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字形塔式内外水冷管高效干砂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0849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Z字形塔式内外水冷管高效干砂降温装置,塔式支架(1)的上端设置有总进砂口(10),总进砂口(10)的下端连接第一冷水管(2),第一冷水管(2)通过第一分砂管(3)连接第二冷水管(4),第二冷水管(4)通过第二分砂管(5)与第三冷水管(6)连接,第三冷水管(6)的下端与总出砂口(7)连接,塔式支架(1)上设置有带链轮的电机(9),通过链条(8)与轴链轮(12)连接;冷水管中设置有外管(16)和内管(17),中轴(18)上设置有搅拌齿(19)和螺旋板(21);冷水管上分别设置有外管进水口(20)、外管出水口(25)、中轴进水口(27)和中轴出水口(28)。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水做介质,热容量大,带走的热量多,内外双冷,提高了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用于消失模、v法等铸造中降低型砂温度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z字形塔式内外水冷管高效干砂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消失模和V法等铸造工艺都是使用干砂造型,连续生产中刚开箱落下的型砂温度往往高达300°C -500°C以上,而造型时与型砂接触或接近的塑料薄膜和EPS模7(TC左右即软化变形。不迅速将连续使用的型砂温度降到6(TC以下,即无法再用其造型。所以降砂温问题已成为制约这些铸造工艺连续、大型化、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因素。降低砂温的介质有三种,即氟(和乙醚等易挥发物)、水、空气。氟等致冷剂冷却效率最高,但必须使用制冷压縮机,其成本太高。采用风冷,由于空气的热容量小,冷却效果差,并耗能多。目前使用的气冷设备有沸腾床和高空落砂吹风设备等,由于水的比热大,价格低廉,是一种较理想的降砂温的介质。目前使用的水冷降砂温设备主要有水冷沸腾床、淋水和水浴滚筒、置于砂库中的水冷排管等,但由于其热交换面积小、接触时间短,冷却效果均不甚理想。用水冷却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向型砂表面直接喷雾状水,由于水必须要很快挥发,故量不宜太大。否则,砂要结块影响输送;水蒸汽太多,影响车间能见度和操作,外排亦困难。若与砂尘一道通过布袋除尘器外排,会将布袋堵死。况且,为了能迅速蒸发,只能喷在刚落砂后的高温型砂上,使用范围受限。同时,水雾只能接触表面的砂层,下层砂就冷却不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Z字形塔式内外水冷管高效干砂降温装置,这种装置由于采用水做介质,热容量大,带走的热量多,内外双冷,提高了冷却效率。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Z字形塔式内外水冷管高效干砂降温装置,它包括塔式支架1、总进砂口 10、第一冷水管2、第一分砂管3、第二冷水管4、第二分砂管5、第三冷水管6、总出砂口 7、链条8、电机9、外软管11、轴链轮12、内软管13、旋转管接头14、进砂口 15、外管16、内管17、中轴18、搅拌齿19、外管进水口 20、螺旋挡板21、法兰22、轴承座23、出砂口 24、外管回水口 25、轴承架26、中轴进水口 27和中轴出水口 28。塔式支架1的上端设置有总进砂口 IO,总进砂口 10的下端连接二根第一冷水管2,二根第一冷水管2通过第一分砂管3连接四根第二冷水管4,四根第二冷水管4通过第二分砂管5与第三冷水管6连接,第三冷水管6的下端与总出砂口 7连接,塔式支架1上设置有带链轮的电机9,通过链条8与轴链轮12连接;第一冷水管2与第二冷水管4、第二冷水管4与第三冷水管6之间连接外软管11,第一冷水管2中的中轴18与第二冷水管4中的中轴、第二冷水管4中的中轴与第三冷水管6中的中轴之间连接内软管13,第一冷水管2、第二冷水管4、第三冷水管6中的中轴的端头设置有旋转管接头14,第一冷水管2的上端设置有进砂口 15,下端设置有出砂口 24 ;冷水管中设置有外管16和内管17,中轴18上设置有搅拌齿19和螺旋板21,冷水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座23和轴承架26 ;冷水管的法兰22分别与轴承座23、轴承架26连接;冷水管上分别设置有外管进水口 20、外管出水口 25、中轴进水口 27和中轴出水口 28。 所述的外管17的内径与中轴18的外径之间的距离小于60mm。 所述的第一冷水管2、第二冷水管4、第三冷水管6排成Z字形塔式,它们之间的倾角大于型砂休止角。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以水做介质,其热容量大,带走的热量多。2、水砂逆行,水温高时砂温亦高,保持了二者的相对温差,利于热交换。3、Z字形塔式排管,既加长了管的长度,又逐渐减小了管径。同时内外双冷,均增加了砂水间热交换的面积。4、搅拌使冷热砂不断混合,各层砂均有被冷却机会。从而提高了冷却效率。5、等流量设计和自动调速控制流量,保证了满管全时砂水热交换。6、让砂自动下流而不采取推进,则可有效地节约电能。