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燃料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113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燃料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和散热组件,散热组件设置在壳体组件内部,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散热组件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支撑板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上端,下支撑板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下端,上支撑板上端转动设置有主动齿轮,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转动设置有散热管道,散热管道外侧设置有多组翅片,散热管道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下端设置有二级滤网,主动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散热管道可转动设置在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散热管道外侧设置多组翅片,当水经过换热腔时,散热管道转动,带动翅片转动对换热腔内的水起到搅拌作用,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燃料余热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质燃料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燃料是指将生物质材料燃烧作为燃料,一般主要是农林废弃物(如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主要区别于化石燃料,生物质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热量,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可以对其进行回收利用。
[0003]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烟道为螺旋状,将其放置于水箱中,这种虽然能使烟道中的热量尽可能多的回收利用,但是由于生物质燃料中含有大量烟灰,烟道中残余的烟灰容易堆积在且不易排出,长期使用使烟道堵塞,例如公开号为CN213375833U提出的一种生物质燃料余热回收装置、公开号为CN210485777U提出的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另一种是水道为螺旋状,盘旋在烟道外部,这种虽然烟灰较上一种容易排出,但是对于烟气中的热量回收利用效率不高,而且不能对烟气中热量的有效利用导致大量的热量会排散出去,余热回收效果差。
[0004]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生物质燃料余热回收装置,不容易堵塞烟道并且余热回收效果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燃料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壳体组件内部,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上端,所述下支撑板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下端,所述上支撑板上端转动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转动设置有散热管道,所述散热管道外侧设置有多组翅片,所述散热管道下端固定设置有进烟口,所述进烟口内固定设置有二级滤网,所述散热管道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壳体上端中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管道沿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多个,所述散热管道上端贯穿上支撑板,下端贯穿下支撑板,所述主动齿轮和第二齿轮均设置在上支撑板上端,所述翅片位于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
[000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出烟管道,所述壳体下端一侧设置有进烟管道,所述散热管道中空,所述进烟管道通过散热管道与出烟管道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中部一侧下端贯穿设置有出水管道,与之相对的一侧上端贯穿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为换热腔,所述出水管道通过换热腔与进水管道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下端固定设置有一级滤网,所述一级滤网位于下支撑板与进烟管道之间,所述一级滤网的过滤孔略大于二级滤网的过滤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下部设置有集灰腔,所述集灰腔呈倒圆台状,所述进烟管道贯穿集灰腔侧壁设置,所述进烟管道通过集灰腔、散热管道与出烟管道连通,所述集灰腔底部一侧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安装在壳体下部外侧,所述集灰腔底部覆盖有出灰盖,所述出灰盖通过连接座与壳体下部外侧活动连接,出灰盖转动使集灰腔与外界连通或堵塞。
[00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外侧远离连接座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箱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在壳体下部远离连接座的一侧,所述限位箱固定设置在出灰盖下端靠近限位块的一侧。
[0013]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还包括插销,所述插销一端与限位箱滑动连接,插销另一端与限位块插接,所述限位箱内转动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外侧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插销远离限位块的一端侧部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中,设置的散热管道可转动地设置在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且散热管道外侧设置多组翅片,翅片可以增加换热面积,并且当水流经过换热腔时,散热管道转动,带动翅片转动对换热腔内的水起到搅拌作用,使换热腔内部各部位的水换热更均匀,提高热量回收利用率。
[0016]2.本技术中,散热管道为直通式,灰尘不易堵塞烟道,且在集灰腔上端设置一级滤网,在散热管道下端部设置二级滤网,烟气从下部向上部排出,可以逐级有效过滤烟气中的灰尘,当散热管道转动时,可以将二级滤网下表面的灰尘甩下避免散热管道堵塞,并且在壳体下端设置集灰腔,集灰腔呈倒圆台状,方便收集灰尘。
[0017]3.本技术中,在集灰腔底部设置可转动打开的出灰盖,通过插销与限位块的插接与分离,控制出灰盖的打开与关闭,可以在使用完装置后方便地清理灰尘。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中B处放大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插销结构示意图。
[0026]1、壳体组件;10、壳体;11、进水管道;12、出烟管道;13、出水管道;14、进烟管道;15、出灰盖;151、连接座;16、限位部;161、限位块;162、限位箱;1621、插销;1622、第一齿轮;17、一级滤网;18、支撑柱;19、集灰腔;2、散热组件;21、上支撑板;22、下支撑板;23、散热管道;231、翅片;232、进烟口;233、二级滤网;24、第二齿轮;25、主动齿轮;2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具体实施例如图1

7所示:一种生物质燃料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组件1和散热组件2,散热组件2设置在壳体组件1内部,壳体组件1包括壳体10,散热组件2包括上支撑板21和下支撑板22,上支撑板21固定设置在壳体10内部上端,下支撑板22固定设置在壳体10内部下端,上支撑板21上端转动设置有主动齿轮25,上支撑板21与下支撑板22之间转动设置有散热管道23,散热管道23外侧设置有多组翅片231,散热管道23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24,主动齿轮25与第二齿轮24啮合传动连接。
[0029]进一步的,散热组件2还包括电机26,电机26固定设置在壳体10上端中部,电机26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25固定连接,散热管道23沿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多个,散热管道23上端贯穿上支撑板21,下端贯穿下支撑板22,主动齿轮25和第二齿轮24均设置在上支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燃料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和散热组件(2),所述散热组件(2)设置在壳体组件(1)内部,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壳体(10),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上支撑板(21)和下支撑板(22),所述上支撑板(21)固定设置在壳体(10)内部上端,所述下支撑板(22)固定设置在壳体(10)内部下端,所述上支撑板(21)上端转动设置有主动齿轮(25),所述上支撑板(21)与下支撑板(22)之间转动设置有散热管道(23),所述散热管道(23)外侧设置有多组翅片(231),所述散热管道(23)下端固定设置有进烟口(232),所述进烟口(232)内固定设置有二级滤网(233),所述散热管道(23)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24),所述主动齿轮(25)与第二齿轮(24)啮合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还包括电机(26),所述电机(26)固定设置在壳体(10)上端中部,所述电机(26)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25)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管道(23)沿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多个,所述散热管道(23)上端贯穿上支撑板(21),下端贯穿下支撑板(22),所述主动齿轮(25)和第二齿轮(24)均设置在上支撑板(21)上端,所述翅片(231)位于上支撑板(21)与下支撑板(2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出烟管道(12),所述壳体(10)下端一侧设置有进烟管道(14),所述散热管道(23)中空,所述进烟管道(14)通过散热管道(23)与出烟管道(12)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中部一侧下端贯穿设置有出水管道(13),与之相对的一侧上端贯穿设置有进水管道(11),所述上支撑板(21)与下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振鑫冯倩倩刘绍军张红伟王浩冉张力元雍琦武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