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1939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雾化器、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包括壳体组件及第一密封件,壳体组件具有储液腔和雾化通道;壳体组件的端口的侧壁具有下液口,下液口与储液腔连通;第一密封件设置于壳体组件的第一位置,以对储液腔和下液口进行密封;第一密封件具有第一下液槽,第一下液槽用于与电源组件的第二密封件的第二下液槽配合形成下液通道;其中,第一密封件被配置为能够从第一位置向储液腔内移动至第二位置;当第一密封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第一下液槽与下液口连通,使得储液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被挤压进入下液通道。本申请可实现雾化器即装即抽,无需等待,提升用户体验。升用户体验。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器、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雾化
,具体是涉及一种雾化器、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雾化装置中通常包括雾化器和电源组件,其中,雾化器用于加热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生成气溶胶,电源组件用于控制雾化器工作。
[0003]目前市面上的雾化器的雾化芯采用的油芯分离方案,虽然能杜绝运输过程中的漏液,但在客户使用时,在导通下液后,都需要让产品搁置一段时间后(60秒以上),客户才能进行抽吸,使得客户体验不佳。且若搁置时间不足,会因为雾化芯未完全浸润导致焦味,甚至报废产品,引起客诉/退换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器、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雾化芯未完全浸润、等待时间长,影响客户体验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壳体组件及第一密封件,壳体组件具有储液腔和雾化通道;所述储液腔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壳体组件的端口的侧壁具有下液口,所述下液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的第一位置,以对所述储液腔和所述下液口进行密封;所述第一密封件具有第一下液槽,所述第一下液槽用于与电源组件的第二密封件的第二下液槽配合形成下液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被配置为能够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储液腔内移动至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密封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下液槽与所述下液口连通,使得所述储液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被挤压进入所述下液通道。
[0006]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密封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件进入所述储液腔内的体积小于等于所述下液通道的体积和雾化芯组件的导液件的吸液量的总和;其中,雾化芯组件的导液件与所述下液通道连通。
[0007]可选地,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及环形连接件,壳体具有所述储液腔和所述雾化通道;所述壳体的一端具有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的吸嘴,另一端为端口;环形连接件部分套设于所述壳体的端口内,部分延伸至所述壳体的端口外;所述环形连接件设于所述壳体的端口内的一端具有开槽,所述开槽作为所述下液口;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环形连接件内,所述第一密封件具有贯穿顶面至底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雾化通道远离所述吸嘴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密封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环形连接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下液槽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底面,所述第一下液槽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侧面的端口为第一端口;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侧面具有环形密封凸起,所述环形密封凸起位于所述第一端口靠近所述吸嘴的一侧且与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内侧面抵接;当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环形密封凸
起位于所述开槽远离所述吸嘴的一侧;当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开槽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且所述环形密封凸起保持与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内侧面抵接。
[0009]可选地,所述雾化通道插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密封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相对所述雾化通道滑动且保持与所述雾化通道套接;当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件的顶面与所述环形连接件的顶面平齐,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底面与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底面平齐。
[0010]可选地,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外侧面具有限位凸环和第一卡接部,所述限位凸环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吸嘴的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电源组件的第二卡接部卡接。
[001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源组件,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进行连接,所述电源组件包括雾化芯组件和第二密封件,雾化芯组件用于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以产生气溶胶;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雾化芯组件外侧,具有第二下液槽;所述第二下液槽与所述雾化芯组件连通;所述第二下液槽用于与雾化器的第一密封件的第一下液槽配合形成下液通道;其中,所述第二密封件被配置为:在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源组件连接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密封件抵接并将所述第一密封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密封件抵接时,所述第二下液槽与所述第一下液槽配合形成所述下液通道。
[0012]可选地,当所述第二密封件将所述第一密封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件部分嵌入环绕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环形连接件内。
[0013]可选地,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发热座、导液件、发热件、发热引线及固定件,发热座具有第一环形侧壁,所述第一环形侧壁开设有多个导液孔;导液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侧壁上;所述导液件通过所述导液孔吸收从所述下液通道进入的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导液件围设形成雾化腔的至少部分;发热件设置于所述导液件上,并与所述导液件贴合设置,用于对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以产生气溶胶;发热引线与所述发热件电连接,并与所述电源组件的电路板电连接;固定件套设于所述发热座外;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二环形侧壁和顶壁,所述第二环形侧壁具有若干第二通孔,以使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依次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导液孔进入所述导液件;所述顶壁具有第三通孔,所述顶壁用于与所述雾化器的雾化通道远离吸嘴的一端抵接,使得所述雾化通道通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雾化腔连通。
