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俯卧位保护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488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俯卧位保护用具,包括护具本体以及外护套,护具本体的表面套接连接有外护套,护具本体的结构组成包括外包层和填充层,外包层包裹在填充层的表面,护具本体的部位组成包括头枕部垫、胸腹部垫、膝关节部垫以及脚踝部垫,头枕部垫、胸腹部垫、膝关节部垫和脚踝部垫沿人体结构方向依次分布,头枕部垫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额头部、脸颊部以及下颌部,脸颊部的下表面开设有管道通路口,头枕部垫与胸腹部垫可拆卸连接,头枕部垫的下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布。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头枕部垫、胸腹部垫、膝关节部垫以及脚踝部垫组成护具本体,更加符合人体力学原理,方便对俯卧位治疗的患者进行支撑,避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生压疮。疮。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俯卧位保护用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俯卧位保护用具。

技术介绍

[0002]俯卧位通气最早由Bryan于1974年提出,是通过体位改变增加肺组织背侧通气、均一化肺内胸腔压梯度,改善肺组织应力和应变分布,促进分泌物清除,从而改善患者通气及降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2000年时Gattinoti教授报道了一项多中心试验,俯卧位通气的ARDS患者氧和改善,并且显示患者死亡率有下降的趋势。该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俯卧位通气作为ARDS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在ICU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原理为有效改善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使背侧萎陷的肺泡复张,同时在重力作用下,使肺及气管内的分泌物得到良好的引流,而且能减少心脏和纵膈对下垂肺区的压迫。
[0003]研究人员发现俯卧位通气是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措施,俯卧位通气通过重力的作用改变患者背侧重力依赖区肺泡复张,从而改善患者肺通气的均一性。俯卧位通气能够改善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预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重型和危重型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病因,对常规肺保护和肺开放通气策略反应不佳者,俯卧位通气是治疗的重要措施,通过促进肺复张,改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急性右心功能衰竭。俯卧位通气同样对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有效,可预防病情向重型和危重型进展。
[0004]目前,在临床护理中,为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时间至少每天12小时以上,部分患者需要达到16小时。由于患者长时间俯卧位,根据人体力学研究及卧位对患者皮肤产生的力量,并在无肌肉包裹或者是局部的肌肉比较薄弱的情况下,造成局部出现压疮,患者的舒适度下降。为此提出一种俯卧位保护用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俯卧位保护用具,解决了:对俯卧位患者进行长时间治疗中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压疮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俯卧位保护用具,包括护具本体以及外护套,所述护具本体的表面套接连接有外护套,所述护具本体的结构组成包括外包层和填充层,所述外包层包裹在填充层的表面,所述护具本体的部位组成包括头枕部垫、胸腹部垫、膝关节部垫以及脚踝部垫,所述头枕部垫、胸腹部垫、膝关节部垫和脚踝部垫沿人体结构方向依次分布,所述头枕部垫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额头部、脸颊部以及下颌部,所述脸颊部的下表面开设有管道通路口,所述头枕部垫与胸腹部垫可拆卸连接,所述头枕部垫的下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布,所述连接布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纽扣,所述胸腹部垫上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纽扣扣合连接,所述胸腹部垫的表面开设有上减压口,所述胸腹部垫的下端边缘处开设有下减压口,所述膝关节部垫的表面开设有中空的凹
陷槽。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外护套表面与护具本体形状相同,所述外护套采用绿色医用棉布制成,所述外护套的表面缝合连接有拉链。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护具本体整体厚度为15厘米,所述外包层采用浅蓝色纯绵薄布制成,所述填充层由蓬松棉和荞麦皮组成,所述荞麦皮分别位于蓬松面的上下两侧,所述蓬松棉厚度为9厘米,所述荞麦皮的厚度为3厘米。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额头部下凹1厘米,所述额头部的表面设有纯棉弹力绷带,所述纯棉弹力绷带的宽度为8厘米。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管道通路口位于脸颊部二侧的底部,所述管道通路口宽度为6厘米且高度为10厘米。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下颌部采用镂空式设计,所述下颌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调节绳。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胸腹部垫总长度为70厘米、宽度为50厘米,所述上减压口呈矩形且长度为25厘米、宽度为18厘米,所述下减压口17呈U形且长度为15厘米、宽度为25厘米。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连接布的长度为20厘米、宽度为8厘米,所述连接部的高度为8厘米且内部填充有3厘米厚的蓬松棉。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膝关节部垫总长度为50厘米、宽度为20厘米,所述凹陷槽的宽度为10厘米。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脚踝部垫的总长度为50厘米、宽度为10厘米。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俯卧位保护用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利用头枕部垫、胸腹部垫、膝关节部垫以及脚踝部垫组成护具本体,更加符合人体力学原理,方便对俯卧位治疗的患者进行支撑,减轻额头部、下颌部、胸部、下腹部(生殖器)、膝关节部以及足趾处的压力,避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生压疮,提高患者治疗的舒适度。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护具本体的表面设有带拉链的外护套,方便对外护套进行拆装,便于进行更换、清洗和消毒,通过在护具本体的内部填充有蓬松棉和荞麦皮,保证了护具本体的柔软,且利用荞麦皮缓解皮肤热压力的特点,有效避免患者受力部位发生压疮。
[0022]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头枕部垫的下边缘处镂空式设计,配合带有减压口一和减压口二的胸腹部垫,方便减轻患者胸部(尤其是女性乳房)减少压力源的产生,同时可以减少对下腹部(生殖器部位)压力源的生产,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度。
[0023]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头枕部垫的下表面开设有管道通路口,方便患者佩戴的呼吸机及吸氧装置通过管道口进入,在患者使用保护具的同时,不影响患者各种管路的使用,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卧位保护用具结构组成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卧位保护用具部位组成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头枕部垫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胸腹部垫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护具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护具本体

