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型针织布料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46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3
本申请涉及高密型针织布料的生产工艺,涉及布料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生产工艺:撇毛吸附:摩擦纱线,使纱线表层的杂质及外露毛线脱落;吸取纱线上掉落的杂质和外露毛线;整纱:对纱线进行压辊处理,减少纱线上残留的外露毛线;持续吸取纱线上掉落的外露毛线;浆纱:通过引纱装置使纱线穿过浆液,所述引纱装置用于引导纱线位移,并集中收集纱线上掉落的毛线;织布:对裹浆后的纱线进行热烘处理,再将纱线编织成胚布。本申请具有保障浆液流动性,进而有助于提高纱线包浆性能及胚布成型密度、成型质量的效果。成型质量的效果。成型质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密型针织布料的生产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布料生产工艺
,尤其涉及高密型针织布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针织布料是一种通过针织机对纱线进行汇编所形成的胚布。其中,针织密度越高的布料往往也具备更高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为了制备高密度的针织布料,操作人员往往会对纱线进行浆纱处理,使纱线表层形成一层抗裂变浆膜,以提高纱线的抗拉强度,使多根纱线在汇编过程中更易稳定相连而不易出现断裂的现象,进而以获得高密型针织布料。
[0003]现有的浆纱装置大多包括牵引机构、蓄浆盒和多组导纱辊。牵引机构设置于蓄浆盒一侧,多组导纱辊间隔设置于蓄浆盒的侧壁内,且相邻的导纱辊所处的水平高度不同。蓄浆盒内腔装载有用于在纱线表层进行裹浆的浆液,牵引机构引导纱线进入并穿过蓄浆盒内腔,在此过程中,纱线依次与所有导纱辊相抵,进而充分沾染浆液,以保障纱线过浆液后于表层各处均可裹上浆液。
[0004]然而,纱线于浆液中穿行时,存在纱线表层的外露毛线脱落并积聚于浆液内部的现象,长此以往,浆液极易因掺杂大量毛线而出现局部粘连成团的现象,进而极大地影响了浆液的流动性以及在后续纱线上的包裹性,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纱线表层的毛线易脱落并积聚于浆液内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高密型针织布料的生产工艺。
[0006]本申请提供的高密型针织布料的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高密型针织布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生产工艺:撇毛吸附:摩擦纱线,使纱线表层的杂质及外露毛线脱落;吸取纱线上掉落的杂质和外露毛线;整纱:对纱线进行压辊处理,减少纱线上残留的外露毛线;持续吸取纱线上掉落的外露毛线;浆纱:通过引纱装置使纱线穿过浆液,所述引纱装置用于引导纱线位移,并集中收集纱线上掉落的毛线;织布:对裹浆后的纱线进行热烘处理,再将纱线编织成胚布。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快速且高效的将纱线上易脱落的杂质及外露毛线撇出,减少了外露毛线混杂于浆液内部,进而影响浆液正常流动并出现局部粘连成团的现象,保障了浆液的流动性及对后续纱线的包裹性,使通过纱线编织所得的胚布具备较高的成型密度及稳定性。
[000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撇毛吸附步骤中,通过撇毛装置摩擦纱线;所述撇毛装置包括操作台、导纱机构和两组撇纱机构,所述导纱机构和两组撇纱机构均设置于操作台上,且两组所述撇纱机构分别位于导纱机构相对的两侧;所述导纱机构包括导纱转
轴,所述导纱转轴转动设置于操作台上;每一所述撇纱机构包括驱转件、撇纱毛刷和定位架,所述驱转件通过定位架设置于操作台上,所述撇纱毛刷设置于驱转件的输出端上,所述驱转件用于使撇纱毛刷转动,以摩擦从所述导纱转轴和撇纱毛刷之间穿过的纱线。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转件通过定位架设置于操作台上,驱转件通过转动输出端,使撇纱毛刷相对导纱转轴转动,以清刷从导纱转轴和撇纱毛刷之间穿过的纱线,减少了纱线上的杂质和外露毛线,进而有效减少了杂质和外露毛线混入浆液内部并影响浆液正常流动,甚至使浆液局部粘连成团的现象。
[001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定位架包括支承架、两条插接条和两组锁位组件,两组所述插接条相对设置于操作台上,所述驱转件设置于支承架上,且所述支承架上贯穿设置有用于供插接条穿过的导位通道;一组所述锁位组件对应设置于支承架的一块侧板上,以用于使所述支承架与插接条相连。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承架通过导位通道快速插接于插接条上,锁位组件通过将支承架定位于插接条上,使支承架快速且稳定的定位于操作台上,同时,便于操作人员快速调节支承架在操作台上的位置并定位。
[00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每组所述锁位组件包括支边板和卡锁螺栓,所述支边板设置于支承架上,所述卡锁螺栓用于使支边板定位于插接条上。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边板增大了支承架与插接条的接触面积,保障了支承架在插接条上的位置稳定性;卡锁螺栓穿过支边板并螺纹拧紧于插接条上,使支边板可以于插接条的任意位置处快速定位。
[001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撇毛吸附和整纱步骤中,通过吸附装置吸取纱线上掉落的杂质和外露毛线;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吸附件、导吸通管和扩容罩,所述吸附件设置于操作台一侧,所述导吸通管其中一端与吸附件相连,所述扩容罩设置于导吸通管另一端,且所述扩容罩位于操作台上方。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附件通过导吸通管抽吸空气中的杂质和外露毛线,以减少杂质和外露毛线随空气流通而四处浮动的现象;扩容罩增大了导吸通管抽吸空气的面积,极大的提高了导吸通管在空气中抽吸杂质和外露毛线的工作效率。
