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温差密封光学仪器的恒压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155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8
一种用于大温差密封光学仪器的恒压气囊装置,涉及光学仪器机械及密封领域,包括恒压气囊和防水透气阀;恒压气囊侧面通过防水透气阀和密封胶固定在光学仪器外壳体内侧;恒压气囊内充入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平衡光学仪器腔体内外压差,有效阻止外部潮湿空气的进入;可长期有效的工作,提高了使用寿命;可以使光学仪器内腔气压与外部环境气压达到相对稳定和平衡,有效防止保护玻璃变形,也会使保护玻璃做的更薄、更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恒压气囊的通气孔安装有网售产品—防水透气阀,该防水透气阀能够有效防尘防水,有效屏蔽污染物,极大地避免了光学仪器内部污染,保证了工作的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温差密封光学仪器的恒压气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仪器机械及密封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温差密封光学仪器的恒压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一些光学仪器常工作于温差较大的野外恶劣环境中,温度常在

30℃~+70℃之间变化,较大温差的变化使光学仪器内部气体体积或压强变化达本身容积或压强的1/3左右,为了防止潮湿以及有害气体进入光学仪器内部,通常都要对光学仪器进行严格的密封、检漏甚至用超声波探伤检测等,但是要做到完全的气密很困难,也会使光学仪器的体积变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升高等。另外压强的变化也会造成光学仪器保护玻璃的受力变形,从而影响光学成像质量。另外,昼夜及冬夏的温差变化还会使光学仪器内腔压强反复变化,光学仪器内处于反复“呼吸”状态,长期的漏气会使潮湿空气反复进入光学仪器内部,形成结露且进一步形成内部积水,对光学仪器工作状态造成严重影响或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大温差密封光学仪器的恒压气囊装置。
[0004]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大温差密封光学仪器的恒压气囊装置,包括:恒压气囊和防水透气阀;所述恒压气囊侧面通过防水透气阀和密封胶固定在光学仪器外壳体内侧;所述恒压气囊内充入气体。
[0006]进一步的,所述恒压气囊包括第一侧表面、弧形面、第二侧表面、弧形外表面、第一前表面、阶梯、第二前表面、第三侧表面、第四侧表面和通气孔;恒压气囊整体为半弧形结构,恒压气囊内部充入气体;恒压气囊中心设有弧形面;在恒压气囊的左侧设有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在恒压气囊的右侧设有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在恒压气囊的前侧设有第一前表面和第二前表面;在恒压气囊的后侧设有弧形外表面;第一侧表面后边缘、第二侧表面后边缘、第三侧表面后边缘、第四侧表面后边缘、第一前表面上边缘、第二前表面下边缘均与弧形外表面边缘相连通;第一侧表面前边缘与第一前表面左边缘相连通,第四侧表面前边缘与第一前表面右边缘相连通;第二侧表面前边缘与第二前表面左边缘相连通,第三侧表面前边缘与第二前表面右边缘相连通;第一前表面下边缘与弧形面上边缘之间设有阶梯,第二前表面上边缘与弧形面下边缘相连通;通气孔设置在第三侧表面上;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通过密封胶固定在光学仪器外壳体内侧,同时第三侧表面通过防水透气阀固定在光学仪器外壳体内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恒压气囊采用硅橡胶材料制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防水透气阀包括:由外至内依次穿过光学仪器外壳体安装孔和恒压气囊通气孔的防水阀主体、安装在防水阀主体与光学仪器外壳体外侧之间的防水阀胶
圈、安装在防水阀主体伸入恒压气囊通气孔内部的端部上的防水阀螺母、安装在防水阀主体外侧内部的防水阀防水膜。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水阀防水膜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膜材料制成。
[0010]进一步的,所述气体为干燥的空气或惰性气体。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可有效保存光学仪器内部气体;
[0013]本技术可有效保存光学仪器内部气体;通常要求较高的光学仪器密封后都要注入干燥的空气或惰性气体,由于光学仪器腔体可能存在针眼、密封缺陷等问题,环境温度变化使得光学仪器腔体的压强变化,长时间使用后,气体就会泄漏或使潮湿空气进入,造成进水或结露。因此,当安装本技术的恒压气囊装置后,可以有效平衡光学仪器腔体内外压差,有效阻止外部潮湿空气的进入。