1,外护套

2,外包层

3,填充层

4,头枕部垫

5,胸腹部垫

6,膝关节部垫

7,脚踝部垫

8,额头部

9,脸颊部

10,下颌部

11,管道通路口

12,连接布

13,纽扣

14,连接部

15,上减压口

16,下减压口

17,凹陷槽

18,拉链

19,蓬松棉

20,荞麦皮

21,纯棉弹力绷带

22,调节绳

23。
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俯卧位保护用具,包括护具本体(1)以及外护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具本体(1)的表面套接连接有外护套(2),所述护具本体(1)的结构组成包括外包层(3)和填充层(4),所述外包层(3)包裹在填充层(4)的表面,所述护具本体(1)的部位组成包括头枕部垫(5)、胸腹部垫(6)、膝关节部垫(7)以及脚踝部垫(8),所述头枕部垫(5)、胸腹部垫(6)、膝关节部垫(7)和脚踝部垫(8)沿人体结构方向依次分布,所述头枕部垫(5)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额头部(9)、脸颊部(10)以及下颌部(11),所述脸颊部(10)的下表面开设有管道通路口(12),所述头枕部垫(5)与胸腹部垫(6)可拆卸连接,所述头枕部垫(5)的下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布(13),所述连接布(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纽扣(14),所述胸腹部垫(6)上端设有连接部(15),所述连接部(15)与纽扣(14)扣合连接,所述胸腹部垫(6)的表面开设有上减压口(16),所述胸腹部垫(6)的下端边缘处开设有下减压口(17),所述膝关节部垫(7)的表面开设有中空的凹陷槽(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俯卧位保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2)表面与护具本体(1)形状相同,所述外护套(2)采用绿色医用棉布制成,所述外护套(2)的表面缝合连接有拉链(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俯卧位保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具本体(1)整体厚度为(15)厘米,所述外包层(3)采用浅蓝色纯绵薄布制成,所述填充层(4)由蓬松棉(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艳吕东升郭治国翟晓杰梁慧娟李倩昱高扬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医院内蒙古自治区脑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