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检测用显色试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9923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曲霉毒素检测用显色试纸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先将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曲霉毒素检测用显色试纸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黄曲霉毒素检测
,涉及一种黄曲霉毒素检测用显色试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国际癌症组织定义的I类致癌物质,广泛存在于包括农产品、中药在内的植物及其制品中,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大,实验表明: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且其致癌性是二甲基亚硝胺的70倍,在食品和饲料中含1mg/kg以上就有剧毒,中国规定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最高允许含量为5~20μg/kg。随着多起黄曲霉毒素污染事件的发生,世界各国相关机构和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愈发关切。然而,常见农产品及其制品中成分复杂多样,黄曲霉毒素含量极低,在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日益提高的大趋势下,对于常见农产品安全性的监管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探索一种高灵敏度、适应于农产品复杂体系的黄曲霉毒素含量测定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0003]目前,市面上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为金标试纸法,是一种固相免疫分析法。该方法利用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与定量特异性抗体反应,多余的游离抗体与酶标板内的包被抗原(检测线T线,T包被偶联抗原黄曲霉毒素B1偶联牛血清蛋白)结合从而显色,与标准比较来测定含量。因而该方法需要待测液体依次流过C线(质控线,包被羊抗鼠免疫球蛋白G)和T线进行检测(如中国专利CN201410208109.4)。磁性纳米颗粒通常作为磁性固相萃取的吸附剂,经功能化修饰实现对黄曲霉毒素的选择性萃取,再进一步结合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等方法才能实现对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因此,这两种方法对于日常黄曲霉毒素检测仍偏繁琐,磁性纳米颗粒对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更需要仪器设备的支持,检测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黄曲霉毒素检测用显色试纸及其制备方法。该试纸由含有黄曲霉毒素单抗标记的磁性铁基纳米颗粒/胶体金颗粒混合物,在待测样品存在黄曲霉毒素时,纳米颗粒会发生富集并团聚显色,实现黄曲霉毒素的可视化检测。其中,磁性铁基纳米颗粒为非晶态,为亚稳态材料,具有更好的表面活性,因而具有高的吸附性能,在遇到黄曲霉毒素后能促进混合颗粒的团聚,实现对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并产生显色效应。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黄曲霉毒素检测用显色试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纳米晶/非晶复合磁性铁基纳米颗粒制备:采用激光惰性冷凝方法,以Fe
71

x
Y
x
Nb6B
23
(x=0~7)非晶合金为靶材,制得纳米晶/非晶复合磁性铁基纳米颗粒;
[0008]步骤2,在氩气保护的手套箱中,在胶体金溶液中加入纳米晶/非晶复合磁性铁基纳米颗粒,用碳酸钾溶液将其pH值调至7.5~8.5,超声震荡至充分混合均匀;
[0009]步骤3,在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相应的黄曲霉毒素单抗,搅拌均匀,静置至
充分结合,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10%的无菌牛血清蛋白,搅拌至充分均匀,4℃~10℃静置过夜,之后以12000~14000r/min离心30~50min,弃去上清液,在沉淀中加入0.01~0.02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重悬,得到黄曲霉毒素单抗标记的纳米晶/非晶复合磁性铁基纳米颗粒与胶体金的混合溶液;
[0010]步骤4,将黄曲霉毒素单抗标记的纳米晶/非晶复合磁性铁基纳米颗粒与胶体金的混合溶液均匀喷在硝酸纤维素膜上,37℃~45℃抽风烘干至充分干燥,得到黄曲霉毒素单抗标记的纳米晶/非晶复合磁性铁基纳米颗粒与胶体金附着的硝酸纤维素膜;
[0011]步骤5,将聚氯乙烯底板、步骤4所得的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纸组装,切割成条,得到黄曲霉毒素检测用显色试纸。
[001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黄曲霉毒素为常见的黄曲霉毒素,包括但不限于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M1等。
[0013]本专利技术中,步骤3中,所述的黄曲霉毒素单抗为对应待检测的黄曲霉毒素的抗体,包括但不限于黄曲霉毒素B1单抗、黄曲霉毒素B2单抗、黄曲霉毒素G1单抗、黄曲霉毒素G2单抗、黄曲霉毒素M1单抗等。
[0014]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Fe
71