[0014](2)可长期有效的工作;
[0015]本技术采用防水透气阀与恒压气囊联合使用,可有效的防止恒压气囊的老化,具备较好的伸缩率、耐臭氧、耐油、高低温和机械性能,寿命可达5年以上。
[0016](3)可有效防止保护玻璃变形;
[0017]昼夜温差的变化和冬夏的大温差会使光学仪器内腔压强变化剧烈,其压强可以使保护玻璃承受十几公斤以上的压力,使保护玻璃的受力变形严重,从而影响光学成像质量。当安装本技术的恒压气囊装置后,可以使光学仪器内腔气压与外部环境气压达到相对稳定和平衡,有效防止保护玻璃变形,也会使保护玻璃做的更薄、更轻。
[0018](4)可有效防止内部污染;
[0019]本技术在恒压气囊的通气孔安装有网售产品—防水透气阀,该防水透气阀能够有效防尘防水,有效屏蔽污染物,极大地避免了光学仪器内部污染,保证了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大温差密封光学仪器的恒压气囊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大温差密封光学仪器的恒压气囊装置在光学仪器上的装配图。
[0022]图3为沿着图2中M

M向的剖面图。
[0023]图4为图3中N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中:
[0025]1、恒压气囊,101、第一侧表面,102、半圆弧,103、第二侧表面,104、弧形外表面,105、第一前表面,106、阶梯,107、第二前表面,108、第三侧表面,109、第四侧表面,110,通气孔;
[0026]2、防水透气阀,201、防水阀主体,202、防水阀胶圈,203、防水阀螺母,204、防水阀防水膜。
[0027]3、光学仪器外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大温差密封光学仪器的恒压气囊装置,主要应用于对密封要求严格且温差变化较大环境的光学仪器内部,它安装于光学仪器内部空余空间,用于平衡光学仪器腔体内外压差,有效阻止外部潮湿空气进入光学仪器内部。
[0030]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大温差密封光学仪器的恒压气囊装置,主要包括:恒压气囊1和防水透气阀2;恒压气囊1侧面通过防水透气阀2和密封胶固定在光学仪器外壳体3内侧。
[0031]其中,恒压气囊1主要由第一侧表面101、弧形面102、第二侧表面103、弧形外表面104、第一前表面105、阶梯106、第二前表面107、第三侧表面108、第四侧表面109和通气孔110组成;恒压气囊1整体为半弧形结构,恒压气囊1内部充入一定体积的气体;恒压气囊1中心设置有弧形面102;在恒压气囊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侧表面101和第二侧表面103;在恒压气囊1的右侧设置有第三侧表面108和第四侧表面109;在恒压气囊1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前表面105和第二前表面107;在恒压气囊1的后侧设置有弧形外表面104;其中,第一侧表面101后边缘、第二侧表面103后边缘、第三侧表面108后边缘、第四侧表面109后边缘、第一前表面105上边缘、第二前表面107下边缘均与弧形外表面104边缘相连通;第一侧表面101前边缘与第一前表面105左边缘相连通,第四侧表面109前边缘与第一前表面105右边缘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温差密封光学仪器的恒压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恒压气囊和防水透气阀;所述恒压气囊侧面通过防水透气阀和密封胶固定在光学仪器外壳体内侧;所述恒压气囊内充入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温差密封光学仪器的恒压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气囊包括第一侧表面、弧形面、第二侧表面、弧形外表面、第一前表面、阶梯、第二前表面、第三侧表面、第四侧表面和通气孔;恒压气囊整体为半弧形结构,恒压气囊内部充入气体;恒压气囊中心设有弧形面;在恒压气囊的左侧设有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在恒压气囊的右侧设有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在恒压气囊的前侧设有第一前表面和第二前表面;在恒压气囊的后侧设有弧形外表面;第一侧表面后边缘、第二侧表面后边缘、第三侧表面后边缘、第四侧表面后边缘、第一前表面上边缘、第二前表面下边缘均与弧形外表面边缘相连通;第一侧表面前边缘与第一前表面左边缘相连通,第四侧表面前边缘与第一前表面右边缘相连通;第二侧表面前边缘与第二前表面左边缘相连通,第三侧表面前边缘与第二前表面右边缘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生杰孙博孙志远孟繁斌孟贺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卓视达科技推广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