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化成分容配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915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化成分容技术领域的一种锂电池化成分容配电系统,包括一微型断路器、一交流防雷器、一直流防雷器、一漏电流传感器、一框架断路器、一交流EMI滤波器、一AC/DC模块组、一直流EMI滤波器、一直流断路器、一直流熔断器、一风扇组、一交流电能表、一电流传感器、一电压传感器、一微型漏电断路器、一电源模块、一控制模块、一报警灯、一组态屏以及一上位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AC/DC模块开关机的效率以及安全性。机的效率以及安全性。机的效率以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化成分容配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成分容
,特别指一种锂电池化成分容配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生产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化成分容,化成即对锂电池进行初次的充放电以激活内部化学物质,分容即对锂电池进行容量分选。化成分容需要一台包含AC/DC模块和DC/DC模块的能量回馈式电源系统;AC/DC模块是由交流互换电源和直流电源组成,用于将电源电压从交流变换为直流,DC/DC模块用于将直流电压转换为另一种电压。
[0003]随着锂电池容量以及充放电功率的提升,对能量回馈式电源系统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即对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需要功率为1.2MW,输出电压为700V的能量回馈式电源系统。然而,市面上没有功率为1.2MW,输出电压为700V的能量回馈式电源系统,只能将12个功率为100KW,输出电压为700V的AC/DC模块并联在一起使用。
[0004]传统上,12个AC/DC模块通过人工来开关机,存在如下缺点:1、开机和关机所花费的时间周期长;2、在没有监控断路器、防雷器、对地漏电流、风机状态的情况下,贸然将AC/DC模块开机,无论是对人还是设备,都有可能产生伤害。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锂电池化成分容配电系统,实现提升AC/DC模块开关机的效率以及安全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化成分容配电系统,实现提升AC/DC模块开关机的效率以及安全性。
[0007]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锂电池化成分容配电系统,包括一微型断路器、一交流防雷器、一直流防雷器、一漏电流传感器、一框架断路器、一交流EMI滤波器、一AC/DC模块组、一直流EMI滤波器、一直流断路器、一直流熔断器、一风扇组、一交流电能表、一电流传感器、一电压传感器、一微型漏电断路器、一电源模块、一控制模块、一报警灯、一组态屏以及一上位机;
[0008]所述框架断路器、交流EMI滤波器、AC/DC模块组、直流EMI滤波器、直流断路器、直流熔断器以及直流防雷器依次连接;所述微型断路器与交流防雷器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以及电压传感器与AC/DC模块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交流电能表的一端与框架断路器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一端与微型漏电断路器以及风扇组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模块以及组态屏连接;所述组态屏与上位机连接;
[0009]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AC/DC模块组、组态屏、报警灯、风扇组、微型断路器、框架断路器、微型漏电断路器、直流断路器、漏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直流熔断器、交流防雷器以及直流防雷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一MCU、一开关旋钮、一第一RS485单元、一第二RS485单元、一第三RS485单元、一风机控速单元、一风机检测单元、一断路器控制单元、一触点状
态检测单元、一漏电流采集单元、一输出电流采集单元以及一输出电压采集单元;
[0011]所述MCU分别与开关旋钮、第一RS485单元、第二RS485单元、第三RS485单元、风机控速单元、风机检测单元、断路器控制单元、触点状态检测单元、漏电流采集单元、输出电流采集单元以及输出电压采集单元连接;
[0012]所述第一RS485单元与组态屏连接;所述第二RS485单元与交流电能表连接;所述第三RS485单元与AC/DC模块组连接;所述风机控速单元以及风机检测单元均与风扇组连接;所述断路器控制单元分别与微型断路器、框架断路器、微型漏电断路器以及直流断路器连接;所述触点状态检测单元分别与微型断路器、框架断路器、微型漏电断路器、直流断路器、直流熔断器、交流防雷器、直流防雷器以及开关旋钮连接;所述漏电流采集单元与漏电流传感器连接;所述输出电流采集单元与电流传感器连接;所述输出电压采集单元与电压传感器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RS485单元、第二RS485单元以及第三RS485单元均包括一RS485芯片U9、一电阻R44、一电阻R45、一电阻R46、一电阻R47、一电阻R48、一电阻R49、一电阻R50、一电阻R51、一电阻R52、一电阻R53、一发光二极管D10、一发光二极管D11、一电容C55、一电容C56、一电容C57、一电容C58、一ESD管D12以及一接线端子J7;
[0014]所述RS485芯片U9的引脚1与电容C55以及电容C57连接,引脚3与电阻R46连接,引脚4、5与电阻R48连接,引脚6与电阻R51连接,引脚12与电阻R50以及电阻R52连接,引脚13与电阻R47以及电阻R49连接,引脚11、14与MCU连接,引脚16与电容C56以及电容C58连接;
[0015]所述发光二极管D10的输入端与电阻R44连接,输出端与电阻R51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1的输入端与电阻R45连接,输出端与电阻R46连接;所述电阻R53的一端与电阻R48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55与电容C57连接并接地;所述电容C56与电容C58连接并接地;所述接线端子J7的引脚1与电阻R50以及ESD管D12连接,引脚2与电阻R49以及ESD管D12连接;