x
Y
x
Nb6B
23
非晶合金,x=3~5。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的Fe
71

x
Y
x
Nb6B
23
非晶合金,x=3或5。
[0015]优选地,步骤2,所述的胶体金的粒径为5~20nm。
[0016]优选地,步骤2,所述的纳米晶/非晶复合磁性铁基纳米颗粒与胶体金的质量比为1:5~1:8。
[0017]本专利技术步骤2中,调节pH值至7.5~8.5,是由于当pH值等于或稍偏碱于蛋白质等电点时,蛋白质呈电中性,此时蛋白质分子与纳米颗粒相互间的静电作用较小,但蛋白质分子的表面张力却最大,处于一种微弱的水化状态,较易吸附于纳米颗粒表面,从而形成一个蛋白层,阻止了纳米颗粒的相互接触,使之处于稳定状态。
[0018]本专利技术步骤2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0%的无菌牛血清蛋白,是起封闭作用,将其作为稳定剂防止蛋白质与纳米颗粒的聚合与沉淀。
[0019]优选地,步骤3中,静置至充分结合为0.5~5小时,更优选为2~3小时。
[0020]优选地,步骤4中,黄曲霉毒素单抗标记的纳米晶/非晶复合磁性铁基纳米颗粒与胶体金的混合溶液的喷量为2~10μL/cm2。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黄曲霉毒素检测用显色试纸。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3](1)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将纳米晶/非晶复合磁性铁基纳米颗粒与胶体金颗粒混合,在经过黄曲霉毒素单抗标记后能实现对黄曲霉毒素的吸附团聚从而显色,可以肉眼直接观察。相较于常规的金标试纸,制备工艺更为简单,无需在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检测T线和质控C线等操作,检测更为方便,大大降低了黄曲霉毒素检测的难度,实现了对黄曲霉毒素的简易检测。
[0024](2)本专利技术方法可进一步拓展至其他单抗标记的检测试纸,进而拓展至其他毒素的检测应用,实现黄曲霉毒素以及其他毒素的可视化检测,应用前景广泛。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质量比为1:5的Fe
66
Y5Nb6B
23
纳米晶/非晶复合磁性铁基纳米颗粒与胶体金混合颗粒制得的试纸对黄曲霉毒素的显色效果图,黄色虚线圆形标识出显色后有色块团聚效果。
[0026]图2为Fe
68
Y3Nb6B
23
纳米晶/非晶复合磁性铁基纳米颗粒与胶体金混合颗粒试纸对黄曲霉毒素的显色效果图,黄色圆形和矩形中为团聚后的红色色块。
[0027]图3为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黄曲霉毒素检测用显色试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纳米晶/非晶复合磁性铁基纳米颗粒制备:采用激光惰性冷凝方法,以Fe
71

x
Y
x
Nb6B
23
(x=0~7)非晶合金为靶材,制得纳米晶/非晶复合磁性铁基纳米颗粒;步骤2,在氩气保护的手套箱中,在胶体金溶液中加入纳米晶/非晶复合磁性铁基纳米颗粒,用碳酸钾溶液将其pH值调至7.5~8.5,超声震荡至充分混合均匀;步骤3,在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相应的黄曲霉毒素单抗,搅拌均匀,静置至充分结合,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10%的无菌牛血清蛋白,搅拌至充分均匀,4℃~10℃静置过夜,之后以12000~14000r/min离心30~50min,弃去上清液,在沉淀中加入0.01~0.02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重悬,得到黄曲霉毒素单抗标记的纳米晶/非晶复合磁性铁基纳米颗粒与胶体金的混合溶液;步骤4,将黄曲霉毒素单抗标记的纳米晶/非晶复合磁性铁基纳米颗粒与胶体金的混合溶液均匀喷在硝酸纤维素膜上,37℃~45℃抽风烘干至充分干燥,得到黄曲霉毒素单抗标记的纳米晶/非晶复合磁性铁基纳米颗粒与胶体金附着的硝酸纤维素膜;步骤5,将聚氯乙烯底板、步骤4所得的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纸组装,切割成条,得到黄曲霉毒素检测用显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司葛嘉城伏澍丁来滨步犇赵刚赵悦含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