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高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969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架体和建筑层墙体,建筑层墙体两端都设置有防坠附墙支座,防坠附墙支座纵向远离建筑层墙体一端滑动连接有防坠升降滑轨,防坠升降滑轨纵向一侧与架体固定连接,架体位于防坠升降滑轨横向一侧都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一端与防坠附墙支撑座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整体结构稳定牢固,实用性强;能够避免架体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以及升降过程中容易出现坠落和倾倒的现象,大幅提高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使用的安全性,适合推广使用。广使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性高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具体为一种安全性高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技术介绍

[000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本世纪初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型脚手架技术,它将高处作业变为低处作业,将悬空作业变为架体内部作业,具有显著的低碳性,高科技含量和更经济、更便捷等特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又称爬架,对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具有重要影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装置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
[0003]中国专利CN213927415U公开了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在升降脚手架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之间采用第一支撑架的结构形式,可有效增强升降脚手架的整体承载能力,在升降脚手架提升时,可避免架体内框传送给架体外框的剪切力对升降脚手架造成弯曲变形的破坏;但是其在实际的使用和升降过程中,安全性较差,容易出现坠落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有待进一步开发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实际的使用和升降过程中,安全性较差,容易出现坠落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架体和建筑层墙体,所述建筑层墙体两端都设置有防坠附墙支座,所述防坠附墙支座纵向远离所述建筑层墙体一端滑动连接有防坠升降滑轨,所述防坠升降滑轨纵向一侧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所述架体位于所述防坠升降滑轨横向一侧都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一端与所述防坠附墙支撑座相连接,所述架体顶部与所述建筑层墙体之间设置有防倾组件,所述架体纵向一侧内表面设置有控制装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架体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纵向两端等距设置有若干支撑立杆,所述支撑立杆内侧之间自上而下等距设置有若干防滑脚手板,所述防滑脚手板对应所述升降组件位置都具有第一镂空口,所述防滑脚手板底部沿横向等距设置有若干支撑安装板,所述支撑安装板与所述支撑立杆内表面相连接,所述支撑立杆之间以及所述支撑立杆与所述支撑安装板之间都设置有斜撑,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杆内表面。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防坠附墙支座包括固定连接板,所述固定连接板纵向一侧与所述建筑层墙体相连接,另一侧设置有支撑臂,所述固定连接板外表面对应所述升降组件位置设置有防坠连接座,所述支撑臂一端与所述防坠升降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臂顶部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横向两侧内表面之间转轴连接有支撑承载板,所述支撑承载板顶
部纵向靠近所述防坠升降滑轨一端具有圆形限位槽,另一端设置有支撑立板,所述支撑立板与所述支撑臂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内侧设置有第一弧形导向插接杆,所述第一弧形导向插接杆一端与所述支撑立板固定连接,另一端插接连接有第二弧形导向插接杆,所述第二弧形导向插接杆一端与所述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承载板与所述防坠升降滑轨之间设置有限位拉杆,所述限位拉杆横向两端都设置有移动支撑板,所述移动支撑板一端与所述支撑臂横向一侧滑动连接,所述支撑臂横向两侧位于所述固定连接板和所述移动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装置,所述第一伸缩装置一端与所述移动支撑板纵向一侧相连接,所述支撑臂底部与所述固定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弧形加强支撑板,所述防坠升降滑轨位于所述支撑臂下方的横向两侧都设置有限位支撑板,所述限位支撑板上下交错设置,所述限位支撑板横向靠近所述防坠升降滑轨一侧内表面都设置有限位锁紧块,所述限位支撑板纵向远离所述限位锁紧块一端设置有支撑棱柱,所述支撑棱柱一端与所述弧形加强支撑板插接连接,所述弧形加强支撑板横向远离所述限位支撑板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第二伸缩装置一端伸入弧形加强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棱柱相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防坠连接座包括U型固定连接座,所述U型固定连接座纵向一侧的两端都与所述固定连接板相连接,另一侧插接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U型固定连接座内侧一端设置有滑动限位板,另一端设置有钢丝绳连接环,所述滑动限位板横向两侧表面分别与所述U型固定连接座横向两侧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U型固定连接座纵向一侧内表面位于所述连接杆两侧都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坠升降滑轨包括升降滑轨本体,所述升降滑轨本体纵向一端与所述支撑承载臂呈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立杆相连接,所述升降滑轨本体横向两侧与所述支撑臂滑动连接处都具有防脱滑槽,所述第二凹槽内侧自上而下等距设置有若干限位支撑块,所述限位支撑块顶部设置有导向块,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圆形限位槽相匹配的圆形限位凸起。