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田采出液处理的防乳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1394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田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田采出液处理的防乳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如下:在反应器中加入对氨基吡啶、37wt%的甲醛、甲酸、蒸馏水,加热回流反应,冷却,减压蒸馏,得到粘稠液体;将上述粘稠液体用异丁醇溶解,加入氯乙醇,加热回流反应,减压蒸馏,得到粘稠状红褐色固体,重结晶,得到类白色固体;将上述白色固体用甲苯溶解,转移到高压反应釜,加入催化剂,通入环氧丙烷,升温,保温,降温,调pH,减压蒸馏,得到产品防乳破乳剂。该发明专利技术的防乳破乳剂具有合成工艺简单,防乳破乳效果好等特点。防乳破乳效果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油田采出液处理的防乳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田采出液处理的防乳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原油的不断开采,原油含水量逐渐上升,这种油水混合液经过喷油嘴、集输管道逐渐形成稳定的油水乳状液。此类的乳状液以水包油(O/W)型乳状液为主,而且比重越来越大,处理难度加大。水质日趋复杂,呈现矿化度高、含油乳化程度高、小粒径悬浮物高、含聚高、细菌含量高、腐蚀速率高的特点,而且油水密度差小,相态稳定,油水分离难度大,限制了采油技术的发展。
[0003]对于此类问题,解决的方法通常是在采出水中加入破乳剂来实现油水分离。针对水包油(O/W)型乳状液破乳,使用的破乳剂的种类主要有低分子电解质、醇类,表面活性剂类、高分子聚合物三大类。这些破乳剂各具特点,如聚季胺盐类破乳剂具有水溶性好、扩散速度快的优点,聚醚类破乳剂具有支链长、相对分子质量大、破乳性能良好的特点。
[0004]但这些药剂普遍很难适应聚驱采出液处理的要求,表现为破乳后下层水含油量高,增大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成本和难度。
[0005]CN109734835A公开了一种丙烯酸酯乳液反相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丙烯酸酯乳液反相破乳剂是由加入阴离子单体、丙烯酰胺及丙烯酸酯类单体,再加入占单体质量1~4%的乳化剂,最后加入适量的水,氮气保护下滴加部分引发剂,引发部分单体预聚合制得种子乳液,将剩余单体混合液和引发剂逐步滴入种子乳液中进行聚合反应,引发剂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1~3h,制得的丙烯酸酯乳液反相破乳剂。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丙烯酸酯乳液属于阴离子乳液型反相破乳剂,处理高含水原油采出液具有良好的破乳和净水效果。但是该专利技术其中的单体为阴离子性,而三元复合驱也用到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于三元复合驱的采出液可能存在加剧乳化的后果。
[0006]CN112915593A公开了一种海上油田用乳液型反相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与醇胺树脂聚醚复配溶解以及步骤二乳液类反相破乳剂的制备两个步骤。本专利技术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二乙醇胺树脂聚醚为原料进行复配,通过加入增溶剂和稳定剂,从而制得了一种海上油田用乳液型反相破乳剂。该专利技术的反相破乳剂处理高含水油田产生的含油污水时,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但是该专利技术存在除油率低,破乳效果不彻底的缺点,对于高要求的采出水处理,不能满足油田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油田采出液处理的防乳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的防乳破乳剂具有合成工艺简单,防乳破乳效果好等特点。
[0008]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公开了一种油田采出液处理的防乳破乳剂,所述的防乳破乳剂分子式如下:
[0009][0010]式中:
[0011]n为4

20的正整数。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防乳破乳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对氨基吡啶在甲酸作为还原剂的条件下,与甲醛发生Eschweiler

Clarke反应,得到甲基化的叔胺中间体;在异丁醇溶剂中,叔胺中间体高温条件下与氯乙醇发生季铵化反应得到季铵盐;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季铵盐与环氧丙烷反应,分子中嵌入丙醚段,得到产品防乳破乳剂。
[0013]按照一种更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乳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4](1)在反应器中加入对氨基吡啶、37wt%的甲醛、甲酸、蒸馏水,搅拌均匀,加热回流反应,冷却到40℃以下,减压蒸馏,得到粘稠液体;
[0015](2)将上述粘稠液体用异丁醇溶解,加入氯乙醇,加热回流反应,减压蒸馏,得到粘稠状红褐色固体;
[0016](3)用乙酸乙酯对固体进行重结晶,得到类白色固体;
[0017](4)将上述白色固体用甲苯溶解,转移到高压反应釜,加入催化剂,通氮气20min,去除反应釜中的氧气,通入环氧丙烷,升温到130