[0014]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件具有贯穿顶面至底面的第四通孔,所述雾化芯组件穿设于所述第四通孔内;所述第二下液槽从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内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二密封件的顶面,所述第二下液槽位于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内侧面的端口为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连通;所述第二下液槽位于所述第二密封件的顶面的端口用于与所述第一下液槽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底面的端口对应连通。
[0015]可选地,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支架;所述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的第一端口间隔设置并通过所述外壳的第一端口暴露;所述外壳的第一端口用于插入所述雾化器;所述支架的第一端具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雾化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支架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密封件未抵接时,所述支架未与所述雾化器的壳体组件卡接固定;当所述第二密封件将所述第一密封件从所
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架与所述雾化器的壳体组件卡接固定。
[0016]可选地,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具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与所述雾化器的第一卡接部卡接;所述安装槽的底面具有环形支撑壁,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底面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支撑壁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并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底壁抵接。
[001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三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和电源组件,所述雾化器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源组件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用于向所述雾化器供电。
[0018]可选地,当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密封件,具有第一下液槽,所述第一下液槽用于与电源组件的第二密封件的第二下液槽配合形成下液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被配置为能够从第一位置向储液腔内移动至第二位置;且,当所述第一密封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件进入所述雾化器的储液腔内的体积小于等于所述下液通道的体积和雾化芯组件的导液件的吸液量的总和;其中,所述雾化芯组件的导液件与所述下液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组件,具有所述储液腔和雾化通道;所述储液腔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壳体组件的端口的侧壁具有下液口,所述下液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的第一位置,以对所述储液腔和所述下液口进行密封;所述第一密封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密封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下液槽与所述下液口连通,使得所述储液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直接被挤压进入所述下液通道和所述雾化芯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具有所述储液腔和所述雾化通道;所述壳体的一端具有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的吸嘴,另一端为端口;环形连接件,部分套设于所述壳体的端口内,部分延伸至所述壳体的端口外;所述环形连接件设于所述壳体的端口内的一端具有开槽,所述开槽作为所述下液口;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环形连接件内,所述第一密封件具有贯穿顶面至底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雾化通道远离所述吸嘴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密封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环形连接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液槽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底面,所述第一下液槽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侧面的端口为第一端口;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侧面具有环形密封凸起,所述环形密封凸起位于所述第一端口靠近所述吸嘴的一侧且与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内侧面抵接;当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环形密封凸起位于所述开槽远离所述吸嘴的一侧;当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开槽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且所述环形密封凸起保持与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内侧面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通道插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密封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相对所述雾化通道滑动且保持与所述雾化通道套接;当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件的顶面与所述环形连接件的顶面平齐,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底面与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底面平齐。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外侧面具有限位凸环和第一卡接部,所述限位凸环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吸嘴的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电源组件的第二卡接部卡接。7.一种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与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进行连接,所述电源组件包括:雾化芯组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以产生气溶胶;
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雾化芯组件外侧,具有第二下液槽;所述第二下液槽与所述雾化芯组件连通;所述第二下液槽用于与雾化器的第一密封件的第一下液槽配合形成下液通道;其中,所述第二密封件被配置为:在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源组件连接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密封件抵接并将所述第一密封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进入所述雾化器的储液腔内的体积小于等于所述下液通道的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章贵文治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