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AG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夹层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304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抑制调光元件受损。夹层玻璃(10)具备:一对玻璃板(11)、(12),和设置在一对玻璃板(11)、(12)之间并具有液晶层(153)、基材(151)、形成于基材(151)的一个表面(151S1)上的导电膜(152)、以及形成于基材(151)的另一个表面(151S2)上的保护膜(154)的调光元件(15)。液晶层具有选自宾主效应型液晶、TN型液晶、PC型液晶、STN型液晶、ECB型液晶、OCB型液晶、IPS型液晶和VA型液晶中的至少1种。保护膜(154)的耐磨耗性比基材(151)更高。耐磨耗性比基材(151)更高。耐磨耗性比基材(151)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夹层玻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夹层玻璃。

技术介绍

[0002]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将调光元件封入中间层而成的夹层玻璃。这样的调光元件中,用于向功能层通电的导电膜形成于基材上。
[000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8

1418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这种调光元件组装到夹层玻璃时其外表面可能会受损,可能会造成外观上的问题。因此,需要抑制调光元件受损。
[0005]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调光元件受损的夹层玻璃。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成目的,本公开的夹层玻璃具备:一对玻璃板,和设置于所述一对玻璃板之间并具有液晶层、基材、形成于所述基材的一个表面上的导电膜、以及形成于所述基材的另一个表面上的保护膜的调光元件,所述液晶层具有选自宾主效应型液晶、TN型液晶、PC型液晶、STN型液晶、ECB型液晶、OCB型液晶、IPS型液晶和VA型液晶中的至少1种,所述保护膜的耐磨耗性比所述基材更高。专利技术效果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调光元件受损。
附图说明
[0008]图1所示为本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所示为本实施方式的另一示例的夹层玻璃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受该实施方式所限定,而且,在实施方式有多个的情况下,其还包括各实施方式组合而构成的实施方式。此外,数值包含四舍五入的范围。
[0010](夹层玻璃)图1所示为本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的示意图。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10为车辆用夹层玻璃。夹层玻璃10例如可以适用于车辆用天窗、后窗、后侧窗、后三角窗、附加窗(
エクストラウインドウ
)、前窗等。另外,附加窗是指为了提升车辆驾驶员的后方识别性
而安装在车辆后侧的窗玻璃。本文的车辆典型地是指机动车,但是认为应指包括电车、船舶、飞机等在内的具有窗玻璃的移动物体。但夹层玻璃10的用途并不限于车辆。
[0011]图1示意性地示出将夹层玻璃10安装在车辆上时从车厢外识别车厢内的情形。图1示出夹层玻璃10为平板形状,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上弯曲的形状。此外,夹层玻璃10可以是仅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形状或仅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的形状。
[0012]此外,图1中夹层玻璃10的平面形状为矩形,但是夹层玻璃10的平面形状并不限于矩形,也可以是包括梯形或三角形等在内的任意形状。此处的平面形状是指从夹层玻璃10的车内侧面的法线方向观察夹层玻璃10的规定区域时的形状。此外,下文中的俯视是指朝向图2所示的方向Z(即从夹层玻璃10的车内侧面的法线方向)观察夹层玻璃10的规定区域。另外,方向Z可以说是相对于玻璃板11的玻璃板12侧,在夹层玻璃10为弯曲形状的情况下,其也可以说是相对于凹面侧的凸面侧。
[0013]图2所示为本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所示为沿图1的A