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下桁架,所述下桁架上方设置有上桁架,所述下桁架和所述上桁架底部纵向两端都设置有支撑连接板,所述支撑连接板一侧与所述支撑立杆相连接,所述上桁架底部都设置有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连接有钢丝绳,所述下桁架对应所述电动葫芦位置设置有第二镂空口,所述下桁架底部靠近所述防坠附墙支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镂空口之间至少设置有两个导向轮,所述钢丝绳一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二镂空口和所述导向轮后与所述钢丝绳连接环相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倾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支撑柱和第二限位支撑柱,所述第一限位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建筑层墙体顶部,所述第二限位支撑柱设置在所述顶板顶部,所述第一限位支撑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支撑柱横向两侧都设置有限位连接板,所述限位连接板内侧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支撑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支撑柱外轮廓相匹配的弧形槽,所述第一限位支撑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支撑柱对应所述限位连接板顶部位置都设置有限位压板,所述限位连接板两端之间都设置有固定调节螺栓相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防滑脚手板纵向靠近所述建筑层墙体一端旋转连接有防护翻折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斜撑外侧的所述支撑立杆之间设置有防尘网。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装置、所述第二伸缩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电动葫
芦都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中的架体结构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稳定,实用性强,能够有效的保证升降以及使用过程中自身结构的稳定牢固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0017]2、在架体正常使用时,通过防坠附墙支座中设置的支撑承载板用于架体正常使用时对其进行支撑;同时通过设置的圆形限位槽和圆形限位凸起相配合、支撑臂和防坠升降滑轨中的防脱滑槽相配合以及设置的防倾组件,能够起到多重限位效果,避免架体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水平位移的现象;此外,在架体正常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的支撑立板、弹簧、第一弧形导向插杆、第二弧形导向插杆相配合能够对支撑承载板施加一定的推力,避免架体正常使用的过程中,支撑承载板从限位支撑块底部的第二凹槽中脱离,保证架体使用过程中位置的稳定性,进而避免架体正常使用过程中坠落现象,进一步提高架体正常使用时的安全性;
[0018]3、在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性高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架体(1)和建筑层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层墙体(2)两端都设置有防坠附墙支座(3),所述防坠附墙支座(3)纵向远离所述建筑层墙体(2)一端滑动连接有防坠升降滑轨(4),所述防坠升降滑轨(4)纵向一侧与所述架体(1)固定连接,所述架体(1)位于所述防坠升降滑轨(4)横向一侧都设置有升降组件(5),所述升降组件(5)一端与所述防坠附墙支撑座(3)相连接,所述架体(1)顶部与所述建筑层墙体(2)之间设置有防倾组件(6),所述架体(1)纵向一侧内表面设置有控制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包括底板(101)和顶板(102),所述底板(101)和所述顶板(102)之间的纵向两端等距设置有若干支撑立杆(103),所述支撑立杆(103)内侧之间自上而下等距设置有若干防滑脚手板(104),所述防滑脚手板(104)对应所述升降组件(5)位置都具有第一镂空口(105),所述防滑脚手板(104)底部沿横向等距设置有若干支撑安装板(106),所述支撑安装板(105)与所述支撑立杆(103)内表面相连接,所述支撑立杆(103)之间以及所述支撑立杆(103)与所述支撑安装板(106)之间都设置有斜撑(107),所述控制装置(7)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杆(103)内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附墙支座(3)包括固定连接板(301),所述固定连接板(301)纵向一侧与所述建筑层墙体(2)相连接,另一侧设置有支撑臂(302),所述固定连接板(301)外表面对应所述升降组件(5)位置设置有防坠连接座(303),所述支撑臂(302)一端与所述防坠升降滑轨(4)滑动连接,所述支撑臂(302)顶部具有第一凹槽(304),所述第一凹槽(304)横向两侧内表面之间转轴连接有支撑承载板(305),所述支撑承载板(305)顶部纵向靠近所述防坠升降滑轨(4)一端具有圆形限位槽(306),另一端设置有支撑立板(307),所述支撑立板(307)与所述支撑臂(302)之间设置有弹簧(308),所述弹簧(308)内侧设置有第一弧形导向插接杆(309),所述第一弧形导向插接杆(309)一端与所述支撑立板(307)固定连接,另一端插接连接有第二弧形导向插接杆(310),所述第二弧形导向插接杆(310)一端与所述支撑臂(30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承载板(305)与所述防坠升降滑轨(4)之间设置有限位拉杆(311),所述限位拉杆(311)横向两端都设置有移动支撑板(312),所述移动支撑板(312)一端与所述支撑臂(302)横向一侧滑动连接,所述支撑臂(302)横向两侧位于所述固定连接板(301)和所述移动支撑板(312)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装置(313),所述第一伸缩装置(313)一端与所述移动支撑板(312)纵向一侧相连接,所述支撑臂(302)底部与所述固定连接板(301)之间设置有弧形加强支撑板(314),所述防坠升降滑轨(4)位于所述支撑臂(302)下方的横向两侧都设置有限位支撑板(315),所述限位支撑板(315)上下交错设置,所述限位支撑板(315)横向靠近所述防坠升降滑轨(4)一侧内表面都设置有限位锁紧块(316),所述限位支撑板(315)纵向远离所述限位锁紧块(316)一端设置有支撑棱柱(317),所述支撑棱柱(317)一端与所述弧形加强支撑板(314)插接连接,所述弧形加强支撑板(314)横向远离所述限位支撑板(315)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伸缩装置(318),所述第二伸缩装置(3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正新邓学晟张建君杨俊君覃立邓冬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正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