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井坑装配式模盒施工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144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井坑装配式模盒施工系统及方法,包括井坑底模系统、井坑壁模系统、压重支撑系统和受力监控系统,井坑底模系统包括底模组件和底模组件上的导向定位组件;井坑壁模系统包括壁角模、壁中模、模板锁紧竖板组件和加强固定顶板,四个壁中模呈四边形放置,相邻的壁中模之间设置一组壁角模,壁角模的上端通过加强固定顶板与壁中模连接;壁角模的内端设置有第一锁紧撑板,壁中模的端部内端设置有第二锁紧撑板,第一锁紧撑板通过模板锁紧竖板组件与第二锁紧撑板连接;压重支撑系统包括设置在壁中模内的内撑机构和设置在内撑机构上端的压重组件。该模盒结构简单新颖,适用于多个施工流水段的周转使用,拆装方法安全可靠,周转效率好。周转效率好。周转效率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井坑装配式模盒施工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建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井坑装配式模盒施工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用于井坑模板的材料包括金属模板(钢模板、铝模板)、木模板(竹胶板、复合模板),以及塑料模板等,相应常用的施工方法包括定型模板施工法、散装散拆法、整装散拆法等等,目前在井坑现浇结构施工模板的施工工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0003]1、采用金属、木质或者塑料等材料在厂家进行加工的定型模板工艺,具有与井坑相匹配和适宜的针对性,施工工效高和质量有保证,但由于成本高,除在特殊要求条件下应用外,不具有普遍实用性;
[0004]2、采用组合钢模、铝模、木质模等模板,结合井坑尺寸设计并制作,在现场进行散装散拆施工的方法,此工况不利于多个流水段重复施工使用;且较长时间是在现场作业致安全风险大,工效低,劳力耗费多。
[0005]3、采用木模板施工,具有质量轻、易于加工、成本低等特点,目前应用程度较金属类模板更多;且大部分运用木模整装散拆法进行施工,即在现场钢筋绑扎的同时,进行加工场同步制作木模盒,再采用塔吊等设备予以吊装,完成混凝土浇筑达到一定强度后,再逐片逐块拆除模板的方法。此种方法较散装散拆法有优势,具有整体吊运、安装方便的优点,但由于后续是散拆处理,将不利于顺畅、快速地组织流水施工衔接,整体周转率也不高,工效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提出一种建筑井坑装配式模盒施工系统,通过全施工过程系统考虑,采用易获取、常用的施工模板,形成利于加工、吊运、安装、拆除的装配式模盒结构,适用于多个施工流水段周转施工,在降低安全风险和提升井坑混凝土成型质量的同时,绿色环保施工,节材降耗,降低成本,提高工效。
[0007]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8]一种建筑井坑装配式模盒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坑底模系统、井坑壁模系统、压重支撑系统和受力监控系统,井坑底模系统包括底模组件和底模组件上的导向定位组件,底模组件内设置有排气孔;
[0009]井坑壁模系统包括壁角模、壁中模、模板锁紧竖板组件和加强固定顶板,四个壁中模呈四边形放置,相邻的壁中模之间设置一组壁角模,壁角模的上端通过加强固定顶板与壁中模连接;
[0010]壁角模的内端设置有第一锁紧撑板,壁中模的端部内端设置有第二锁紧撑板,第一锁紧撑板通过模板锁紧竖板组件与第二锁紧撑板连接;
[0011]压重支撑系统包括设置在壁中模内的内撑机构和设置在内撑机构上端的压重组
件,内撑机构包括内撑架、背楞架、内撑托卡扣件,压重组件连接在内撑架和井坑壁模系统的上端;
[0012]受力监控系统包括监控总控器和传感支撑机构,传感支撑机构连接在内撑架的侧端,传感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受力支撑板、第二受力支撑板和设置在第一受力支撑板、第二受力支撑板之间的多个电液压支撑柱,第二受力支撑板的外端连有卡扣支撑轴;
[0013]内撑架的上端与卡扣支撑轴上均连接有内撑托卡扣件;背楞架位于内撑架的四周并通过内撑托卡扣件压附在壁中模的内端面上。
