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食物致敏性的方法、装置及家用电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994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物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降低食物致敏性的方法、装置及家用电器,该方法包括:控制目标腔室的压力降低至目标真空度,所述目标腔室用于放置待处理食物,所述目标真空度基于所述待处理食物确定;确定所述目标腔室在所述目标真空度保持目标时长后,控制所述目标腔室的压力回升。该方法通过负压保持和压力回升的压差处理,使得待处理食物的敏感源的空间结构先压紧再使其蓬松,改变使待处理食物的敏感源活性位点,降低的食物的致敏性,负压保持和压力回升的压差处理过程简单、安全性高,无需使用特定的生物酶或辐射装置即可实现食物的脱敏处理,可以在家庭环境中使用。可以在家庭环境中使用。可以在家庭环境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低食物致敏性的方法、装置及家用电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物处理
,尤其涉及降低食物致敏性的方法、装置及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饮食结构的改变、自然环境的变迁、化肥以及抗生素的滥用,部分人群会对食物直接或间接产生不适的反应,有些反应强烈,有些反应则隐隐发作,这就是食物的变态反应,也可被称为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容易引发如过敏性鼻炎、拉肚子及哮喘等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0003]目前,降低食物致敏性的方法主要有酶水解、发酵及微波辐照,通过生物或光学辐射方式破坏敏感源表位,以降低食物的致敏性。但酶水解、发酵及微波辐照这类方法仅适用于工业化食物处理,在家庭生活中难以使用相应的生物酶或辐射装置来实现食物脱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降低食物致敏性的方法,降低的食物的致敏性。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家用电器,可以执行降低食物致敏性的方法。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降低食物致敏性的方法,包括:
[0007]控制目标腔室的压力降低至目标真空度,所述目标腔室用于放置待处理食物,所述目标真空度基于所述待处理食物确定;
[0008]确定所述目标腔室在所述目标真空度保持目标时长后,控制所述目标腔室的压力回升。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降低食物致敏性的方法,通过控制目标腔室在负压环境下保持一段时长,再控制目标腔室的压力回升,通过负压保持和压力回升的压差处理待处理食物的敏感源的空间结构先压紧再使其蓬松,改变使待处理食物的敏感源活性位点,降低的食物的致敏性,且负压保持和压力回升的压差处理过程简单、安全性高,无需使用特定的生物酶或辐射装置即可实现食物的脱敏处理,可以在家庭环境中使用。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目标腔室的压力降低至目标真空度,包括:
[0011]控制所述目标腔室的压力降低至所述目标真空度,并控制所述目标腔室的温度调整至目标温度,所述目标温度基于所述待处理食物确定;
[0012]所述确定所述目标腔室在所述目标真空度保持目标时长后,控制所述目标腔室的压力回升,包括:
[0013]确定所述目标腔室在所述目标温度和所述目标真空度保持所述目标时长后,控制所述目标腔室的压力回升。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确定所述目标腔室在所述目标真空度保持目标时长后,控制所述目标腔室的压力回升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0015]确定所述目标腔室的当前真空度与压力回升前的所述目标真空度的差值为目标压差,控制所述目标腔室停止压力回升。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压差基于所述待处理食物的种类、所述待处理食物的重量以及所述目标腔室的温度中的至少一个确定。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8]控制所述目标腔室在压力保持和压力回升的状态下循环切换,直至所述目标腔室的压力回升至与外界大气压相等。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降低食物致敏性的装置,包括:
[0020]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控制目标腔室的压力降低至目标真空度,所述目标腔室用于放置待处理食物,所述目标真空度基于所述待处理食物确定;
[0021]第二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腔室在所述目标真空度保持目标时长后,控制所述目标腔室的压力回升。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目标腔室的压力降低至所述目标真空度,并控制所述目标腔室的温度调整至目标温度,所述目标温度基于所述待处理食物确定;
[0023]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腔室在所述目标温度和所述目标真空度保持所述目标时长后,控制所述目标腔室的压力回升。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家用电器,包括:
[0025]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限定出目标腔室,所述目标腔室用于放置待处理食物;
[0026]气阀组件,所述气阀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气阀组件用于调整所述目标腔室的压力;
[0027]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目标腔室内的真空度数据;
[0028]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阀组件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上述的降低食物致敏性的方法,控制所述气阀组件动作。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0030]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加热装置用于调整所述目标腔室的温度。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0032]内胆;
[0033]上盖,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内胆;
[0034]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胆组合安装,所述外壳罩设于所述内胆的外围。
[003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控制所述气阀组件动作对所述待处理食物进行目标真空度和目标时长的处理之后,输出目标控制指令,所述目标控制指令用于所述家用电器烹饪所述待处理食物。
[003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降低食物致敏性的方法的步骤。
[003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实施例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
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降低食物致敏性的方法的步骤。
[0038]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降低食物致敏性的方法的步骤。
[003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0040]通过控制目标腔室在负压环境下保持一段时长,再控制目标腔室的压力回升,通过负压保持和压力回升的压差处理待处理食物的敏感源的空间结构先压紧再使其蓬松,改变使待处理食物的敏感源活性位点,降低的食物的致敏性。
[0041]进一步的,负压保持和压力回升的压差处理过程简单、安全性高,可以在家庭环境中使用,无需使用特定的生物酶或辐射装置即可实现食物的脱敏处理。
[0042]更进一步的,通过温度控制的辅助处理,使得待处理食物的敏感源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将抗原表位暴露在表面,加以负压保持和压力回升的压差处理加剧敏感源的结构的破坏,进一步降低待处理食物的致敏性。
[0043]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4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食物致敏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目标腔室的压力降低至目标真空度,所述目标腔室用于放置待处理食物,所述目标真空度基于所述待处理食物确定;确定所述目标腔室在所述目标真空度保持目标时长后,控制所述目标腔室的压力回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食物致敏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目标腔室的压力降低至目标真空度,包括:控制所述目标腔室的压力降低至所述目标真空度,并控制所述目标腔室的温度调整至目标温度,所述目标温度基于所述待处理食物确定;所述确定所述目标腔室在所述目标真空度保持目标时长后,控制所述目标腔室的压力回升,包括:确定所述目标腔室在所述目标温度和所述目标真空度保持所述目标时长后,控制所述目标腔室的压力回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低食物致敏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目标腔室在所述目标真空度保持目标时长后,控制所述目标腔室的压力回升之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目标腔室的当前真空度与压力回升前的所述目标真空度的差值为目标压差,控制所述目标腔室停止压力回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食物致敏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压差基于所述待处理食物的种类、所述待处理食物的重量以及所述目标腔室的温度中的至少一个确定。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低食物致敏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目标腔室在压力保持和压力回升的状态下循环切换,直至所述目标腔室的压力回升至与外界大气压相等。6.一种降低食物致敏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控制目标腔室的压力降低至目标真空度,所述目标腔室用于放置待处理食物,所述目标真空度基于所述待处理食物确定;第二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腔室在所述目标真空度保持目标时长后,控制所述目标腔室的压力回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低食物致敏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目标腔室的压力降低至所述目标真空度,并控制所述目标腔室的温度调整至目标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骁驰苏莹梁锦添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