150℃,控制压力0.3

0.4MPa,保温,降温到40℃以下,用50wt%的浓硫酸调节pH7左右,减压蒸馏掉甲苯,得到产品防乳破乳剂。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基于1摩尔份的对氨基吡啶,甲醛、氯乙醇、环氧丙烷的用量分别为2

6摩尔份、0.7

1.2摩尔份、3

20摩尔份;更优选地,基于1摩尔份的对氨基吡啶,甲醛、氯乙醇、环氧丙烷的用量分别为3

6摩尔份、0.8

1.1摩尔份、5

20摩尔份。
[0019]优选情况下,步骤(1)中,所述甲酸与对氨基吡啶重量比为1

3:1。
[0020]优选情况下,步骤(1)中,所述蒸馏水与对氨基吡啶重量比为15

20:1。
[0021]优选情况下,步骤(1)中,所述加热回流反应时间为3

5h。
[0022]优选情况下,步骤(2)中,所述异丁醇与对氨基吡啶重量比为30

40:1。
[0023]优选情况下,步骤(2)中,所述加热回流时间为24

48h。
[0024]优选情况下,步骤(3)中,所述乙酸乙酯与对氨基吡啶重量比为5

6:1。
[0025]优选情况下,步骤(4)中,所述甲苯与对氨基吡啶重量比为5

8:1。
[0026]优选情况下,步骤(4)中,所述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固体中的一种,用量为对氨基吡啶重量的0.2

1倍。
[0027]优选情况下,步骤(4)中,所述保温时间为6

12h。
[002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9](1)本专利技术的防乳破乳剂原料来源广泛,合成工艺简单;
[0030](2)本专利技术的防乳破乳剂防乳效果良好,在投药量为20mg/L时,防乳率达到97%以
上;
[0031](3)本专利技术的防乳破乳剂除油效果良好,在投药量为20mg/L时,除油率达到96%以上。
[0032]本专利技术的防乳破乳剂为强阳性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为季铵盐和吡啶基团,亲油基团为聚丙醚段。可以中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失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作用,加大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了界面膜的稳定性;可以使油珠扩散层进一步减少,最终导致双电层的破坏;可以进入油水界面,取代乳化性强的表面活性剂,将表面活性剂分子和其它表面活性物质顶替下来,破坏油滴的乳化能力,让小油滴更容易靠近凝聚,从而实现油水分离;可以大量扫捕带负电荷的油滴,加大本专利技术的阳离子和原油中的阴离子碰撞机会,中和油珠表面的电性,形成不稳定膜。
[003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乳破乳剂的反应方程式为:
[0034][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采出液处理的防乳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在反应器中加入对氨基吡啶、37wt%的甲醛、甲酸、蒸馏水,搅拌均匀,加热回流反应,冷却到40℃以下,减压蒸馏,得到粘稠液体;(2)将上述粘稠液体用异丁醇溶解,加入氯乙醇,加热回流反应,减压蒸馏,得到粘稠状红褐色固体;(3)用乙酸乙酯对固体进行重结晶,得到类白色固体;(4)将上述白色固体用甲苯溶解,转移到高压反应釜,加入催化剂,通氮气20min,去除反应釜中的氧气,通入环氧丙烷,升温到130

150℃,控制压力0.3

0.4MPa,保温,降温到40℃以下,用50wt%的浓硫酸调节pH7左右,减压蒸馏掉甲苯,得到产品防乳破乳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田采出液处理的防乳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1摩尔份的对氨基吡啶,甲醛、氯乙醇、环氧丙烷的用量分别为2

6摩尔份、0.7

1.2摩尔份、3

20摩尔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油田采出液处理的防乳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1摩尔份的对氨基吡啶,甲醛、氯乙醇、环氧丙烷的用量分别为3

6摩尔份、0.8

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海宁孙春同孙永强任平平齐海花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施普瑞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