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洞口防坠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867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井防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梯井洞口防坠网,由若干个单元防坠模块组成,所述单元防坠模块呈矩形网片式结构,一侧设有固定螺帽,其他三侧中至少一侧设有连接套筒,固定螺帽的轴心垂直于单元防坠模块设置,连接套筒的轴心平行于单元防坠模块设置;洞口的混凝土结构中预埋有螺栓套筒,固定螺帽与螺栓套筒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相邻单元防坠模块的连接套筒间穿设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另一端连接有连接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邻单元防坠模块便于拆卸、连接,不同施工项目中能够根据电梯井洞口的尺寸,选择合适数量的单元防坠模块进行拼装;连接后,单元防坠模块为铰接结构,便于折叠,折叠后便于周转。折叠后便于周转。折叠后便于周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井洞口防坠网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井防护
,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梯井洞口防坠网。

技术介绍

[0002]在超高层电梯井安装过程中易产生高空坠物,为防止施工过程中高空掉落石块、废钢等杂物,通常在电梯井洞口处需安装电梯井洞口防坠网,电梯井洞口防坠网包括尼龙防护网和定型化钢骨架防护网两种,尼龙防护网具有质量轻、便于折叠、周转、成本较低的优点,但其对于高空坠物防护力度不足,易损坏,不能保障施工安全性;因此,通常会采用定型化钢骨架防护网进行防护,但其存在成本较高,下层施工完毕后,不便于运输至上层的缺点。
[0003]现有申请号为CN202220320288.0的一种可折叠可周转式定型化电梯井洞口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格栅,防护格栅包括两个定位框、连接框和若干个拦截板,定位框与连接框通过合页铰接,使用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合页对防护格栅进行折叠,便于施工上下层电梯井时进行转运;但现有技术中,该防护网仅适用于固定尺寸的电梯井洞口,不同施工项目中,电梯井防护洞口尺寸不一致,不能重复使用,同时,其仅通过四根安装柱放进人员踩踏,不能很好的将防护格栅与结构进行固定,使用时,若防护格栅收到外力发生位移,则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不利于施工安全的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在不同施工项目中周转使用的、模块化、可拼装的电梯井洞口防坠网。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电梯井洞口防坠网,由若干个单元防坠模块组成,所述单元防坠模块呈矩形网片式结构,一侧设有固定螺帽,其他三侧中至少一侧设有连接套筒,固定螺帽的轴心垂直于单元防坠模块设置,连接套筒的轴心平行于单元防坠模块设置;洞口的混凝土结构中预埋有螺栓套筒,固定螺帽与螺栓套筒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相邻单元防坠模块的连接套筒间穿设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另一端连接有连接螺母。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0008]本技术属于定型化钢骨架防护网,用于坠落物体防护,其相邻单元防坠模块便于拆卸、连接,不同施工项目中能够根据电梯井洞口的尺寸,选择合适数量的单元防坠模块进行拼装;连接后,单元防坠模块为铰接结构,便于折叠,在同一施工项目不同楼层电梯井施工时,折叠后便于周转;同时,单元防坠模块通过固定螺栓与混凝土结构固定,固定更牢固,使用更安全。
[0009]作为优选,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0010]单元防坠模块设置固定螺帽一侧间隔设置有两个固定螺帽,两个固定螺帽关于单元防坠模块的对称轴呈对称设置;单元防坠模块设置连接套筒一侧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套
筒,两个连接套筒关于单元防坠模块的对称轴呈不对称设置;所有单元防坠模块能够按照同一规格进行生产,使用时仅需左右翻转、上下翻转即可实现相邻单元防坠模块的拼接。
[0011]连接套筒长度为L1,两连接套筒中其中一个距单元防坠模块顶角30mm~50mm,另一个距单元防坠模块相邻顶角40mm+L1~60mm+L1;相邻两侧单元防坠模块连接时更急方便。
[0012]单元防坠模块包括矩形外框和设置在外框中的钢丝网。