[001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附纱机构,所述附纱机构包括附位块、边拉件和附纱网板;所述附位块设置于附纱网板上,所述边拉件设置于附位块远离附纱网板的侧壁上;所述导吸通管上贯穿设置有用于供附纱网板和附位块穿过的连接通道,且所述附位块过盈配合于连接通道的侧壁内。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附纱网板和附位块靠近附纱网板的一端穿过连接通道后,附位块过盈配合于连接通道的侧壁内,使附纱网板较为稳定的定位于导吸通管内腔,以收集进入导吸通管的外露毛线,减少外露毛线直接进入吸附件内部并损坏吸附件的现象;边拉件便于操作人员拉动,进而将附位块和附纱网板快速从导吸通管内腔拉出。
[001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整纱步骤中,通过压辊装置对纱线进行压辊处理;所述压辊装置包括两块侧应板、底承辊组和顶压辊组,两块所述侧应板相对设置于操作台上;所述顶压辊组和底承辊组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于两块侧应板之间,且所述顶压辊组位于底承辊组上方;所述顶压辊组包括多根第一压辊,每一所述第一压辊转动设置于两块侧应板之间;所述底承辊组包括多根第二压辊,每一所述第二压辊转动设置于两块侧应板
之间,且每根第二压辊位于相邻的两根第一压辊之间,使一根所述第二压辊同时与相邻的两根第一压辊共同对纱线进行压辊处理。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撇毛处理后的纱线被一根第一压辊和两根第二压辊同时施压并摩擦,使纱线在撇毛步骤中未能脱落的外露毛线可进一步脱落,进而有效减少了纱线上的外露毛线继续残留于纱线表层的现象。
[002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引纱装置包括承浆盒和多组引纱机构,所述承浆盒设置于操作台一侧,所有所述引纱机构均设置于承浆盒的侧壁内;每一所述引纱机构又包括底承弧板、滤浆组件和固位组件;所述底承弧板设置于承浆盒的侧壁内,且相邻的底承弧板首尾相连;所述滤浆组件通过固位组件设置于承浆盒的侧壁内,且所述滤浆组件和底承弧板之间形成有用于供纱线穿过的流通通道。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承弧板于承浆盒内腔承接浆液和纱线,滤浆组件通过固位组件定位于承浆盒的侧壁内,滤浆组件使浆液可以在流通通道与承浆盒之间自由流通,并可使纱线上脱落的外露毛线留存于流通通道内腔,以减少外露毛线混杂于流通通道以外的浆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密型针织布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生产工艺:撇毛吸附:摩擦纱线,使纱线表层的杂质及外露毛线脱落;吸取纱线上掉落的杂质和外露毛线;整纱:对纱线进行压辊处理,减少纱线上残留的外露毛线;持续吸取纱线上掉落的外露毛线;浆纱:通过引纱装置(4)使纱线穿过浆液,所述引纱装置(4)用于引导纱线位移,并集中收集纱线上掉落的毛线;织布:对裹浆后的纱线进行热烘处理,再将纱线编织成胚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型针织布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撇毛吸附步骤中,通过撇毛装置(1)摩擦纱线;所述撇毛装置(1)包括操作台(11)、导纱机构(12)和两组撇纱机构(13),所述导纱机构(12)和两组撇纱机构(13)均设置于操作台(11)上,且两组所述撇纱机构(13)分别位于导纱机构(12)相对的两侧;所述导纱机构(12)包括导纱转轴(121),所述导纱转轴(121)转动设置于操作台(11)上;每一所述撇纱机构(13)包括驱转件(131)、撇纱毛刷(132)和定位架(133),所述驱转件(131)通过定位架(133)设置于操作台(11)上,所述撇纱毛刷(132)设置于驱转件(131)的输出端上,所述驱转件(131)用于使撇纱毛刷(132)转动,以摩擦从所述导纱转轴(121)和撇纱毛刷(132)之间穿过的纱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型针织布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133)包括支承架(1331)、两条插接条(1332)和两组锁位组件(1333),两组所述插接条(1332)相对设置于操作台(11)上,所述驱转件(131)设置于支承架(1331)上,且所述支承架(1331)上贯穿设置有用于供插接条(1332)穿过的导位通道(13312);一组所述锁位组件(1333)对应设置于支承架(1331)的一块侧板上,以用于使所述支承架(1331)与插接条(1332)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型针织布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锁位组件(1333)包括支边板(13331)和卡锁螺栓(13332),所述支边板(13331)设置于支承架(1331)上,所述卡锁螺栓(13332)用于使支边板(13331)定位于插接条(1332)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型针织布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撇毛吸附和整纱步骤中,通过吸附装置(2)吸取纱线上掉落的杂质和外露毛线;所述吸附装置(2)包括吸附件(21)、导吸通管(22)和扩容罩(23),所述吸附件(21)设置于操作台(11)一侧,所述导吸通管(22)其中一端与吸附件(21)相连,所述扩容罩(23)设置于导吸通管(22)另一端,且所述扩容罩(23)位于操作台(11)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密型针织布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2)还包括附纱机构(24),所述附纱机构(24)包括附位块(241)、边拉件(242)和附纱网板(243);所述附位块(2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健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华坤针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