[0014]优选的,所述底模组件包括底板、连接在底板内端的多个底肋杆,底板呈长方形板状,多个底肋杆通过铆钉相互平行设置在底板上;
[0015]所述导向定位组件包括中部定位块和端部定位块,端部定位块有四个,四个端部定位块分别连接在底板的四个端角上,并且端部定位块与底肋板相接;
[0016]中部定位块有多个,多个中部定位块均布设置在底板的中部上端。
[0017]优选的,所述壁角模包括第一L形支板和连接在第一L形支板外端的多个支架肋板;所述第一锁紧撑板有多个,多个第一锁紧撑板竖向间隔设置后,第一锁紧撑板与第一L形支板垂直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第二锁紧撑板有多个,多个第二锁紧撑板竖向间隔设置;
[0019]所述模板锁紧竖板组件包括多个锁紧单体,锁紧单体包括锁紧套板和锁紧螺栓,锁紧套板、第一锁紧撑板和第二锁紧撑板内均开设有锁紧通孔;
[0020]锁紧套板卡接在第一锁紧撑板外端、第二锁紧撑板外端后通过锁紧螺栓固定,此时锁紧螺栓穿过锁紧通孔并与壁角模连接。
[0021]优选的,所述壁中模包括多个壁中竖杆、连接在壁中竖杆上下两端的壁中横杆、设置在壁中竖杆前后两端的第一竖板体、设置在壁中横杆左右两端的第二竖板体,第二竖板体通过壁中固定螺杆与第一L形支板连接,此时壁中固定螺杆穿过第一L形支板后与壁中竖杆连接。
[0022]优选的,所述加强固定顶板呈三角形板状,加强固定顶板有四个,加强固定顶板通过铆钉连接在第一L形支板、壁中横杆的上端。
[0023]优选的,所述内撑架包括三组竖管组件和三组平面撑架,每组竖管组件包括三个横向平行设置的内撑竖管,三组竖管组件纵向的相互平行设置;三组平面撑架相互平行的竖向设置,平面撑架通过第一管体连接件与内撑竖管连接;
[0024]所述平面撑架包括一组横管组件和一组纵管组件,横管组件包括三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内撑横管,纵管组件包括三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内撑纵管,内撑横管位于内撑纵管上端,内撑横管通过第二管体连接件和内撑纵管连接。
[0025]优选的,所述内撑托卡扣件包括U形卡接板和连接在U形卡接板上的撑托管,所述第一受力支撑板、第二受力支撑板均为条形钢板,横管组件和纵管组件外均连接有第一受力支撑板;
[0026]内撑竖管上连接有竖管支架,竖管支架上连接有蓄电池组件,蓄电池组件通过电线与电液压支撑柱连接,电液压支撑柱的端部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0027]优选的,所述压重组件包括压重撑板、连接在压重撑板上的压重撑壳,压重撑壳内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和压重撑壳连接后形成多个重物放置腔体,重物放置腔体中设置有
压重块或压重沙袋;
[0028]所述压重撑板包括压重板体和连接在压重板体下端的压重支撑木方,压重撑壳上端设置有压重盖,压重撑壳的侧端和压重板体的侧端均设置有压重起吊钩。
[002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井坑模板施工方法。
[0030]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31]一种装配式井坑模板施工方法,采用上述建筑井坑装配式模盒施工系统,具体包括如下:
[0032]步骤一、在加工场内,根据加工样本图,确定井坑底模系统、井坑壁模系统和压重支撑系统中使用的木模板、木方杆、钢管、扣件的数量,确定井坑壁模系统中壁角模、壁中模的高度,然后加工底模组件、壁角模、壁中模、模板锁紧竖板组件和加强固定顶板,并组装内撑机构和压重组件;
[0033]步骤二、在加工场中,需要提前对底模组件、壁中模进行试拼,试拼时在底板内的对角线上的角部上先安装两根尺寸为40mm
×
80mm
×
200mm的端部定位块,端部定位块平放在底肋杆一侧,两根形成端部定位块企口对接,确保壁中模吊装能快速、准确对准就位,其余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井坑装配式模盒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坑底模系统、井坑壁模系统、压重支撑系统和受力监控系统,井坑底模系统包括底模组件和底模组件上的导向定位组件,底模组件内设置有排气孔;井坑壁模系统包括壁角模、壁中模、模板锁紧竖板组件和加强固定顶板,四个壁中模呈四边形放置,相邻的壁中模之间设置一组壁角模,壁角模的上端通过加强固定顶板与壁中模连接;壁角模的内端设置有第一锁紧撑板,壁中模的端部内端设置有第二锁紧撑板,第一锁紧撑板通过模板锁紧竖板组件与第二