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眼照相AI评估诊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9246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眼照相AI评估诊疗装置,包括眼照相系统,用于获取使用者的眼部图像;评估诊治系统,用于根据眼部图像以及使用者的输入信息进行疾病诊断,并对使用者提供治疗方案,获取合成报告;理疗系统,用于使用者设定按摩方式,进行穴位按摩;控制储存系统,用于对眼部图像、合成报告、按摩方式进行存储;自动调节头带,用于将装置与使用者的头部进行固定;框架主体和垫片,其中垫片用于缓冲使用者的压力以及贴合使用者的面部。本装置便捷实用,通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完成图像特征与云端公共数据库图像特征的对比诊断并深度学习进化,诊断准确率高,通过循环神经网络完成使用者历史数据的监测并预测患病风险,早期干预防范于未然。范于未然。范于未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眼照相AI评估诊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疾病风险评估及诊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眼照相AI评估诊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日俱增,其体现在饮食结构中高营养物质摄入占比的升高,各种电子科技设备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普及应用和使用时间增加,是长期的电子科技设备的使用、长期结构不平衡的饮食和极少的身体锻炼运动。进而导致的不单单是各种眼部疾病如干眼症、青光眼、视网膜变性等,还有各种慢性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而这些疾病不仅高发于老年群体,在年轻群体中发生率也逐年激增。然而各种原因如就医不便、医患知识不对等、工作繁忙等导致的诊断治疗不及时,视力障碍、失明、脑卒中、猝死等严重后果频发,给患者本人及家庭带来沉重打击。
[0003]由于眼睛是唯一能在无创条件下直观观察体内血管神经的器官,而对于眼底血管神经形态的检查可以提示如青光眼、黄斑变性等眼部疾病,也可提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监测,结合人们的身体基本情况、长期生活习惯、疾病史等信息还可预测慢性基础疾病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然而针对眼睛的检查和相应结果的分析需要到专业医院和专业的设备人员来实现,医疗资源更加紧张,入院程序及检查步骤繁琐。对于需要经常复诊的眼部及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和常规身体情况监测的人群带来极度不便。当前缺少一种便携舒适的,居家就可对疾病进行长期监测、诊疗且能对健康人群身体进行检查并作出风险评估的高效装置。
专利技术内容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眼照相AI评估诊疗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眼照相AI评估诊疗装置,包括眼照相系统、控制储存系统、评估诊治系统、理疗系统、自动调节头带、框架;
[0006]所述眼照相系统用于获取使用者的眼部图像;
[0007]所述评估诊治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眼部图像以及使用者的输入信息进行疾病诊断,并对使用者提供治疗方案,获取合成报告;
[0008]所述理疗系统用于使用者设定按摩方式,进行穴位按摩;
[0009]所述控制储存系统用于对所述眼部图像、所述合成报告、所述按摩方式进行存储;
[0010]所述自动调节头带用于将装置与使用者的头部进行固定;
[0011]所述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和垫片,所述垫片用于缓冲使用者的压力以及贴合使用者的面部。
[0012]可选地,所述眼照相系统包括照相机、移位底座、成像系统和激光定位系统;
[0013]所述照相机用于自动对焦成像;
[0014]所述激光定位系统用于辅助照相机向正确的位置移动;
[0015]所述移位底座用于使照相机向各方位移动;所述移位底座的移动方向包括平面四周和空间上下移动;
[0016]所述成像系统用于对照相机获取的图像进行优化,传输至所述控制储存系统和所述评估诊治系统。
[0017]可选地,所述控制储存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内存卡,当所述内存卡到达储存上限时,所述控制系统将瞬时过时数据,非长期监测数据进行清理;所述控制储存系统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终端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
[0018]可选地,所述评估诊疗系统包括云端公共数据库、风险评估系统和诊疗系统;
[0019]所述云端公共数据库包括权威眼部疾病图像数据库、慢性疾病眼部表现图像数据库、中国人群体检数据库、疾病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数据库并实时更新;
[0020]所述风险评估系统采用循环神经网络,结合装置使用者提供的姓名、身份证号、身体基本情况、长期生活习惯、疾病史、就诊记录和云端公共数据库,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患病风险预测;
[0021]所述诊疗系统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合云端图像数据库和成像系统的图像特征进行初步诊断、治疗和生活饮食调整方案和就医建议,最后获取合成报告传输至所述控制储存系统;
[0022]若装置使用者为慢性疾病患者,在录入信息后所述控制储存系统会自动判定为所述装置使用者需要长期监测,并传输指令至评估诊疗系统对疾病预后、进展和控制情况进行长期分析。
[0023]可选地,所述评估诊疗系统的合成报告包括眼部疾病、慢性基础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预测、诊断结果、治疗方案、预防策略;其中,诊断结果包括疾病种类和治愈的难易程度,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名称剂量、推荐医院科室和费用细则,患病风险预测包括计算出的风险数据及对数据的评价评级,预防策略包括非药物手术干预的具体饮食运动的方案。
[0024]可选地,所述理疗系统包括智能蒸汽发生器和穴位按摩系统;
[0025]所述智能蒸汽发生器包括智能控温模块和蒸汽发生器,所述智能控温模块用于使蒸汽温度稳定在40

