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压双向振动控制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169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压双向振动控制支座,属于建筑隔振技术领域。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隔振支座竖向抗拉能力弱的问题。技术要点:环板套装组件的一侧通过上连接环与上连接板连接,环板套装组件的另一侧通过下连接环与下连接板连接,环板套装组件与上连接板之间形成上部间隙,环板套装组件与下连接板之间形成下部间隙,环板套装组件之间空隙填充有具备刚性支撑的填充层,且具备刚性支撑的填充层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与环板套装组件硫化粘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装置的加工便利性,当支座整体承受竖向拉荷载和压荷载时,主要由具备刚性支撑的填充层的橡胶受压来承载,显著提高了装置的抗拉能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压双向振动控制支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压双向振动控制支座,属于建筑隔振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部分建筑受到建筑周边的轨道交通、设备等不利振动的扰动,需要采取隔振措施来减小振动的不利影响,大量实测表明,这种不利振动以竖向振动为主。对于竖向振动控制,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降低建筑整体的竖向刚度,使其远离轨道交通、设备等不利振动的主要频率,避免共振,来降低不利振动的竖向传播。以轨道交通振动为例,其主要频率成分在30

80Hz之间,建筑竖向隔振的隔振频率范围一般在3

10Hz的范围。
[0003]需要注意的是,竖向隔振虽然降低了轨道交通等振动的不利影响,却使得隔振后的结构频率(3

10Hz)落入了地震动的卓越频率范围,显著放大了竖向地震作用,竖向隔振支座在地震荷载下更容易出现拉应力。而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一半以上的领土位于抗震设防烈度VII度及以上区域,包括23个省会及2/3的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这限制了竖向隔振技术的应用范围,一方面是其不能应用于抗震设防高烈度区域,一方面是其不能用于高宽比高的结构,因为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更容易产生支座拉力。以既有的轨道交通隔振支座厚橡胶隔振支座为例,其支座竖向抗拉能力只有抗压能力的10%,抗拉性能远远低于抗压性能。
[0004]因此,亟待专利技术一种既可以实现建筑的竖向轨道交通隔振,又能同时保证建筑地震安全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发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既有竖向隔振支座抗拉能力差,应用地域范围和结构范围受限的问题。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拉压双向振动控制支座,包括上连接板、上连接环、环板套装组件、下连接环和下连接板,环板套装组件的一侧通过上连接环与上连接板连接,环板套装组件的另一侧通过下连接环与下连接板连接,环板套装组件与上连接板之间形成上部间隙,环板套装组件与下连接板之间形成下部间隙;环板套装组件之间空隙填充有具备刚性支撑的填充层,且具备刚性支撑的填充层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与环板套装组件硫化粘结。
[0008]优选的:所述环板套装组件包括中心柱、第一环板、第二环板、第三环板和具有刚性支撑的填充层,中心柱、第一环板、第二环板、第三环板从内向外顺次同轴套装设置,中心柱与第一环板、第一环板与第二环板、第二环板与第三环板之间均设置有具有刚性支撑的填充层,第一环板、第二环板、第三环板均为金属环。
[0009]优选的:上连接环包括若干同轴套装设置的第一连接环;下连接环包括连接柱和第二连接环,连接柱和第二连接环从内向外顺次同轴套装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环板、第二环板的数量相同,且第一环板、第二环板同轴心交替设置。
[0011]优选的:中心柱的截面为梯形,第一环板、第二环板的侧边与中心柱梯形截面的侧边平行,第三环板的截面为直角梯形,第三环板直角梯形截面的直角边位于边缘,第三环板直角梯形截面的斜边与中心柱梯形截面的侧边平行。
[0012]优选的:具有刚性支撑的填充层的材料为橡胶与钢板相结合。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的最大特点是抗拉能力强,装置整体受拉或受压时,均可以转化为具有刚性支撑的填充层的橡胶受压来承担。
[0015]2、本装置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竖向刚度易于调节,可以通过调整环板的倾斜角度、具有刚性支撑的填充层橡胶的水平宽度、以及具有刚性支撑的填充层橡胶的叠环钢板数量,来迅速调节装置的竖向刚度。
[0016]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特点是采用分体设计,可将环板套装组件先组装成一个圆盘,再通过上连接环、下连接环与上连接板、下连接板连接,加工难度低。
[0017]4、本专利技术的具备刚性支撑的填充层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与环板套装组件硫化粘结,在地震等荷载作用下偶尔受拉,此时,每圈金属环外侧的橡胶,可以只与一侧与金属粘接,另一侧不粘接;因为橡胶在长期的受拉状态下耐久性较差;当支座受压时,金属环内侧的橡胶受压变形,外侧的橡胶圈是不受力的。当装置在偶尔受拉时,第一环板向上运动,原本不受力的外圈橡胶与第二环板接触,开始受压,提供一个阻止第一环板继续向上运动的反力。
[0018]5、本专利技术与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抗压、抗拉能力几乎相同,而叠层橡胶支座的抗拉能力通常只有抗压能力的10%,甚至更低。
[0019]6、本专利技术与与普通的无约束的橡胶隔震垫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竖向承载力上限明显更高,竖向变形能力明显更强。
[0020]7、本专利技术采用具有刚性支撑的填充层,其对于隔离高频振动更加有利,具有刚性支撑的填充层的材料为橡胶与钢板结合,其对于隔离高频振动更加有利,钢板的作用是增强装置的抗倾斜能力,其可以在较小影响装置的竖向刚度的同时,显著增强抗弯能力,这对于装置在地震等极端荷载作用下保持稳定的轴向工作状态至关重要。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一种拉压双向振动控制支座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2是一种拉压双向振动控制支座的俯视图;
[0023]图3是一种拉压双向振动控制支座的侧视图;
[0024]图4是图2中A

A剖视图;
[0025]图5是一种拉压双向振动控制支座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0026]图6是一种拉压双向振动控制支座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0027]图中1

上连接板,2

上连接环,3

环板套装组件,4

下连接环,5

下连接板,6

下部
间隙,7

上部间隙,31

中心柱,32

第一环板,33

第二环板,34

第三环板,35

具有刚性支撑的填充层,41

连接柱,42

第二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29]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为总能在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压双向振动控制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板(1)、上连接环(2)、环板套装组件(3)、下连接环(4)和下连接板(5),环板套装组件(3)的一侧通过上连接环(2)与上连接板(1)连接,环板套装组件(3)的另一侧通过下连接环(4)与下连接板(5)连接,环板套装组件(3)与上连接板(1)之间形成上部间隙(7),环板套装组件(3)与下连接板(5)之间形成下部间隙(6);环板套装组件之间空隙填充有具备刚性支撑的填充层(35),且具备刚性支撑的填充层(35)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与环板套装组件(3)硫化粘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压双向振动控制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板套装组件(3)包括中心柱(31)、第一环板(32)、第二环板(33)、第三环板(34),中心柱(31)、第一环板(32)、第二环板(33)、第三环板(34)从内向外顺次同轴套装设置,中心柱(31)与第一环板(32)、第一环板(32)与第二环板(33)、第二环板(33)与第三环板(34)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文戴君武刘效瑞邵志鹏徐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