[0016]所述接线端子J7与组态屏、交流电能表或者AC/DC模块组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风机控速单元包括一光耦U29、一稳压二极管D17、一电阻R107、一电阻R109以及一电阻R111;
[0018]所述光耦U29的引脚1与电阻R109以及电阻R111连接,引脚2与电阻R111连接并接地,引脚3与稳压二极管D17的输入端连接并接地,引脚4与电阻R107、稳压二极管D17的输出端以及MCU连接;所述电阻R109与风扇组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风机检测单元包括一光耦U31、一电阻R113、一电阻R115以及一电阻R117;
[0020]所述光耦U31的引脚1与电阻R113、电阻R117以及MCU连接,引脚2与电阻R117连接并接地,引脚3接地,引脚4与电阻R115以及风扇组连接。
[0021]进一步地,所述触点状态检测单元包括一光耦U21、一电阻R83、一电阻R85、一电阻R87、一电容C65以及一接线端子J22;
[0022]所述光耦U21的引脚1与电阻R83连接,引脚2与接线端子J22的引脚1连接,引脚3与电阻R85以及电阻R87连接;所述电容C65的一端与电阻R87连接并接地,另一端与电阻R85以及MCU连接。
[0023]进一步地,所述漏电流采集单元包括一运放U36、一电阻R130、一电阻R131、一电阻
R132、一电阻R133、一电阻R134、一电容C72、一电容C73、一电容C74、一电容C75、一电容C76、一电容C77、一接线端子J33以及一开关二极管D20;
[0024]所述运放U36的引脚1、2与电阻R131连接,引脚3与电阻R133以及电容C76连接,引脚4与电容C77连接,引脚5与电阻R130以及电阻R131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化成分容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微型断路器、一交流防雷器、一直流防雷器、一漏电流传感器、一框架断路器、一交流EMI滤波器、一AC/DC模块组、一直流EMI滤波器、一直流断路器、一直流熔断器、一风扇组、一交流电能表、一电流传感器、一电压传感器、一微型漏电断路器、一电源模块、一控制模块、一报警灯、一组态屏以及一上位机;所述框架断路器、交流EMI滤波器、AC/DC模块组、直流EMI滤波器、直流断路器、直流熔断器以及直流防雷器依次连接;所述微型断路器与交流防雷器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以及电压传感器与AC/DC模块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交流电能表的一端与框架断路器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一端与微型漏电断路器以及风扇组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模块以及组态屏连接;所述组态屏与上位机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AC/DC模块组、组态屏、报警灯、风扇组、微型断路器、框架断路器、微型漏电断路器、直流断路器、漏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直流熔断器、交流防雷器以及直流防雷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化成分容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一MCU、一开关旋钮、一第一RS485单元、一第二RS485单元、一第三RS485单元、一风机控速单元、一风机检测单元、一断路器控制单元、一触点状态检测单元、一漏电流采集单元、一输出电流采集单元以及一输出电压采集单元;所述MCU分别与开关旋钮、第一RS485单元、第二RS485单元、第三RS485单元、风机控速单元、风机检测单元、断路器控制单元、触点状态检测单元、漏电流采集单元、输出电流采集单元以及输出电压采集单元连接;所述第一RS485单元与组态屏连接;所述第二RS485单元与交流电能表连接;所述第三RS485单元与AC/DC模块组连接;所述风机控速单元以及风机检测单元均与风扇组连接;所述断路器控制单元分别与微型断路器、框架断路器、微型漏电断路器以及直流断路器连接;所述触点状态检测单元分别与微型断路器、框架断路器、微型漏电断路器、直流断路器、直流熔断器、交流防雷器、直流防雷器以及开关旋钮连接;所述漏电流采集单元与漏电流传感器连接;所述输出电流采集单元与电流传感器连接;所述输出电压采集单元与电压传感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化成分容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S485单元、第二RS485单元以及第三RS485单元均包括一RS485芯片U9、一电阻R44、一电阻R45、一电阻R46、一电阻R47、一电阻R48、一电阻R49、一电阻R50、一电阻R51、一电阻R52、一电阻R53、一发光二极管D10、一发光二极管D11、一电容C55、一电容C56、一电容C57、一电容C58、一ESD管D12以及一接线端子J7;所述RS485芯片U9的引脚1与电容C55以及电容C57连接,引脚3与电阻R46连接,引脚4、5与电阻R48连接,引脚6与电阻R51连接,引脚12与电阻R50以及电阻R52连接,引脚13与电阻R47以及电阻R49连接,引脚11、14与MCU连接,引脚16与电容C56以及电容C58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0的输入端与电阻R44连接,输出端与电阻R51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1的输入端与电阻R45连接,输出端与电阻R46连接;所述电阻R53的一端与电阻R48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55与电容C57连接并接地;所述电容C56与电容C58连接并接地;所述接线端子J7的引脚1与电阻R50以及ESD管D12连接,引脚2与电阻R49以及ESD管D12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7与组态屏、交流电能表或者AC/DC模块组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化成分容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控速单元包括一光耦U29、一稳压二极管D17、一电阻R107、一电阻R109以及一电阻R111;所述光耦U29的引脚1与电阻R109以及电阻R111连接,引脚2与电阻R111连接并接地,引脚3与稳压二极管D17的输入端连接并接地,引脚4与电阻R107、稳压二极管D17的输出端以及MCU连接;所述电阻R109与风扇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作斌方梓良杨国朱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