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水在线监测用的过滤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0868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水在线监测用的过滤装置及系统,该过滤装置包括水箱,水箱具有进水口、排水口和监测口,进水口用于连接进水管,以将污水输送至水箱;所述排水口用于连接排水管;监测口用于连接监测管,以将污水输送至在线监测仪表;沿水流方向,在水箱内竖直设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将水箱分成三个腔室,三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进水口设于第一腔室对应的水箱侧壁上端,所述排水口和监测口设于第三腔室对应的水箱侧壁;第一过滤网的网孔尺寸大于第二过滤网。该过滤装置能对污水进行有效过滤,避免监测管堵塞,从而保证进水在线监测的连续性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测数据的准确性。测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水在线监测用的过滤装置及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在线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进水在线监测用的过滤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厂不但要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进行监测,保证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而且还需对污水处理厂进水进行监测,便于根据监测到的水质信息对污水处理厂各个运行阶段的不同水质情况进行分析,优化处理工艺调整方案,特别在应对进水水质突变情况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
[0003]目前,一般采用在线监测仪表对进水进行在线监测,通常会在在线监测仪表前端设置过滤装置,以对污水处理厂进水进行过滤,现有的过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水箱1,水箱1具有进水口2、排水口3和监测口4,所述进水口2用于连接进水管,以将污水输送至水箱;所述排水口3用于连接排水管;所述监测口4设置在水箱1上方,监测口用于设置监测管,所述监测管一端和水箱连通,另一端与在线监测仪表连接,便于将水箱内的水输送至在线监测仪表,以进行在线监测。
[0004]然而,污水中通常悬浮有大量泥沙等颗粒物,单靠沉降无法除去污水中的悬浮颗粒,而监测管的管径小(通常为2~3 mm),从而极易造成监测管堵塞,进而使得在线监测仪表无法进行连续性监测,也就无法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进水在线监测用的过滤装置及系统,该过滤装置能对污水进行有效过滤,避免监测管堵塞,从而保证进水在线监测的连续性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进水在线监测用的过滤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具有进水口、排水口和监测口,所述进水口用于连接进水管,以将污水输送至水箱;所述排水口用于连接排水管;所述监测口用于连接监测管,以将污水输送至在线监测仪表。
[0008]沿水流方向,在水箱内竖直设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将水箱分成三个腔室,三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进水口设于第一腔室对应的水箱侧壁上端,所述排水口和监测口设于第三腔室对应的水箱侧壁;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尺寸大于第二过滤网。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均可拆卸设置在水箱内。
[0010]进一步地,在第二腔室中部对应的水箱底部设有集砂坑,集砂坑朝向进水口方向的水箱底板向集砂坑倾斜设置,便于第一腔室内沉降的颗粒物,沿水箱底板进入集砂坑。
[0011]进一步地,所述集砂坑底部朝向集砂坑中心具有一定锥度,且在集砂坑底部中心设有排砂口,便于排出集砂坑内的颗粒物。
[0012]进一步地,水箱相对两侧壁上设有与第一过滤网对应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过滤网两端卡设在第一卡槽内。
[0013]进一步地,水箱相对两侧壁上设有与第二过滤网对应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过滤网卡设在第二卡槽内。
[0014]进一步地,在第一腔室设有浮球阀,便于根据第一腔室液位控制进水口的启闭,避免污水从第一过滤网上方溢流进入第二腔室。
[001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进水在线监测系统,所述进水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在线监测仪表,还包括前面所述的一种进水在线监测用的过滤装置;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以将污水输送至水箱,水箱的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水箱的监测口连接有监测管,监测管进口端与水箱连通,监测管出口端与在线监测仪表连通,以将污水输送至在线监测仪表进行在线监测。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在水箱内设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污水进入水箱后,先经第一过滤网粗过滤,再经第二过滤网精过滤,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杂质,保证过滤效果,然后再输送至在线监测仪表进行在线监测,从而能避免污水对监测管造成堵塞,进而保证在线监测的连续性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0018]2、本技术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分别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卡设在水箱内,从而可及时对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进行清洗或更换,保证污水过滤效果,进一步避免污水对监测管造成堵塞,保证在线监测的连续性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0019]3、本技术集砂坑的设置,有利于对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沉降的颗粒物和杂质进行有效收集和排放。
附图说明
[0020]图1

现有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

本技术所述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

本技术所述过滤装置的俯视图。
[0023]其中:1

水箱;2

进水口;3

排水口;4

监测口;5

浮球阀;6

第一过滤网;7

第一卡槽;9

集泥坑;10

第二过滤网;11

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参见图2和图3,一种进水在线监测用的过滤装置,包括水箱1,所述水箱具有进水口2、排水口3和监测口4,所述进水口2用于连接进水管,以将污水输送至水箱1;所述排水口2用于连接排水管;所述监测口4用于连接监测管,以将污水输送至在线监测仪表。
[0026]沿水流方向,在水箱1内竖直设有第一过滤网6和第二过滤网10,第一过滤网6和第二过滤网10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将水箱1分成三个腔室,三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进水口2设于第一腔室对应的水箱1侧壁上端,所述排水口3和监测口4设于第三腔室对应的水箱1侧壁;所述第一过滤网6的网孔尺寸大于第二过滤网10。
[0027]这样,污水进入水箱后,经第一过滤网粗过滤后,再经第二过滤网精过滤,能有效
去除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杂质,保证过滤效果,然后再输送至在线监测仪表进行在线监测,从而能避免污水对监测管造成堵塞,进而保证在线监测的连续性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这里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网孔尺寸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即可。
[0028]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过滤网6和第二过滤网10均可拆卸设置在水箱1内。
[0029]因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在过滤污水的过程中,悬浮颗粒和杂质会部分附着在过滤网上,部分会沉降在过滤网前侧对应的腔室,这里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可拆卸设置在水箱内,可以不定期地对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进行清洗或更换,从而能有效保证过滤效果。
[0030]具体实施时,在第二腔室中部对应的水箱底部设有集砂坑8,集砂坑8朝向进水口2方向的水箱1底板向集砂坑8倾斜设置,便于第一腔室内沉降的颗粒物,沿水箱1底板进入集砂坑8。
[0031]如图2所示,集砂坑左侧的水箱底板倾斜设置,这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水在线监测用的过滤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具有进水口、排水口和监测口,所述进水口用于连接进水管,以将污水输送至水箱;所述排水口用于连接排水管;所述监测口用于连接监测管,以将污水输送至在线监测仪表;其特征在于:沿水流方向,在水箱内竖直设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将水箱分成三个腔室,三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进水口设于第一腔室对应的水箱侧壁上端,所述排水口和监测口设于第三腔室对应的水箱侧壁;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尺寸大于第二过滤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水在线监测用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均可拆卸设置在水箱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进水在线监测用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腔室中部对应的水箱底部设有集砂坑,集砂坑朝向进水口方向的水箱底板向集砂坑倾斜设置,便于第一腔室内沉降的颗粒物,沿水箱底板进入集砂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进水在线监测用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新余朝阳田雪刚康用彭建国田涛冉洛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酉阳县渝清排水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