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储气库直井产能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107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7
本公开提供用于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储气库直井产能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目标地层的基本数据;基于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目标地层的基本数据和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利用叠加原理计算在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目标直井的压力叠加解,并获得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目标直井的井底压力解;基于井底压力解获得目标直井的产量解,预测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中目标直井的产能。在现有的产能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叠加原理,解决了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对储气库直井产能计算的影响,提高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减少了产能计算过程中的误差,准确预测储气库直井产能。准确预测储气库直井产能。准确预测储气库直井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储气库直井产能预测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储气库
,尤其涉及用于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储气库直井产能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天然气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重要手段,然而其供需具有季节性和区域性特点,因此需要大规模的储能技术。地下储气库是最有效的能源储存方式之一,它可以优化供给系统,满足天然气调峰、事故应急和战略储备等需要,通过调节注采时间解决用气量不均衡的矛盾,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产能预测方法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准确预测储气库直井的产能,这对保障储气库的应急调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地下储气库是一个典型的多直井注采系统,在注采调峰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强注强采和周期注采现象,使得储气库运行过程中井间干扰现象更加突出,给储气库直井准确的产能预测带来了困难。
[0003]当前用于地下储气库的产能预测方法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效明显的研究成果,但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比如现有的产能预测方法只考虑单井,而忽略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对储气库直井产能的影响,难以准确预测储气库直井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用于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储气库直井产能预测方法,包括:
[0005]获取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目标地层的基本数据;所述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目标地层的基本数据包括:目标地层的地质参数、注采气的基本物性参数,目标直井注采气数据和相邻直井的注采气数据,所述相邻直井与所述目标直井位于同一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储气层中;
[0006]基于所述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目标地层的基本数据和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利用叠加原理计算在所述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所述目标直井的压力叠加解,并获得所述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目标直井的井底压力解;
[0007]基于所述井底压力解获得所述目标直井的产量解,预测所述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中目标直井的产能。
[0008]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用于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储气库直井产能预测装置,包括:
[0009]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目标地层的基本数据;所述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目标地层的基本数据包括:目标地层的地质参数、注采气的基本物性参数,目标直井注采气数据和相邻直井的注采气数据,所述相邻直井与所述目标直井位于同一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储气层中;
[0010]压力解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目标地层的基本数据和直井产
能预测数学模型,利用叠加原理计算在所述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所述目标直井的压力叠加解,并获得所述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目标直井的井底压力解;
[0011]产能预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井底压力解获得所述目标直井的产量解,预测所述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中目标直井的产能。
[0012]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13]处理器;以及,
[0014]存储程序的存储器;
[0015]其中,所述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0016]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0017]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获取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目标地层的基本数据,基于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目标地层的基本数据和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利用叠加原理考虑储气库相邻直井对目标直井的干扰效应,获得考虑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目标直井的井底压力解。最后,基于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目标直井的井底压力解计算其产量解,预测地下储气库直井产能。
[0018]由于地下储气库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多口直井同时注采的生产模式,会出现明显的井间干扰现象,而在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求解过程中,利用叠加原理考虑储气库相邻直井对目标直井的干扰效应,求得考虑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目标直井的井底压力解。最后,基于井底压力解,计算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的产量解,此时的产量解已考虑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带来的影响,更贴近地下储气库直井的真实注采情况。
[0019]因此,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可以解决现有产能预测方法,由于没有考虑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的影响,导致产能预测计算时存在较大误差的技术问题,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可以真实模拟地下储气库的真实情况,技术人员也能通过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储气库直井产能预测方法准确预测地下储气库直井的产能。
附图说明
[0020]在下面结合附图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公开的更多细节、特征和优点被公开,在附图中:
[0021]图1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储气库直井产能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0022]图2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储气库直井产能预测方法的物理模型;
[0023]图3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储气库直井产能预测方法预测的产量曲线;
[0024]图4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储气库直井产
能预测方法的流程原理图;
[0025]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储气库直井产能预测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性框图;
[0026]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框图;
[0027]图7示出了能够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0029]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0030]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0031]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储气库直井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目标地层的基本数据;所述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目标地层的基本数据包括:目标地层的地质参数、注采气的基本物性参数,目标直井注采气数据和相邻直井的注采气数据,所述相邻直井与所述目标直井位于同一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储气层中;基于所述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目标地层的基本数据和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利用叠加原理计算在所述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所述目标直井的压力叠加解,并获得所述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目标直井的井底压力解;基于所述井底压力解获得所述目标直井的产量解,预测所述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中目标直井的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的构建方式,包括:获取基于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的产能预测物理模型,所述产能预测物理模型至少根据所述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目标地层的基本数据和所述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中各直井的位置获得;建立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所述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的控制方程,基于所述控制方程和目标假设条件,得到基于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的所述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假设条件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储气层水平均质等厚,储层各个位置的初始压力相同;忽略重力和温度对储气库中的气体流动的影响;储气库具有封闭的顶底界面,且储气库具有不规则外边界;储气库直井完全贯穿储层;储层中气体流动满足达西定律;储气库直井的注气速度和采气速度是恒定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所述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的控制方程,包括: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的控制方程,包括:其中,u:表示拉普拉斯变量,t
D
:表示无因次生产时间,表示储气直井内区的无因次拟压力,表示储气直井外区的无因次拟压力,M
12
:表示无因次流度比,ω
12
:表示无因次储容比,r
D
:表示无因次径向距离,表示在拉氏域下的变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叠加原理计算在所述井间干扰及强注强采条件下所述目标直井的压力叠加解,并获得所述直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目标直井的井底压力解,包括:计算所述相邻直井的压力解:
其中,j:表示相邻直井序数,表示相邻直井的注采气量,r
D,j
:表示多井系统中其他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洪杨高玉宝朱维耀岳明孔德彬潘滨张景轩巨欢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