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过渡动态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9907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过渡动态调节器,包括外壳体和散热组件;外壳体:其内部上表面对称设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下端均与线路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线路板的上表面对称设有电容,线路板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电位器、稳压器和电阻,所述稳压器的上端穿过外壳体的顶板且延伸至外壳体的上方,所述电位器的输出引脚与稳压器的调整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的两端分别与稳压器的调整引脚和输出引脚电连接,两个电容的正极分别与稳压器的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电连接,两个电容的负极均与电位器的输入引脚电连接,该零过渡动态调节器,可持续高效对线路板进行散热,保证了零过渡动态调节器的工作环境,而且减少了灰尘的集聚,延长了使用寿命。延长了使用寿命。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过渡动态调节器


[0001]本技术涉及动态调节器
,具体为一种零过渡动态调节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半导体制程的微缩,功率晶体管的通道长度也愈来愈短,进而导致接面温度越来越高,所以功率晶体管的漏电流也会随着增加,需要利用动态调节器,但是,现有的零过渡动态调节器发热量高,从而会使得动态调节器内部空间温度不断上升,温度过高的动态调节器内部,会导致模块的损坏以及其他电子元器件寿命缩短,现有的动态调节器在出现高温后,仅依靠风扇进行散热,散热速率较低,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零过渡动态调节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零过渡动态调节器,可持续高效对线路板进行散热,保证了零过渡动态调节器的工作环境,而且减少了灰尘的集聚,延长了使用寿命,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零过渡动态调节器,包括外壳体和散热组件;
[0005]外壳体:其内部上表面对称设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下端均与线路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线路板的上表面对称设有电容,线路板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电位器、稳压器和电阻,所述稳压器的上端穿过外壳体的顶板且延伸至外壳体的上方,所述电位器的输出引脚与稳压器的调整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的两端分别与稳压器的调整引脚和输出引脚电连接,两个电容的正极分别与稳压器的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电连接,两个电容的负极均与电位器的输入引脚电连接,电位器的输入引脚通过左侧前端的接线端头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负极,所述稳压器的输入引脚通过左侧后端的接线端头电连接外部电源的正极,所述稳压器的输出引脚与右侧后端的接线端头电连接,前侧的两个接线端头电连接;
[0006]散热组件:设置于线路板的下表面,可持续高效对线路板进行散热,保证了零过渡动态调节器的工作环境,而且减少了灰尘的集聚,延长了使用寿命。
[0007]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线路板的下表面中部,所述风扇的输入端分别与左侧的两个接线端头电连接,外壳体的底板设有与风扇对应的通孔,外壳体的侧壁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对线路板进行散热,减少热量的集聚。
[000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均匀设置于线路板的下表面,散热片与风扇配合设置,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0009]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与散热孔横向位置对应,便于热量的快速排出。
[0010]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对称设置于外壳体的底板内部,半导体制冷片的输入端均与左侧的两个接线端头电连接,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与线路板的下表面接触,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延伸至外壳体的外部,通过半导体制
冷片进一步对线路板进行散热。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底板的通孔内壁设有防尘网,防止灰尘进入外壳体内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下端对称设有固定耳,便于外壳体的安装固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零过渡动态调节器,具有以下好处:
[0014]风扇通电工作对线路板吹风,使线路板传导到散热片的热量快速通过散热孔排出,同时,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电偶对中有电流通过时,半导体制冷片的两端之间就会产生热量转移,热量就会从冷端转移到热端,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将线路板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防尘网防止灰尘进入外壳体内部,该零过渡动态调节器,可持续高效对线路板进行散热,保证了零过渡动态调节器的工作环境,而且减少了灰尘的集聚,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仰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外壳体、2电位器、3电容、4稳压器、5散热组件、51风扇、52散热片、53半导体制冷片、6防尘网、7线路板、8接线端头、9固定耳、10散热孔、11固定柱、12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零过渡动态调节器,包括外壳体1和散热组件5;
[0021]外壳体1:其内部上表面对称设有固定柱11,固定柱11的下端均与线路板7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线路板7的上表面对称设有电容3,线路板7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电位器2、稳压器4和电阻12,稳压器4的上端穿过外壳体的顶板且延伸至外壳体的上方,电位器2的输出引脚与稳压器4的调整引脚电连接,电阻12的两端分别与稳压器4的调整引脚和输出引脚电连接,两个电容3的正极分别与稳压器4的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电连接,两个电容3的负极均与电位器2的输入引脚电连接,电位器2的输入引脚通过左侧前端的接线端头8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负极,稳压器4的输入引脚通过左侧后端的接线端头8电连接外部电源的正极,稳压器4的输出引脚与右侧后端的接线端头8电连接,前侧的两个接线端头8电连接,旋转电位器2的旋钮调整输入电压值,通过稳压器4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外壳体1的侧壁下端对称设有固定耳9,便于外壳体1的安装固定。
[0022]散热组件5:设置于线路板7的下表面,散热组件5包括风扇51,风扇51设置于线路板7的下表面中部,风扇51的输入端分别与左侧的两个接线端头8电连接,风扇51通电工作对线路板7吹风,使线路板7传导到散热片52的热量快速通过散热孔10排出,外壳体1的底板
设有与风扇51对应的通孔,外壳体1底板的通孔内壁设有防尘网6,防止灰尘进入外壳体1内部,外壳体1的侧壁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10,对线路板7进行散热,减少热量的集聚,散热组件5还包括散热片52,散热片52均匀设置于线路板7的下表面,散热片52与风扇51配合设置,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散热片52与散热孔10横向位置对应,便于热量的快速排出,散热组件5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片53,半导体制冷片53对称设置于外壳体1的底板内部,半导体制冷片53的输入端均与左侧的两个接线端头8电连接,半导体制冷片53的冷端与线路板7的下表面接触,半导体制冷片53的热端延伸至外壳体1的外部,半导体制冷片53的热电偶对中有电流通过时,半导体制冷片53的两端之间就会产生热量转移,热量就会从冷端转移到热端,半导体制冷片53的冷端将线路板7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
[002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零过渡动态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4]通过固定耳9将外壳体1进行连接固定,将左侧的两个接线端头8分别与外部控制开关的两个接线端电连接,旋转电位器2的旋钮调整输入电压值,通过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过渡动态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和散热组件(5);外壳体(1):其内部上表面对称设有固定柱(11),固定柱(11)的下端均与线路板(7)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线路板(7)的上表面对称设有电容(3),线路板(7)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电位器(2)、稳压器(4)和电阻(12),所述稳压器(4)的上端穿过外壳体的顶板且延伸至外壳体的上方,所述电位器(2)的输出引脚与稳压器(4)的调整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12)的两端分别与稳压器(4)的调整引脚和输出引脚电连接,两个电容(3)的正极分别与稳压器(4)的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电连接,两个电容(3)的负极均与电位器(2)的输入引脚电连接,电位器(2)的输入引脚通过左侧前端的接线端头(8)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负极,所述稳压器(4)的输入引脚通过左侧后端的接线端头(8)电连接外部电源的正极,所述稳压器(4)的输出引脚与右侧后端的接线端头(8)电连接,前侧的两个接线端头(8)电连接;散热组件(5):设置于线路板(7)的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过渡动态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5)包括风扇(51),所述风扇(51)设置于线路板(7)的下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文海万凯万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沃海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