A线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夹层玻璃10具备:玻璃板11、12,中间层13,遮蔽层14和调光元件15。若将从车内侧向车外侧的方向设为方向Z,则夹层玻璃10中,沿着方向Z,遮蔽层14、玻璃板11、中间层13和调光元件15、遮蔽层14、玻璃板12依次层叠。方向Z也可以说是层叠方向。另外,遮蔽层14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0014]夹层玻璃10的总厚度T0优选2.8mm以上10mm以下。若夹层玻璃10的总厚度T0在2.8mm以上,则可以确保足够的刚性。此外,若夹层玻璃10的总厚度T0在10mm以下,则能够在获得足够透射率的同时降低雾度。另外,本文中的总厚度以及下文所述的厚度都是指Z方向上的长度。
[0015]在夹层玻璃10的至少1条边处,玻璃板11和玻璃板12的板偏差优选1.5mm以下,更优选1mm以下。此处,玻璃板11和玻璃板12的板偏差是指俯视下玻璃板11的端部(周缘部)11T和玻璃板12的端部(周缘部)12T的偏差量。在夹层玻璃10的至少1条边处,若玻璃板11和玻璃板12的板偏差在1.5mm以下,则在不损害外观得得方面是有利的,而若上述板偏差在1.0mm以下,则在不损害外观的方面更加有利。
[0016](玻璃板)玻璃板11与玻璃板12是相互相向的一对玻璃板。中间层13和调光元件15位于玻璃板11与玻璃板12之间。玻璃板11与玻璃板12以夹持着中间层13和调光元件15的状态固定。
[0017]玻璃板11为将夹层玻璃10安装在车辆上时成为车内侧的车内侧玻璃板。玻璃板12为将夹层玻璃10安装在车辆上时成为车外侧的车外侧玻璃板。玻璃板11、12可以具有规定的曲率。
[0018]玻璃板11和12可以是无机玻璃也可以是有机玻璃。作为无机玻璃,例如可以采用钠钙玻璃、铝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盐玻璃、无碱玻璃、石英玻璃等,没有特别限定。位于夹层玻璃10的车外侧的玻璃板12从耐受损性的观点考虑优选无机玻璃,从成形性的观点考虑优选钠钙玻璃。在玻璃板11和12为钠钙玻璃的情况下,可以适宜地使用透明玻璃、含有规定量以上的铁成分的绿色玻璃和UV截止绿色玻璃、隐私玻璃。
[0019]无机玻璃可以是未强化玻璃、强化玻璃中的任一种。未强化玻璃是将熔融玻璃成形为板状并退火而成的玻璃。强化玻璃是在未强化玻璃的表面形成压缩应力层而成的玻璃。
[0020]强化玻璃可以是例如风冷强化玻璃等物理强化玻璃、化学强化玻璃中的任一种。在其为物理强化玻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例如在弯曲成形过程中将均匀加热后的玻璃板从软化点附近的温度急冷等退火以外的操作,利用玻璃表面与玻璃内部间的温度差在玻璃表面产生压缩应力层,从而将玻璃表面强化。
[0021]在其为化学强化玻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例如在弯曲成形后利用离子交换法等使玻璃表面产生压缩应力,从而将玻璃表面强化。此外,也可以使用吸收紫外线或红外线的玻璃,进一步优选透明的玻璃,但是也可以使用以不损害到透明性的程度着色过的玻璃板。
[0022]而作为有机玻璃的材料,可列举聚碳酸酯、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类树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透明树脂。
[0023]玻璃板11和12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为矩形,也可以是加工成各种形状和曲率的形状。玻璃板11和12的弯曲成形可以使用重力成形、加压成形、辊成形等。对于玻璃板11和12的成形法也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例如在无机玻璃的情况下,优选由浮法等成形的玻璃板。
[0024]玻璃板12的厚度T1没有特别限定,一般在0.1mm以上10mm以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适用夹层玻璃10的车辆种类或部位等进行适当选择。若玻璃板12的厚度T1在0.3mm以上,则其适宜保持耐冲击性并且耐飞石性能等强度变得足够因而优选,更优选0.5mm以上,进一步优选0.7mm以上,特别优选1.1mm以上,最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夹层玻璃,其具备:一对玻璃板,和设置于所述一对玻璃板之间并具有液晶层、基材、形成于所述基材的一个表面上的导电膜、以及形成于所述基材的另一个表面上的保护膜的调光元件,其中,所述液晶层具有选自宾主效应型液晶、TN型液晶、PC型液晶、STN型液晶、ECB型液晶、OCB型液晶、IPS型液晶和VA型液晶中的至少1种,所述保护膜的耐磨耗性比所述基材更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其中,所述液晶层为宾主效应型液晶。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层玻璃,其中,所述导电膜包含夹持所述液晶层的第1导电膜和第2导电膜,所述基材包含一个表面上形成有所述第1导电膜的第1基材、和一个表面上形成有所述第2导电膜的第2基材,所述保护膜包含形成于所述第1基材的另一个表面上的第1保护膜、和形成于所述第2基材的另一个表面上的第2保护膜。4.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其中,所述保护膜在JIS R3212所述的耐磨耗性试验中进行100次试验后的雾度变化在0%以上20%以下。5.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其中,所述保护膜含有选自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聚合性官能团的聚合固化性化合物的固化体和硅类醇盐化合物的固化体中的1种以上。6.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其中,所述基材含有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聚醚、聚砜、聚醚砜、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环状聚烯烃、聚芳酯、聚醚酰亚胺、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芳族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三乙酰基纤维素、聚氨酯和环烯烃聚合物中的1种以上。7.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其中,所述调光元件包含紫外线吸收层。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层玻璃,其中,所述保护膜为所述紫外线吸收层。9.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涩谷崇角田纯一木村里纱仪间裕平
申请(专利权)人:AG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