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3是冷水管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种Z字形塔式内外水冷管高效干砂降温装置,它包括塔式支架1、总进砂口 10、第一冷水管2、第一分砂管3、第二冷水管4、第二分砂管5、第三冷水管6、总出砂口 7、链条8、电机9、外软管11、轴链轮12、内软管13、旋转管接头14、进砂口 15、外管16、内管17、中轴18、搅拌齿19、外管进水口 20、螺旋挡板21、法兰22、轴承座23、出砂口 24、外管回水口 25、轴承架26、中轴进水口 27和中轴出水口 28,塔式支架1的上端设置有总进砂口 IO,总进砂口 10的下端连接二根第一冷水管2,二根第一冷水管2通过第一分砂管3连接四根第二冷水管4,四根第二冷水管4通过第二分砂管5与第三冷水管6连接,第三冷水管6的下端与总出砂口 7连接,塔式支架1上设置有带链轮的电机9,通过链条8与轴链轮12连接;第一冷水管2与第二冷水管4、第二冷水管4与第三冷水管6之间连接外软管ll,第一冷水管2中的中轴18与第二冷水管4中的中轴、第二冷水管4中的中轴与第三冷水管6中的中轴之间连接内软管13,第一冷水管2、第二冷水管4、第三冷水管6中的中轴的端头设置有旋转管接头14,第一冷水管2的上端设置有进砂口 15,下端设置有出砂口 24 ;冷水管中设置有外管16和内管17,中轴18上设置有搅拌齿19和螺旋板21,冷水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座23和轴承架26 ;冷水管的法兰22分别与轴承座23、轴承架26连接;冷水管2上分别设置有外管进水口 20、外管出水口 25、中轴进水口 27和中轴出水口 28。 所述的外管17的内径与中轴18的外径之间的距离为55mm。 所述的第一冷水管2、第二冷水管4、第三冷水管6排成Z字形塔式,它们之间的倾角大于型砂休止角为30度。权利要求一种Z字形塔式内外水冷管高效干砂降温装置,它包括塔式支架(1)、总进砂口(10)、第一冷水管(2)、第一分砂管(3)、第二冷水管(4)、第二分砂管(5)、第三冷水管(6)、总出砂口(7)、链条(8)、电机(9)、外软管(11)、轴链轮(12)、内软管(13)、旋转管接头(14)、进砂口(15)、外管(16)、内管(17)、中轴(18)、搅拌齿(19)、外管进水口(20)、螺旋挡板(21)、法兰(22)、轴承座(23)、出砂口(24)、外管回水口(25)、轴承架(26)、中轴进水口(27)和中轴出水口(28),其特征是塔式支架(1)的上端设置有总进砂口(10),总进砂口(10)的下端连接二根第一冷水管(2),二根第一冷水管(2)通过第一分砂管(3)连接四根第二冷水管(4),四根第二冷水管(4)通过第二分砂管(5)与第三冷水管(6)连接,第三冷水管(6)的下端与总出砂口(7)连接,塔式支架(1)上设置有带链轮的电机(9),通过链条(8)与轴链轮(12)连接;第一冷水管(2)与第二冷水管(4)、第二冷水管(4)与第三冷水管(6)之间连接外软管(11),第一冷水管(2)中的中轴(18)与第二冷水管(4)中的中轴、第二冷水管(4)中的中轴与第三冷水管(6)中的中轴之间连接内软管(13),第一冷水管(2)、第二冷水管(4)、第三冷水管(6)中的中轴的端头设置有旋转管接头(14),第一冷水管(2)的上端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Z字形塔式内外水冷管高效干砂降温装置,它包括塔式支架(1)、总进砂口(10)、第一冷水管(2)、第一分砂管(3)、第二冷水管(4)、第二分砂管(5)、第三冷水管(6)、总出砂口(7)、链条(8)、电机(9)、外软管(11)、轴链轮(12)、内软管(13)、旋转管接头(14)、进砂口(15)、外管(16)、内管(17)、中轴(18)、搅拌齿(19)、外管进水口(20)、螺旋挡板(21)、法兰(22)、轴承座(23)、出砂口(24)、外管回水口(25)、轴承架(26)、中轴进水口(27)和中轴出水口(28),其特征是塔式支架(1)的上端设置有总进砂口(10),总进砂口(10)的下端连接二根第一冷水管(2),二根第一冷水管(2)通过第一分砂管(3)连接四根第二冷水管(4),四根第二冷水管(4)通过第二分砂管(5)与第三冷水管(6)连接,第三冷水管(6)的下端与总出砂口(7)连接,塔式支架(1)上设置有带链轮的电机(9),通过链条(8)与轴链轮(12)连接;第一冷水管(2)与第二冷水管(4)、第二冷水管(4)与第三冷水管(6)之间连接外软管(11),第一冷水管(2)中的中轴(18)与第二冷水管(4)中的中轴、第二冷水管(4)中的中轴与第三冷水管(6)中的中轴之间连接内软管(13),第一冷水管(2)、第二冷水管(4)、第三冷水管(6)中的中轴的端头设置有旋转管接头(14),第一冷水管(2)的上端设置有进砂口(15),下端设置有出砂口(24);冷水管中设置有外管(16)和内管(17),中轴(18)上设置有搅拌齿(19)和螺旋板(21),冷水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座(23)和轴承架(26);冷水管的法兰(22)分别与轴承座(23)、轴承架(26)连接;冷水管上分别设置有外管进水口(20)、外管出水口(25)、中轴进水口(27)和中轴出水口(2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文靳文虎
申请(专利权)人:侯马市模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