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威专利>正文

工程建筑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844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建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工程建筑桩,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主体组件,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螺纹连接在安装板顶部的四个螺栓,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程建筑桩主体,所述工程建筑桩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纹连接在螺纹筒内侧的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工程建筑桩主体的外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五组滑槽。该工程建筑桩,可以使工程建筑桩更稳定的固定在地面内,从而有效的提升了工程建筑桩的实际使用效果。的提升了工程建筑桩的实际使用效果。的提升了工程建筑桩的实际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程建筑桩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建筑
,具体为一种工程建筑桩。

技术介绍

[0002]工程建筑桩是在工程中使用的,最终在建构筑物中受力起作用的桩,工程桩根据土体提供的侧摩阻力与端阻力的相对比例,可分为摩擦桩、端承桩和端承摩擦桩及摩擦端承桩四类。
[0003]传统的工程建筑桩一般是将内置在泥土中,用混凝土浇灌后成型,而工程建筑桩在泥土中只受到垂直方向的摩擦力,导致工程建筑桩的稳定性并不高,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导致工程建筑桩沉降,从而影响了工程建筑桩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地面建筑物的稳定性,增加了地面建筑物倒塌的风险,从而导致现有工程建筑桩的实际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建筑桩,具备了提升了工程建筑桩稳定性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工程建筑桩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提升了工程建筑桩稳定性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建筑桩,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主体组件,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固定组件;
[0008]所述主体组件包括螺纹连接在安装板顶部的四个螺栓,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程建筑桩主体,所述工程建筑桩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
[0009]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纹连接在螺纹筒内侧的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工程建筑桩主体的外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五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远离螺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尖头块,所述滑动块靠近螺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靠近螺杆的一侧和相对应滑动块靠近螺杆的一侧之间开设有连通槽,所述滑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形块,所述滑动块和相对应梯形块的底部之间开设有供T形块滑动的T形槽,所述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圆头块。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分别供四个螺栓螺纹连接的四个螺纹孔,四个所述螺栓均匀分布在安装板的顶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的长度和宽度分别等于环形块外侧的长度和宽度,所述螺纹筒的底部贯穿安装板的底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工程建筑桩主体的底部为尖头,所述固定槽的直径等于螺纹筒的内径。
[0013]进一步的,每组所述滑槽的数量为四个,相对应四个所述滑槽的底部在同一横向水平面上,相对应四个所述滑槽均匀分布在工程建筑桩主体的内侧。
[0014]进一步的,所述梯形块的顶部向靠近螺杆的一侧倾斜,所述圆头块的外侧与梯形块的顶部相贴合。
[0015]进一步的,所述T形块位于滑槽底部靠近螺杆的一侧,所述T形块的外侧与相对应T形槽的内侧相贴合。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建筑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该工程建筑桩,通过安装板底部的主体组件和固定组件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使工程建筑桩更稳定的固定在地面内,通过增加水平方向与泥土的接触面积,使工程建筑桩可以同时受到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摩擦力,提高了工程建筑桩的稳定性,使工程建筑桩在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发生过多的沉降,从而提升了工程建筑桩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地面建筑物的稳定性,减小了地面建筑物倒塌的风险,从而有效的提升了工程建筑桩的实际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俯视剖面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结构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安装板、200主体组件、201螺栓、202安装槽、203环形块、204螺纹筒、205工程建筑桩主体、206固定槽、300固定组件、301螺杆、302手柄、303滑槽、304滑动块、305尖头块、306梯形块、307连通槽、308T形块、309T形槽、310圆头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工程建筑桩,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底部安装有主体组件200,安装板1的底部安装有固定组件300,通过安装板1底部的主体组件200和固定组件300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使工程建筑桩更稳定的固定在地面内,通过增加水平方向与泥土的接触面积,使工程建筑桩可以同时受到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摩擦力,提高了工程建筑桩的稳定性,使工程建筑桩在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发生过多的沉降,从而提升了工程建筑桩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地面建筑物的稳定性,减小了地面建筑物倒塌的风险,从而有效的提升了工程建筑桩的实际使用效果。
[0025]本实施例中主体组件200是用于安装工程建筑桩的结构。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主体组件200包括螺纹连接在安装板1顶部的四个螺栓201,安装板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202,安装槽20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环形块203,环形块20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螺纹筒204,螺纹筒2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程建筑桩主体205,工程建筑桩主体
205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206。
[0027]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板1的顶部开设有分别供四个螺栓201螺纹连接的四个螺纹孔,四个螺栓201均匀分布在安装板1的顶部,使安装板1可以稳定的通过螺栓201固定在地面上。
[0028]另外,安装槽202的长度和宽度分别等于环形块203外侧的长度和宽度,螺纹筒204的底部贯穿安装板1的底部,从而环形块203可以稳定的放置在安装槽202的内侧,同时使螺纹筒204不会晃动。
[0029]同时,工程建筑桩主体205的底部为尖头,使工程建筑桩主体205可以更方便的插入地面中,固定槽206的直径等于螺纹筒204的内径,使螺杆301可以移动到固定槽206的内侧。
[0030]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300是用于增加与地面的水平摩擦力的结构。
[003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固定组件300包括螺纹连接在螺纹筒204内侧的螺杆301,螺杆3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柄302,工程建筑桩主体205的外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五组滑槽303,滑槽30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04,滑动块304远离螺杆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尖头块305,滑动块304靠近螺杆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梯形块306,梯形块306靠近螺杆301的一侧和相对应滑动块304靠近螺杆301的一侧之间开设有连通槽307,滑槽3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工程建筑桩,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底部安装有主体组件(200),所述安装板(1)的底部安装有固定组件(300);所述主体组件(200)包括螺纹连接在安装板(1)顶部的四个螺栓(201),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202),所述安装槽(20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环形块(203),所述环形块(20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螺纹筒(204),所述螺纹筒(2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程建筑桩主体(205),所述工程建筑桩主体(205)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206);所述固定组件(300)包括螺纹连接在螺纹筒(204)内侧的螺杆(301),所述螺杆(3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柄(302),所述工程建筑桩主体(205)的外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五组滑槽(303),所述滑槽(30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04),所述滑动块(304)远离螺杆(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尖头块(305),所述滑动块(304)靠近螺杆(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梯形块(306),所述梯形块(306)靠近螺杆(301)的一侧和相对应滑动块(304)靠近螺杆(301)的一侧之间开设有连通槽(307),所述滑槽(3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形块(308),所述滑动块(304)和相对应梯形块(306)的底部之间开设有供T形块(3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威
申请(专利权)人:陈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