗齐鸣张晓林张根旺傅义铁方碧锋李佛王强陈明崔文涛李源赵亚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