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光子流安全通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962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子流安全通信方法。其原理是:Alice利用[发送信道]向Bob发送偏振纠缠光子流,基于量子纠缠的非定域关联与隐形传态特性、借助工业级光电器件实现纠缠光子的非定域关联与隐形传态,籍此实现通信功能。本方法的光子不携带信息、不要求成码率、不需要单光子探测、不需要量子基操作、不需要经典信道等,因此纠缠对光子源和发送信道的要求不高,易于实现。实现。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子流安全通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量子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光子流安全通信方法(Photon Steam Secure Communication,PSSC)。

技术介绍

[0002]量子通信的保密手段是使用密码,其安全性取决于量子纠缠的不可克隆定理、不确定性原理和非定域关联特性。自1984年提出第一个量子通信方案,即BB84协议以来,迄今已发展出多种通信模式。典型的模式有量子密钥分配(QuantumKeyDistribution,QKD)、量子隐形传态(Quantum Teleportation,QT)和量子安全直接通信(Quantum Secure Direct Communication,QSDC)。量子通信的“硬”技术包括如量子密钥服务器、量子加密通信设备、经典信道共纤技术等等。量子通信的“硬”技术问题可以抽象为“技术安全漏洞”和“技术支撑不足”两类。例如,QKD需要利用经典信道交换信息,Eve利用“拦截再发攻击”有75%的概率得到Alice和Bob创建的裸码,即没有进行后处理的编码,这种情形属于“技术安全漏洞”。同样以“拦截再发攻击”为例,Eve之所以有攻击的机会,是因为QKD依赖的多项技术条件尚未成熟。
[0003]近几年QKD模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如提出了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Measurement Device Independent QKD,MDI

QKD)协议、双场量子密钥分发(Twin

Field Quantum QKD,TF<br/>‑
QKD)协议等。MDI

QKD可以使探测端信道免受攻击,但严格要求光源稳定可信,即需要“硬技术”的支持;TF

QKD旨在突破光纤信道传输距离对成码率的限制,同样需要“硬技术”的支持,例如需要实现两个独立激光源的高对比度干涉,以及对全局基矢相位的快速监测。中国率先在TF

QKD应用领域取得了突破,实现了833公里光纤信道量子密钥分发。这一成果基于一系列“硬技术”的突破,例如独立光源的超稳光学频率同步技术、高带宽信道相位补偿技术、高信噪比单光子探测信号甄别技术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一些需要专线通信的应用场景,给出一种相对简单、现有技术可以支撑的模式,使之既能够充分利用量子通信的“原理性安全”优势,又能够弥补现有“硬”技术的不足,因此提供一种光子流安全通信方法即PSSC,Alice和Bob之间的发送信道仅用于传输不携带信息的纠缠态光子。
[0005]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子流安全通信方法,其工作原理是:Alice利用[发送信道]向Bob发送偏振纠缠光子流,基于量子纠缠的非定域关联与隐形传态特性、借助工业级光电器件实现纠缠光子的非定域关联与隐形传态,籍此实现通信功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子流安全通信方法,实现如下:
[0007]纠缠光子源连续输出偏振纠缠光子对形成光子流,纠缠光子对中的一路通过发送信道发送给Bob,具体过程是首先经偏振器滤除垂直偏振线偏振光,再经发送信道、检偏器和光电探测器使Bob得到编码信息;另一路进入Alice侧,经延迟器、偏振方向旋转器后自行
湮灭;Alice依据信息编码的需要,通过编码器控制偏振方向旋转器的偏振方向在0~90
°
范围内变化,将需要发送的信息调制加载到光路中:
[0008]偏振方向旋转器的偏振方向为0
°
时,Alice侧垂直偏振的纠缠光子的偏振方向为0
°
,发送信道中垂直偏振的纠缠光子经偏振器在发送信道入口处滤除,Alice信道中相应的水平偏振纠缠光子坍缩;基于量子纠缠的非定域关联特性设置检偏器的偏振轴,使与Alice侧垂直偏振纠缠光子相对应的Bob侧的水平偏振纠缠光子完全通过检偏器,光电探测器探测到的光强最大,相应的信息编码为1;
[0009]偏振方向旋转器的偏振方向为90
°
时,Alice侧垂直偏振的纠缠光子的偏振方向旋转至90
°
,发送信道中垂直偏振的纠缠光子经偏振器在发送信道入口处滤除,Alice信道中相应的水平偏振纠缠光子坍缩;基于量子纠缠的非定域关联特性设置检偏器的偏振轴,使与Alice侧垂直偏振纠缠光子相对应的Bob侧的水平偏振纠缠光子不能通过检偏器,光电探测器探测到的光强最小,相应的信息编码为0;
[0010]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脉冲信号即为信息编码,籍此实现Alice与Bob之间的单端通信。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Alice控制偏振方向旋转器的偏振方向在0~90
°
的范围内变化,0
°
时对应的信息编码为1,90
°
时对应的信息编码为0,籍此将需要发送的信息调制加载到光路中。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延迟器的作用是补偿发送信道的时延,使纠缠光子对中的一个光子在Alice的光路中到达位置A时,纠缠光子对中的另一个光子在Bob的光路中到达位置A

,以保证偏振方向旋转器的作用有效。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量子纠缠的非定域关联的作用是将位置A之前的光路与位置A

之后的光路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通信光路;信息传送是通过AA

之间量子纠缠的非定域关联和隐形传态作用实现的,发送信道提供所需的纠缠光子流。
[0014]以上方案同样适用于卫星保密通信。可以采用II类自发参量下转换偏振纠缠光子源,以获得更大的发送功率;同时可以避开光纤信道的衰减与噪声,以获得更好的通信效果。
[00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及其优选方案当中光子不携带信息、不要求成码率、不需要单光子探测、不需要量子基操作等,因此对光源和信道的要求不高,易于实现。可以适用于专线通信,如政府、军队、公安、企业的保密专线或专网,异地数据中心的数据传输等。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光子流安全通信方法技术实施例方案示意图。
[0017]图中包括:[纠缠光子源]、[偏振器]、[发送信道],[检偏器],[光电探测器],[延迟器],[偏振方向旋转器],[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0019]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除非另有指明,以下说明使用的技术和科
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0]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子流安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如下:纠缠光子源连续输出偏振纠缠光子对形成光子流,纠缠光子对中的一路通过发送信道发送给Bob,具体过程是首先经偏振器滤除垂直偏振线偏振光,再经发送信道、检偏器和光电探测器使Bob得到编码信息;另一路进入Alice侧,经延迟器、偏振方向旋转器后自行湮灭;Alice依据信息编码的需要,通过编码器控制偏振方向旋转器的偏振方向在0~90
°
范围内变化,将需要发送的信息调制加载到光路中:偏振方向旋转器的偏振方向为0
°
时,Alice侧垂直偏振的纠缠光子的偏振方向为0
°
,发送信道中垂直偏振的纠缠光子经偏振器在发送信道入口处滤除,Alice信道中相应的水平偏振纠缠光子坍缩;基于量子纠缠的非定域关联特性设置检偏器的偏振轴,使与Alice侧垂直偏振纠缠光子相对应的Bob侧的水平偏振纠缠光子完全通过检偏器,光电探测器探测到的光强最大,相应的信息编码为1;偏振方向旋转器的偏振方向为90
°
时,Alice侧垂直偏振的纠缠光子的偏振方向旋转至90
°
,发送信道中垂直偏振的纠缠光子经偏振器在发送信道入口处滤除,Alice信道中相应的水平偏振纠缠光子坍缩;基于量子纠缠的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启峰黄奕钒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