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层铜成型折弯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9754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层铜成型折弯模具,包括:上模组、下模组、滚座、折弯滚轴、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滚座设置在下模组的左侧,折弯滚轴转动配合在滚座上的滚槽内,折弯滚轴上转动配合有折弯板,折弯滚轴上设有承压面、避让位,下模组上的浮动组左端的抵压部与所述承压面上下对应设置,第一复位弹簧一端与滚座连接,另一端与折弯滚轴连接,第二复位弹簧一端与折弯滚座连接,另一端与折弯板连接,上模组下移可将板料抵压在浮动组上,并驱动浮动组带动抵压部抵压承压面联动折弯滚轴转动,折弯板受到板料的抵压可相对折弯滚轴转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板料在折弯过程中发生擦伤,可以实现无痕折弯,满足产品的无痕折弯需求。无痕折弯需求。无痕折弯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层铜成型折弯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叠层铜成型折弯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钣金工件加工中,板材的折弯成型是一项基本且至关重要的加工步骤。折弯成型是指金属板料在折弯机的上模与下模合模驱动抵压部与折弯凹模的配合进行折弯。该种折弯方式虽然可以实现板料的折弯,但是,板料在折弯过程中与折弯凹槽之间会有摩擦,这样就会导出折弯成型的产品上产生擦痕,对于产品外观要求高的产品,是不允许外表面有擦痕,如果保证板料在折弯过程中不产生折痕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层铜成型折弯模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设计出一种叠层铜成型折弯模具,包括:上模组、下模组、滚座、折弯滚轴、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所述滚座设置在所述下模组的左侧,所述折弯滚轴转动配合在滚座上的滚槽内,折弯滚轴上转动配合有折弯板,所述折弯滚轴上设有承压面、避让位,所述下模组上的浮动组左端的抵压部与所述承压面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与滚座连接,另一端与折弯滚轴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端与折弯滚座连接,另一端与折弯板连接,所述上模组下移可将板料抵压在浮动组上,并驱动浮动组带动抵压部抵压承压面联动折弯滚轴转动,折弯板受到板料的抵压可相对折弯滚轴转动。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板料需要进行折弯时,将其放置到下模座的浮动组上,板料左端位于折弯板上,上模组下移可将板料抵压在浮动组上并驱动浮动组下移,浮动组下移可带动抵压部抵压承压面联动折弯滚轴转动,折弯滚轴转动带动折弯板转动,同时折弯板受到板料的抵压又可相对折弯滚轴转动,使得折弯板顶面随板料的折弯端一同翻转移动进行折弯,而非两者之间发生摩擦滑动,由此可以防止板料在折弯过程中发生擦伤,可以实现无痕折弯,满足产品的无痕折弯需求。
[0007]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还具有更佳的技术方案: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组包括下模座、连接在下模座上的下垫板、设于下垫板上方的浮动组,所述浮动组包括下模成型压板、连接在下模成型压板底部的成型垫板,所述下垫板上连接有与浮动组上通孔配合的导柱、限制浮动组下降位置的限位柱,所述成型垫板与下垫板之间设有复位压簧,所述抵压部连接在所述下模成型压板左端。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成型压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抵压部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块。第一定位孔用于供板料上定位部插入,对板料第一次折弯定位,两个第一限位块用于对板料左端进行限位,保证折弯的准确。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成型压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滚座上设有两个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孔用于供板料上定位部插入,对板料第二次折弯定位,两个第二限位块用于对板料左端进行限位。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组包括上模座、连接在上模座底部的连接板、连接在连接板底部的上垫板、连接在上垫板底部的上模成型压板,所述连接板设有两块,两块连接板之间形成有避让槽。避让槽便于板料第二折弯时,使其部分置入其内,起到避让作用。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浮动组前侧设有避让缺口。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左右同一直线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块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块左右一一对应设置。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承压面由两个平面和设于两平面间的弧形面构成。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弯板底部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铰接柱,所述折弯滚轴上设有铰接槽,所述铰接柱与所述铰接槽铰接。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抵压部与所述下模成型压板一体成型。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叠层铜成型折弯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叠层铜成型折弯模具上下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叠层铜成型折弯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叠层铜成型折弯模具的折弯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上模组;11、上模座;12、连接板;13、上垫板;14、上模成型压板;15、避让槽;2、下模组;21、下模座;22、下垫板;23、下模成型压板;24、成型垫板;241、第一定位孔;242、第二定位孔;25、导柱;26、限位柱;27、复位压簧;3、滚座;4、折弯滚轴;41、承压面;42、避让位;5、抵压部;6、第一复位弹簧;7、第二复位弹簧;8、折弯板;81、铰接柱;91、第一限位块;92、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参考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叠层铜成型折弯模具,包括:上模组1、
下模组2、滚座3、折弯滚轴4、抵压部5、第一复位弹簧6、第二复位弹簧7。
[0027]上模组1包括上模座11、连接在上模座11底部的连接板12、连接在连接板12底部的上垫板13、连接在上垫板13底部的上模成型压板14,连接板12设有两块,两块连接板12之间形成有用于避让折弯板料的避让槽15。
[0028]下模组2包括下模座21、连接在下模座21上的下垫板22、设于下垫板22上方的浮动组,浮动组包括下模成型压板23、连接在下模成型压板23底部的成型垫板24,下垫板22上连接有多个导柱25,导柱25与浮动组上通孔滑动配合,上模成型压板14上设有供导柱25插入的通孔,下垫板22上还连接有用于限制浮动组下降位置的限位柱26,成型垫板24与下垫板22之间设有复位压簧27,抵压部5连接在下模成型压板23左端,进一步,抵压部5与下模成型压板23一体成型。
[0029]滚座3设置在下模组2的左侧,进一步,滚座3通过螺钉固接在下垫板22上,滚座3上设有滚槽,折弯滚轴4转动配合在滚槽内,折弯滚轴4上转动配合有折弯板8,具体地,折弯板8底部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铰接柱81,折弯滚轴4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层铜成型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下模组、滚座、折弯滚轴、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所述滚座设置在所述下模组的左侧,所述折弯滚轴转动配合在滚座上的滚槽内,折弯滚轴上转动配合有折弯板,所述折弯滚轴上设有承压面、避让位,所述下模组上的浮动组左端的抵压部与所述承压面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与滚座连接,另一端与折弯滚轴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端与折弯滚座连接,另一端与折弯板连接,所述上模组下移可将板料抵压在浮动组上,并驱动浮动组带动抵压部抵压承压面联动折弯滚轴转动,折弯板受到板料的抵压可相对折弯滚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层铜成型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包括下模座、连接在下模座上的下垫板、设于下垫板上方的浮动组,所述浮动组包括下模成型压板、连接在下模成型压板底部的成型垫板,所述下垫板上连接有与浮动组上通孔配合的导柱、限制浮动组下降位置的限位柱,所述成型垫板与下垫板之间设有复位压簧,所述抵压部连接在所述下模成型压板左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层铜成型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成型压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抵压部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国宣电气技术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