45℃或20

25℃,以及调节对应制热/制冷模式;
[0026]所述蒸汽发生器应用稳定定量产出小分子蒸汽;
[0027]所述穴位按摩系统包括按摩脚,所述按摩脚用于滑动式按摩,所述按摩脚前端内置压力传感器,在使用者调节和控制储存系统的配合下,完成个体化按摩方式和力度设定并自动储存。
[0028]可选地,所述自动调节头带包括调节系统、头带主体和压力传感模块,当使用者开始使用时,所述控制储存系统下达指令至调节系统,所述调节系统对头带主体进行收缩,所述压力传感模块位于后脑部,当到达压力最小阈值时,所述调节系统停止收缩头带主体,使用者进一步调节松紧符合个体需求。
[0029]可选地,当使用者有长期理疗需求时如患干眼病等,可匹配控制储存系统中个体资料中调整完成的理疗方案,无需重新调节。
[0030]可选地,所述框架的框架主体材为碳纤维材料,所述框架的垫片材料为记忆海绵和Si

TPV材料。
[003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
[0032]首先,使用者居家即可完成疾病的诊疗,无需医院繁琐的检查程序和大成本的时间支出,且可于终端如手机随时随地查看图像和报告结果。其次,该装置可适配各个年龄段的各种人群,成为家庭中每一成员身体健康监测有效便利手段。最后,该装置通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完成图像特征与云端公共数据库图像特征的对比诊断并深度学习进化,诊断准确率高,通过循环神经网络完成对使用者历史数据的长期监测分析并预测患病风险,并能给出有效治疗方案或生活饮食调整建议,早期干预防范于未然。
附图说明
[003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眼照相AI评估诊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眼照相AI评估诊疗装置的后侧视图;
[0036]图3为眼照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自动调节头带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5为评估诊疗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眼照相AI评估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眼照相系统、控制储存系统、评估诊治系统、理疗系统、自动调节头带、框架;所述眼照相系统用于获取使用者的眼部图像;所述评估诊治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眼部图像以及使用者的输入信息进行疾病诊断,并对使用者提供治疗方案,获取合成报告;所述理疗系统用于使用者设定按摩方式,进行穴位按摩;所述控制储存系统用于对所述眼部图像、所述合成报告、所述按摩方式进行存储;所述自动调节头带用于将装置与使用者的头部进行固定;所述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和垫片,所述垫片用于缓冲使用者的压力以及贴合使用者的面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眼照相AI评估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照相系统包括照相机、移位底座、成像系统和激光定位系统;所述照相机用于自动对焦成像;所述激光定位系统用于辅助照相机向正确的位置移动;所述移位底座用于使照相机向各方位移动;所述移位底座的移动方向包括平面四周和空间上下移动;所述成像系统用于对照相机获取的图像进行优化,传输至所述控制储存系统和所述评估诊治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眼照相AI评估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储存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内存卡,当所述内存卡到达储存上限时,所述控制系统将瞬时过时数据,非长期监测数据进行清理;所述控制储存系统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终端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眼照相AI评估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诊疗系统包括云端公共数据库、风险评估系统和诊疗系统;所述云端公共数据库包括权威眼部疾病图像数据库、慢性疾病眼部表现图像数据库、中国人群体检数据库、疾病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数据库并实时更新;所述风险评估系统采用循环神经网络,结合装置使用者提供的姓名、身份证号、身体基本情况、长期生活习惯、疾病史、就诊记录和云端公共数据库,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患病风险预测;所述诊疗系统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合云端图像数据库和成像系统的图像特征进行初步诊断、治疗和生活饮食调整方案和就医建议,最后获取合成报告传输至所述控制储存系统;若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王耀楼王璐杨磊马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