锁紧撑板连接;压重支撑系统包括设置在壁中模内的内撑机构和设置在内撑机构上端的压重组件,内撑机构包括内撑架、背楞架、内撑托卡扣件,压重组件连接在内撑架和井坑壁模系统的上端;受力监控系统包括监控总控器和传感支撑机构,传感支撑机构连接在内撑架的侧端,传感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受力支撑板、第二受力支撑板和设置在第一受力支撑板、第二受力支撑板之间的多个电液压支撑柱,第二受力支撑板的外端连有卡扣支撑轴;内撑架的上端与卡扣支撑轴上均连接有内撑托卡扣件;背楞架位于内撑架的四周并通过内撑托卡扣件压附在壁中模的内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井坑装配式模盒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组件包括底板、连接在底板内端的多个底肋杆,底板呈长方形板状,多个底肋杆通过铆钉相互平行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导向定位组件包括中部定位块和端部定位块,端部定位块有四个,四个端部定位块分别连接在底板的四个端角上,并且端部定位块与底肋板相接;中部定位块有多个,多个中部定位块均布设置在底板的中部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井坑装配式模盒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壁角模包括第一L形支板和连接在第一L形支板外端的多个支架肋板;所述第一锁紧撑板有多个,多个第一锁紧撑板竖向间隔设置后,第一锁紧撑板与第一L形支板垂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建筑井坑装配式模盒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撑板有多个,多个第二锁紧撑板竖向间隔设置;所述模板锁紧竖板组件包括多个锁紧单体,锁紧单体包括锁紧套板和锁紧螺栓,锁紧套板、第一锁紧撑板和第二锁紧撑板内均开设有锁紧通孔;锁紧套板卡接在第一锁紧撑板外端、第二锁紧撑板外端后通过锁紧螺栓固定,此时锁紧螺栓穿过锁紧通孔并与壁角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建筑井坑装配式模盒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壁中模包括多个壁中竖杆、连接在壁中竖杆上下两端的壁中横杆、设置在壁中竖杆前后两端的第一竖板体、设置在壁中横杆左右两端的第二竖板体,第二竖板体通过壁中固定螺杆与第一L形支板连接,此时壁中固定螺杆穿过第一L形支板后与壁中竖杆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建筑井坑装配式模盒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固定顶板呈三角形板状,加强固定顶板有四个,加强固定顶板通过铆钉连接在第一L形支板、壁中横杆的上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建筑井坑装配式模盒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架包
括三组竖管组件和三组平面撑架,每组竖管组件包括三个横向平行设置的内撑竖管,三组竖管组件纵向的相互平行设置;三组平面撑架相互平行的竖向设置,平面撑架通过第一管体连接件与内撑竖管连接;所述平面撑架包括一组横管组件和一组纵管组件,横管组件包括三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内撑横管,纵管组件包括三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内撑纵管,内撑横管位于内撑纵管上端,内撑横管通过第二管体连接件和内撑纵管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建筑井坑装配式模盒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托卡扣件包括U形卡接板和连接在U形卡接板上的撑托管,所述第一受力支撑板、第二受力支撑板均为条形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茂王根叶孟凡泽张国河邸抗余良勇
申请(专利权)人:民航华东浙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