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收集转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144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收集转移系统,包括污水进管、污水出管、收集槽、提升泵、第一滤网、凸轮机构、水转轮、弹性机构;收集槽设于地面上,收集槽的顶部与污水进管连通,底部连通有污水出管;水泵设于收集槽底部,通过污水出管与收集槽连通;第一滤网设于污水进管下方,并倾斜设置在收集槽内;弹性机构设置在收集槽的内壁上,并抵接在第一滤网的自由端的底面,且弹性机构能伸缩变形;水转轮设置在收集槽的内壁,且靠近污水进管的出水口处,水转轮通过凸轮机构驱动第一滤网上下振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水泵空转的危害,大大减少了废水溢流、水泵烧坏等事故,同时提高了滤网的过滤效率和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作业人员工作量。大大降低作业人员工作量。大大降低作业人员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收集转移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镀园区废水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废水收集转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镀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在电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而有的电镀工业园区内各电镀企业分布较为分散,因此需要将电镀废水需收集到一起,然后转移并集中治理。
[0003]这类电镀园区现有的收集模式通常是在地平面下挖坑安装收集桶,通过污水进管将污水暂存于桶中,设于地面上的水泵通过污水出管将污水转移,污水出管伸到桶内的底端安装有底阀,限制水泵管内液体返回桶内,使污水转移到集中治理处。这样的收集转运系统有以下缺陷:
[0004](1)电镀废水中可能含有污泥和大颗粒悬浮物等杂质,容易造成污水出管的底阀堵塞,污水出管无法出水,使得水泵空转,导致水泵烧坏等事故,且污水尽管仍在正常使用,无法正常出水将导致废水溢流;
[0005](2)废水在从收集桶抽出转运走之前,还需进行初步过滤处理;初步处理废水的滤网在过滤了一定杂质之后,污物容易堆积堵塞滤网,需要排空滤网所在的装置,再人为或电机控制清理滤网,造成人力或物力和时间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收集转移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提升泵易空转、过滤设备上污物容易堆积堵塞需要经常清理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水收集转移系统,包括污水进管、污水出管、收集槽、提升泵、第一滤网、凸轮机构、水转轮、弹性机构;所述收集槽设于地面上,所述收集槽的顶部与污水进管连通,底部连通有污水出管;水泵设于所述收集槽底部,通过所述污水出管与所述收集槽连通;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设于所述污水进管下方,并倾斜设置在所述收集槽内,所述第一滤网高度较低一侧与所述收集槽铰接,所述第一滤网高度较高一端为自由端;弹性机构设置在所述收集槽的内壁上,并抵接在所述第一滤网的自由端的底面,且所述弹性机构能伸缩变形,用于支撑和振荡所述第一滤网;及水转轮设置在所述收集槽的内壁,且靠近所述污水进管的出水口处,从所述污水进管流出的污水能冲击在所述水转轮上驱动所述水转轮转动;所述水转轮通过所述凸轮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滤网上下振荡。
[0008]优选地,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从动杆和机架;所述凸轮与所述水转轮同轴连接,所述机架为U形架,所述机架的两端与所述收集槽固定连接,中间形成滑槽,所述从动杆与所述滑槽与滑动连接,且从动杆两端伸出所述滑槽;所述从动杆一侧与所述凸轮外缘滑动连接,另一侧能够与所述第一滤网抵接。
[0009]优选地,所述凸轮为圆形,其外缘呈波浪状。
[0010]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包括防水外壳、滑动件和弹簧;所述防水外壳侧壁与所述收集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件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防水外壳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动件能与所述第一滤网下侧抵接。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滤网较低端通过第二滤网与所述收集槽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收集槽槽底为倒锥形,且所述污水出管与所述倒锥形顶点连通。
[0013]优选地,所述收集槽外壁上侧搭建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防护栏杆。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滤网的自由端与所述收集槽通过弹性垫抵接。
[0015]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
[0016](1)地面放置收集槽,取消了底阀的使用,直接在槽下部开孔连接管道到水泵进口,由于水的重力作用,水泵内部会直接充满水,防止水泵空转的危害,大大减少了废水溢流、水泵烧坏等事故。取消底阀也消除了由于水泵停机时,管道内的水回流产生的水锤效应,减少了爆管的情况,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0017](2)对电镀废水进行初步过滤处理的同时,振荡滤网,使污泥和大颗粒杂质不易堆积堵塞滤网,提高了滤网的过滤效率和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作业人员工作量。
[0018](3)相对于地平面下挖坑安装收集桶的收集方式,污水收集槽设置在地面便于巡查,易于发现“跑冒滴漏”等问题,从而减少了环保事故;且收集槽中间部位搭建了工作平台、防护栏杆,消除了维修作业人员的坠落风险,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作业。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收集转移系统的主视图的剖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收集转移系统中的凸轮机构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收集转移系统的主视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1

污水进管,12

污水出管;
[0026]2‑
收集槽;
[0027]3‑
水泵;
[0028]41

第一滤网,42

第二滤网,43

弹性垫;
[0029]5‑
凸轮机构,51

凸轮,52

从动杆,53

机架;
[0030]6‑
水转轮;
[0031]7‑
弹性机构,71

防水外壳,72

滑动件,73

弹簧;
[0032]81

工作平台,82

防护栏杆;
[0033]9‑
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5]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废水收集转移系统,包括污水进管11、污水出管12、收集槽2、水泵3、第一滤网41、凸轮机构5、水转轮6、和弹性机构7。
[0036]具体地,收集槽2设于地面9上,收集槽2的顶部与污水进管11连通,底部连通有污水出管12。水泵3设于收集槽2底部,通过污水出管12与收集槽2连通。第一滤网41第一滤网41设于污水进管11下方,并倾斜设置在收集槽2内,第一滤网41高度较低一侧与收集槽2铰接,第一滤网41高度较高一端为自由端。弹性机构7设置在收集槽2的内壁上,并抵接在第一滤网41的自由端的底面,且弹性机构7能伸缩变形,用于支撑和振荡第一滤网41。水转轮6设置在收集槽2的内壁,且靠近污水进管11的出水口处,从污水进管11流出的污水能冲击在水转轮6上驱动水转轮6转动。水转轮6通过凸轮51机构驱动第一滤网41上下振荡。
[00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收集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槽(2),设于地面上,所述收集槽(2)的顶部与污水进管(11)连通,底部连通有污水出管(12);水泵(3),设于所述收集槽(2)底部,通过所述污水出管(12)与所述收集槽(2)连通;第一滤网(41),所述第一滤网(41)设于所述污水进管(11)下方,并倾斜设置在所述收集槽(2)内,所述第一滤网(41)高度较低一侧与所述收集槽(2)铰接,所述第一滤网(41)高度较高一端为自由端;弹性机构(7),设置在所述收集槽(2)的内壁上,并抵接在所述第一滤网(41)的自由端的底面,且所述弹性机构(7)能伸缩变形,用于支撑和振荡所述第一滤网(41);及水转轮(6),设置在所述收集槽(2)的内壁,且靠近所述污水进管(11)的出水口处,从所述污水进管(11)流出的污水能冲击在所述水转轮(6)上驱动所述水转轮(6)转动;所述水转轮(6)通过凸轮机构(5)驱动所述第一滤网(41)上下振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收集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机构(5)包括凸轮(51)、从动杆(52)和机架(53);所述凸轮(51)与所述水转轮(6)同轴连接,所述机架(53)为U形架,所述机架(53)的两端与所述收集槽(2)固定连接,中间形成滑槽,所述从动杆(52)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浩曾金甘乐佘敏谢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巨科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