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输送辊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33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辊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输送辊道,包括:每个所述定位板均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转辊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定位板的中部,所述电机的动力端与转辊固定,所述支撑座包括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的中部位置开设有插槽,所述定位板的两端设置有插接部,两个所述插接部分别插入相邻的连个所述支撑座的插槽内部,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板的端部紧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支撑座以及定位板,形成了若干个连接件进行卡接组合的固定结构,能够在保证结构连接稳定的情况下,自由地对结构进行替换,当出现结构损坏时,直接替换对应位置的结构即可,无需进行焊接固定。定。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输送辊道


[0001]本技术涉及辊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输送辊道。

技术介绍

[0002]辊道,一般是指通过转辊运输的各类工件、材料等物品的输送设备。
[0003]辊道一般包括转辊、驱动转辊的电机以及支撑转辊的框架,其中框架一般是通过若干个金属板进行焊接组合形成的单道式轨道结构,此种结构虽然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但是由于其连接处是采用焊接方式固定的,会导致在传送重型工件时,容易因为工件传送产生的震动,导致连接处出现损坏的情况,需要重新进行焊接,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柔性输送辊道,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柔性输送辊道,包括:若干个支撑座、若干个定位板、若干个转辊以及若干个电机。
[0006]具体的,每个所述定位板均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转辊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定位板的中部,所述电机的动力端与转辊固定,所述支撑座包括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的中部位置开设有插槽,所述定位板的两端设置有插接部,两个所述插接部分别插入相邻的连个所述支撑座的插槽内部,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板的端部紧贴。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座包括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表面为平面状,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支撑框架的两端,所述连接板的外侧设置有卡板,所述支撑框架以及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与转辊适配的弧形的限位槽,所述卡板与支撑框架之间隔开有卡合槽,所述定位板的一端插入卡合槽的内侧。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定位板包括有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组成T字型的板体,所述板体的中部位置设置有贯穿的辊槽,所述转辊通过轴承固定于辊槽的内部,所述插接部设置于第一限位板的两个端部,所述插接部朝向第二限位板。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0]通过设置的支撑座以及定位板,形成了若干个连接件进行卡接组合的固定结构,由于结构之间采用卡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以柔性的可拆卸方式形成了长轨道,并且长轨道的结构之间以横向的位置限制进行连接,能够在保证结构连接稳定的情况下,自由地对结构进行替换,当出现结构损坏时,直接替换对应位置的结构即可,无需进行焊接固定。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座与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座与定位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10、支撑座;11、支撑框架;111、限位槽;112、卡板;113、连接板;114、卡合槽;115、插槽;20、定位板;21、第一限位板;211、插接部;22、第二限位板;23、辊槽;30、转辊;4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6]现有的辊道一般包括转辊、驱动转辊的电机以及支撑转辊的框架,辊道的框架一般是通过若干个金属板进行焊接组合形成的单道式轨道结构,此种结构虽然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但是由于其连接处是采用焊接方式固定的,会导致在传送重型工件时,容易因为工件传送产生的震动,导致连接处出现损坏的情况,需要重新进行焊接,费时费力。
[001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请参阅图1

3,提供一种柔性输送辊道,包括:若干个支撑座10、若干个定位板20、若干个转辊30以及若干个电机40。
[0018]具体的,每个定位板20均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支撑座10之间,转辊30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定位板20的中部,电机40的动力端与转辊30固定,支撑座10包括有连接板113,连接板113上表面的中部位置开设有插槽115,定位板20的两端设置有插接部211,两个插接部211分别插入相邻的连个支撑座10的插槽115内部,相邻的两个定位板20的端部紧贴。
[0019]以模块化的方式,将支撑转辊30的框架辊道框架以模块化的方式组合形成可拆卸的柔性轨道,其以支撑座10与定位板20进行组合,以插接部211与插槽115插接,形成连接结构,限定两个定位板20完成插接以后的位置,即两个定位板20在插接后,其端部紧贴,这样形成相互制约的结构,保证插接后的稳定性,当出现部分结构损坏时,直接将损坏位置的结构拆下进行替换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与图3,支撑座10包括有支撑框架11,支撑框架11的上表面为平面状,连接板113设置于支撑框架11的两端,连接板113的外侧设置有卡板112,支撑框架11以及卡板112的两侧均设置有与转辊30适配的弧形的限位槽111,卡板112与支撑框架11之间隔开有卡合槽114,定位板20的一端插入卡合槽114的内侧。
[0021]即以两个支撑座10之间的呈弧形的限位槽111来对转辊30的弧面进行位置限制,并且以卡合槽114来限制定位板20.这样定位板20不仅仅以插接部211与支撑座10固定,支撑座10还以卡合槽114来对定位板20进行位置限制,即避免在振动时,单以插接部211进行固定会导致插接部211脱离插槽115,进一步加强结构间连接的稳定性。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定位板20包括有第一限位板21以及第二限位板22,第一限位板21与第二限位板22组成T字型的板体,板体的中部位置设置有贯穿的辊槽23,转辊30通过轴承固定于辊槽23的内部,插接部211设置于第一限位板21的两个端部,插接部211朝向第二限位板22。
[0023]即定位板20以第一限位板21以及第二限位板22两个部分分别与支撑座10进行连接,第一限位板21用于连接插接部211,并以插接部211与支撑座10进行位置限制,第二限位板22同样卡入卡板112内侧的卡合槽114内部,第二限位板22用于对底部进行位置限制,提
供稳定的底部支撑效果,保证结构之间的稳定性。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输送辊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支撑座(10);若干个定位板(20),每个所述定位板(20)均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座(10)之间;若干个转辊(30),所述转辊(30)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定位板(20)的中部;若干个电机(40),所述电机(40)的动力端与转辊(30)固定;所述支撑座(10)包括有连接板(113),所述连接板(113)上表面的中部位置开设有插槽(115),所述定位板(20)的两端设置有插接部(211),两个所述插接部(211)分别插入相邻的连个所述支撑座(10)的插槽(115)内部,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板(20)的端部紧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输送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0)包括有支撑框架(11),所述支撑框架(11)的上表面为平面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祥柱张大鹏李莽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修武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