[0013]钢丝网上设置有防护布;有效防止直径小于钢丝网网眼的石块、废钢等杂物坠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梯井洞口防坠网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单元防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单元防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又一种单元防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四块单元防坠模块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单元防坠模块;2、固定螺帽;3、连接套筒;4、连接螺栓;5、连接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2]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井洞口防坠网,该电梯井洞口防坠网由若干个单元防坠模块1组成,所述单元防坠模块1呈矩形结构,一侧设有固定螺帽2,其他三侧中至少一侧设有连接套筒3;固定螺帽2的轴心垂直于单元防坠模块1设置,连接套筒3的轴心平行于单元防坠模块1设置;如图2、图3,为一侧设置连接套筒3,如图4,为三侧设置连接套筒3;在电梯井洞口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提前在混凝土结构中预埋有螺栓套筒,固定螺帽2与螺栓套筒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如图1,将单元防坠模块1左右翻转、上下翻转后,相邻单元防坠模块1的连接套筒3交错设置,相邻单元防坠模块1的两个连接套筒3间穿设有连接螺栓4,连接螺栓4另一端连接有连接螺母5;其中,每个单元防坠模块1均包括矩形外框和设置在外框中的钢丝网。
[0023]进一步的,如图3、图4,单元防坠模块1设置固定螺帽2一侧间隔设置有两个固定螺帽2,两个固定螺帽2关于单元防坠模块1的对称轴呈对称设置;单元防坠模块1设置连接套筒3一侧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套筒3,两个连接套筒3关于单元防坠模块1的对称轴呈不对称设置。
[0024]进一步的,连接套筒3长度为L1,两连接套筒3中其中一个距单元防坠模块1顶角30mm~50mm,另一个距单元防坠模块1相邻顶角40mm+L1~60mm+L1;相邻两侧单元防坠模块1连接时更急方便。
[0025]为避免直径小于钢丝网网眼的杂物坠落,在钢丝网上还设置有防护布,防护布与钢丝网或外框绑扎固定。
[0026]使用时,按照电梯井洞口尺寸,选择合适数量的单元防坠模块1进行拼装,当仅固定螺帽2对侧设置连接套筒3时,如图1,每两块单元防坠模块1为一组,左、右连接为一体,将若干组纵向排列好,两侧固定螺帽2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混凝土结构的预埋螺栓套筒中;当其余三侧均设置有连接套筒3时,如图5,每块单元防坠模块1设置连接套筒3的三侧均可与相邻单元防坠模块1连接,将连接好后的若干个单元防坠模块1,两侧固定螺帽2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混凝土结构的预埋螺栓套筒中;当N层施工完毕,系施工N+1层电梯井时,将固定螺栓拆下,将电梯井洞口防坠网折叠起来,工人携带折叠好的电梯井洞口防坠网去N+1层进行安装。
[0027]单元防坠模块1左、右设置时,右侧单元防坠模块1为左侧单元防坠模块1水平翻转加上下翻转;单元防坠模块1上、下、左、右设置时,右侧单元防坠模块1为左侧单元防坠模块1水平翻转加上下翻转、同侧的上下两单元防坠模块1直接相连。
[0028]本技术电梯井洞口防坠网由若干单元防坠模块组成,若干单元防坠模块之间便于拆卸、连接;连接后,各单元防坠模块为铰接结构,便于折叠,在同一施工项目不同楼层电梯井施工时,折叠后便于周转,不同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洞口防坠网,其特征在于:由若干个单元防坠模块组成,所述单元防坠模块呈矩形网片式结构,一侧设有固定螺帽,其他三侧中至少一侧设有连接套筒,固定螺帽的轴心垂直于单元防坠模块设置,连接套筒的轴心平行于单元防坠模块设置;洞口的混凝土结构中预埋有螺栓套筒,固定螺帽与螺栓套筒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相邻单元防坠模块的连接套筒间穿设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另一端连接有连接螺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洞口防坠网,其特征在于:单元防坠模块设置固定螺帽一侧间隔设置有两个固定螺帽,两个固定螺帽关于单元防坠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双喜尹智李志坚易文华冯刚于人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