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试设备散热损失量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200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1
本申请关于一种用于测试设备散热损失量的系统。具体方案为:将铠装热电偶、风速采集器、温湿度感应器均通过线缆与供电模块连接;铠装热电偶、风速采集器、温湿度感应器均与数据传输装置连接,数据传输装置与数据处理装置连接;铠装热电偶安装在目标热力设备的热桥位置管道上和/或目标热力设备的外壁上和/或目标热力设备的保温层的1/2厚度处和/或目标热力设备的保温层的2/3厚度处和/或目标热力设备的保温层的外表面上;风速采集器和温湿度感应器安装在三防盒内部,三防盒与上述目标热力设备相邻设置。本申请提高了设备散热损失的监测效率和实时性。测效率和实时性。测效率和实时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测试设备散热损失量的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温度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试设备散热损失量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管道或设备的外表面温度可采用红外热像法对管道进行扫查,了解绝热层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将电子温度计、热电偶等表面温度计的传感器贴敷在保温结构表面直接测量外表温度,根据所测量的温度、环境温度、环境风速及保温结构外型尺寸等数据,按照传热学理论计算散热损失的方法;用红外热像仪对管道表面进行全面扫描,测试表面温度分布情况,找到保温管道保温损坏的位置,弥补表面温度法难以达到测点位置的远距离测试方法。但无论是点扫还是表面测试,都无法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测试设备散热损失量的系统。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设备散热损失量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铠装热电偶、线缆、风速采集器、温湿度感应器和供电模块,其中:
[0005]所述铠装热电偶、风速采集器、温湿度感应器均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
[0006]所述铠装热电偶、风速采集器、温湿度感应器均与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连接,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连接;
[0007]所述铠装热电偶安装在目标热力设备的热桥位置管道上和/或所述目标热力设备的外壁上和/或所述目标热力设备的保温层的1/2厚度处和/或所述目标热力设备的保温层的2/3厚度处和/或所述目标热力设备的保温层的外表面上;
[0008]所述风速采集器和所述温湿度感应器安装在所述三防盒内部,所述三防盒与上述目标热力设备相邻设置。
[000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蓄电池,其中,
[0010]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太阳能蓄电池连接;
[0011]所述太阳能蓄电池通过所述线缆分别与所述铠装热电偶、风速采集器、温湿度感应器连接。
[001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为2.5W~4W。
[001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设备防护装置,其中,
[0014]所述三防盒安装在所述设备防护装置内部;
[0015]所述设备防护装置设置于所述目标热力设备下方。
[001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设备防护装置与设备防护装置间隔1m。
[001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设备防护装置设置于高出地面0.5m以上的位置。
[001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目标热力设备的顶部;
[0019]和/或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目标热力设备的人孔周边0.5m范围内;
[0020]和/或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目标热力设备的物料孔周边0.5m范围内。
[0021]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目标热力设备的活动门与所述目标热力设备的本体交界处。
[002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设备防护模块,其中,
[0023]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采集频率范围为0.5h/次~2h/次。
[002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目标热力设备的焊缝周边0.5m范围内。
[0025]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0026]通过通过将铠装热电偶、风速采集器、温湿度感应器均通过线缆与供电模块连接;铠装热电偶、风速采集器、温湿度感应器均与数据传输装置连接,数据传输装置与数据处理装置连接;铠装热电偶安装在目标热力设备的热桥位置管道上和/或目标热力设备的外壁上和/或目标热力设备的保温层的1/2厚度处和/或目标热力设备的保温层的2/3厚度处和/或目标热力设备的保温层的外表面上;风速采集器和温湿度感应器安装在三防盒内部,三防盒与上述目标热力设备相邻设置,从而提高了设备散热损失的监测效率和实时性。
[002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2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三防盒;2、太阳能电池板;3、风速采集器;4、温湿度感应器;5、铠装热电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3]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系统的例子。
[0034]需要说明的是,保温材料对于热工管道及设备的运行及节能效果保障非常重要,通过对保温管道表面进行绝热性能测试,摸清保温管道的运行情况,可以计算出保温管道散热损失大小,同时根据GB 8174

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对各条管道绝热性能进行评判,能为系统管网优化和节能降耗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改依据。
[0035]按照传热学理论,保温管道表面的散热损失可以由下列公式计算:Q=q
×
s,其中,Q:为总散热量(kW),q为平均热流密度(W/m2),s为设备总散热面积(m2)。
[0036]对于长距离的保温管道,用一个总平均热流密度来代替整条管道的热流密度,其结果往往存在很大的误差。为了较精确的计算管道的总散热损失,上式可以变化为:Qi=Σ(qi
×
si)其中,qi为i段管道的平均热流密度,Si为i段管道的外表面积。
[0037]根据传热学理论,热流密度可以由qi=α2
×
(tm

to)计算。其中,tm:i段管道设备外表面温度,to为环境温度,α2为设备外表面与环境间的对流换热系数(W/m2
·
℃)。
[0038]依上述计算方法计算出每段管道的平均热流密度,再乘以每段管道对应的面积,然后进行累加就可以得到整根保温管道的散热损失值。
[0039]管道或设备的外表面温度可采用红外热像法对管道进行扫查,了解绝热层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将电子温度计、热电偶等表面温度计的传感器贴敷在保温结构表面直接测量外表温度,根据所测量的温度、环境温度、环境风速及保温结构外型尺寸等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测试设备散热损失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铠装热电偶、线缆、风速采集器、温湿度感应器和供电模块,其中:所述铠装热电偶、风速采集器、温湿度感应器均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铠装热电偶、风速采集器、温湿度感应器均与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连接,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连接;所述铠装热电偶安装在目标热力设备的热桥位置管道上和/或所述目标热力设备的外壁上和/或所述目标热力设备的保温层的1/2厚度处和/或所述目标热力设备的保温层的2/3厚度处和/或所述目标热力设备的保温层的外表面上;所述风速采集器和所述温湿度感应器安装在三防盒内部,所述三防盒与上述目标热力设备相邻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蓄电池,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太阳能蓄电池连接;所述太阳能蓄电池通过所述线缆分别与所述铠装热电偶、风速采集器、温湿度感应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蕊刘海兵郭卫疆杨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学华陆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