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和显影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934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成像设备和显影盒。成像设备包括:感光构件;显影盒,所述显影盒具有显影构件、显影框架、附接到所述显影框架的端部构件和限制所述端部构件的摆动运动的限制部分;以及显影盒可附接于其上的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使所述显影盒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定位部分,当所述显影盒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定位部分与所述端部构件接合;以及限制释放部分,所述限制释放部分随着所述显影盒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而作用在所述限制部分上,并释放对所述端部构件的摆动运动的限制,所述限制释放部分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的除移动单元之外的部分上。在所述设备主体的除移动单元之外的部分上。在所述设备主体的除移动单元之外的部分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设备和显影盒
[0001]本申请是名称为“成像设备和显影盒”、申请日为2019年9月25日、申请号为201910908028.8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以及可用于该成像设备中的显影盒。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包括打印机(激光束打印机、发光二极管(LED)打印机等)、复印机、传真设备、文字处理器及其多功能外围设备(多功能打印机)。

技术介绍

[0003]已经可以获得一种显影盒,该显影盒包括支撑显影辊的显影单元以及端部构件,该端部构件以可相对于显影单元旋转的方式附接到显影单元的各纵向端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7

173805)。所述端部构件在设备主体中的定位使得显影单元能够相对于位置已经设定于设备主体中的感光鼓旋转。该构造使得显影单元能够在显影辊与感光鼓接触的接触位置和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显影盒包括限制构件,该限制构件在显影盒附接到设备主体或从设备主体拆卸时限制显影单元相对于端部构件的旋转。
[0004]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7

173805中所讨论的显影盒中,通过沿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相对于设备主体移动显影盒的操作来释放对端部构件相对于显影单元的旋转的限制。在其中显影盒在用于附接和拆卸显影盒的第一位置以及用于成像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成像设备中,在第一位置处对端部构件的旋转的限制被释放。期望在不进行成像的第一位置处限制端部构件的旋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成像设备包括:构造成承载调色剂图像的感光构件;不包括所述感光构件的显影盒,所述显影盒包括:显影构件,所述显影构件构造成向所述感光构件供应调色剂;显影框架,所述显影框架支撑所述显影构件使得所述显影构件可绕旋转轴线旋转;端部构件,所述端部构件附接到所述显影框架的沿旋转轴线方向的一端部,使得所述端部构件可相对于所述显影框架摆动,其中,所述端部构件的摆动轴线沿着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和限制部分,所述限制部分构造成限制所述端部构件的摆动运动;以及设备主体,所述显影盒可沿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附接到所述设备主体以及从所述设备主体拆卸。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构造成使所述显影盒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是用于将所述显影盒附接到所述设备主体以及从所述设备主体拆卸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用于成像的位置;定位部分,所述定位部分构造成与所述端部构件接合,从而在所述显影盒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设定所述端部构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在所述端部构件围绕所述摆动轴线的摆动方向上的位置;以及限制释放部分,所述限制释放部分构造成通过利用所述显影盒随着所述移动单元的移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而作用在所述限制部分上来释放对所
述端部构件的摆动运动的限制,所述限制释放部分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的除所述移动单元之外的部分处。所述端部构件附接到所述显影框架的沿安装方向的上游侧端部,所述安装方向是将所述显影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体的方向。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影盒,在成像设备的设备主体中包括感光构件的状态下所述显影盒可附接到所述设备主体并且可从所述设备主体拆卸。所述显影盒包括:显影构件,所述显影构件构造成承载待供应到所述感光构件的调色剂;显影框架,所述显影框架支撑所述显影构件,使得所述显影元件可绕旋转轴线旋转;端部构件,所述端部构件附接到所述显影框架的沿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的一端部,使得所述端部构件可相对于所述显影框架摆动,其中,所述端部构件的摆动轴线沿着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和限制部分,所述限制部分构造成限制所述端部构件相对于显影框架的摆动运动。所述限制部分包括:限制构件,所述限制构件构造成能够沿着所述摆动轴线的方向从限制位置移动到非限制位置,在所述限制位置处所述限制构件限制所述端部构件的摆动运动,在所述非限制位置处所述限制构件不限制所述摆动运动;和按压构件,所述按压构件构造成在所述限制部分从所述显影盒外部接收力的情况下,通过在与所述摆动轴线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的同时按压所述限制构件而使所述限制构件从所述限制位置移动到所述非限制位置。
[0007]通过下文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示意性剖视图。
[0009]图2A和2B分别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鼓盒的透视图和示意性剖视图。
[0010]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盒的示意性剖视图。
[0011]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盒的分解透视图。
[0012]图5A和5B分别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盒的后侧正视图和前侧正视图。
[0013]图6A和6B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盒的后端构件附近的剖视图。
[0014]图7A和7B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盒的前端构件附近的剖视图。
[0015]图8A和8B分别是在限制构件位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显影盒的前端构件的限制构件附近的剖视图和透视图。
[0016]图9A和9B分别是在限制构件位于非限制位置的情况下显影盒的前端构件的限制构件附近的剖视图和透视图。
[0017]图10A至10F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限制构件和加压构件的正视图、左侧视图和右侧视图。
[0018]图11A和11B是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鼓盒和显影盒安装到设备主体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0019]图12是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设定了前端构件和后端构件相对于设备主体的位置的状态的透视图。
[0020]图1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盒和设备主体的引导件的透视图。
[0021]图14A和图14B是分别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显影盒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和显影盒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的示意图。
[0022]图15A和15B是分别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盒的接触状态和分离状态的
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成像设备的整体示意性构造][0024](成像设备)
[0025]参考图1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0的整体构造。如图1所示,成像设备1000包括鼓盒9(9Y、9M、9C和9K,下文中用9Y至9K表示)和显影盒4(4Y、4M、4C和4K,下文中用4Y至4K表示),所述鼓盒和显影盒可附接到设备主体100并且可从设备主体100拆卸。
[0026]每个鼓盒9包括作为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图像载体的感光鼓1(1a、1b、1c和1d,下文中用1a至1d表示)。每个鼓盒9还包括充电辊2(2a、2b、2c和2d,下文中用2a至2d表示)和清洁构件6(6a、6b、6c和6d,下文用中6a至6d表示)。每个显影盒4包括作为显影构件的显影辊25(25a、25b、25c和25d,下文中用25a至25d表示)和作为清洁构件的显影刮刀35(35a、35b、35c和35d,下文中用35a至35d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影盒,其沿附接方向可拆卸地附接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体,该显影盒包括:显影辊,其被构造为承载调色剂;显影框架,其支撑显影辊,使得显影辊能够绕在附接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端部构件,其附接到显影框架在附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使得端部构件能够相对于显影框架绕沿第一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旋转轴线旋转,限制构件,其构造成在限制位置和非限制位置之间移动,在限制位置限制构件限制端部构件绕第二旋转轴线的旋转,在非限制位置限制构件不限制端部构件的旋转,其中,所述端部构件包括手柄部分,所述手柄部分具有在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交叉的方向上凹陷的凹陷部分,并且其中,当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限制构件相对于所述手柄部分设置在与所述凹陷部分的开口相对的一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还包括:推压构件,其将限制构件推向限制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中,当显影盒被定向为显影盒附接到设备主体的姿态时,手柄部分的凹陷部分的开口面向下,并且限制构件被设置在手柄部分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中限制构件被构造成在第一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在限制位置和非限制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其中显影框架具有接合部分,并且其中限制构件被构造成当限制构件处于限制位置时与显影框架的接合部分接合,并且被构造成不与显影框架的接合部分接合。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边真人辰己正和原田达朗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