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83905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及存储介质,所述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知识库,以各管线探测方法Am的技术特征、适用范围为维度,构建管线探测方法知识库;S2:基于管线探测过程中待探测场景的特征参数Cn,以及构建的管线探测方法知识库,以并行选择决策算法DPST计算获得推荐的管线探测方法,并展示给用户。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管线探测技术人员只需要输入管线探测的相关参数,即可快速选出适合本次探测条件的技术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探测效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线探测
,尤其涉及一种针对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地面上的建筑物数量增加,地下管线种类不断增加,管线的分布也更加密集。地下管线作为城市的“神经网络”承载着现代化城市正常运转和人们生活正常运行的重要角色。长期以来,它担负着传输信息,输送能量及排放废液的工作。
[0003]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城市的地下管网分布资料不全,管线档案管理不规范。因此地下管线探测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营和改扩建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准确、高效的地下管线探测仍是一项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前应用于管线探测的方法主要有传统钻孔法、电磁感应法、地质雷达法以及浅层地震法等。
[0004]在实际管线探测中,方法的选择常常依靠经验,具有很高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如金属管线的探测多采用电磁感应法的感应法、夹钳法、直接法或探地雷达法,各类方法之间并未很好的融合,形成完整有机的体系,大大影响管线探测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公开了一种针对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及存储介质,通过本专利技术实现了管线探测的标准化、精准化作业,避免了工作人员出现低准确度、低效率的探测作业,极大地提高了探测效率。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所述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构建知识库,以各管线探测方法Am的技术特征、适用范围为维度,构建管线探测方法知识库;
[0009]S2:基于管线探测过程中待探测场景的特征参数Cn,以及构建的管线探测方法知识库,以并行选择决策算法DPST计算获得推荐的管线探测方法,并展示给用户。
[0010]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2具体包括:
[0011]S21:基于待探测场景的特征参数Cn以及管线探测方法知识库中各管线探测方法Am的适用范围,构建各管线探测方法针对各特征参数的适用性语言矩阵,适用性语言矩阵中每列元素代表一种管线探测方法的针对各特征参数的适用性,并将构建的适用性语言矩阵转换为数值矩阵;
[0012]适用性语言矩阵中,管线探测方法Am针对特征参数Cn若为适应则记为元素A,若为中立则记为元素N,若为不适用则记为元素I;
[0013]数值矩阵转换过程为将适用性语言矩阵的元素A、N、I分别采用数字10、1、0替代;
[0014]S22:将获得的数值矩阵中每一列的数值彼此相乘,获得单行的矩阵1;并对单行的矩阵1中各元素取10的对数,即获得矩阵2;矩阵2中各元素值表示每种管线探测方法的适用
条件的数量,元素值为无穷则代表至少选择了一个不适用的条件;
[0015]S23:基于管线探测方法知识库中各管线探测方法的适应条件个数建立矩阵3,将矩阵2中各元素除以矩阵3对应元素,得到的最终矩阵结果决定了各管线探测方法的适用性。
[0016]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以各管线探测方法在最终矩阵中对应元素靠近于1的程度确定推荐顺序,且最终矩阵中元素为1的相应管线探测方法为第一推荐管线探测方法。
[0017]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特征参数Cn包括:管线类型、管线尺寸、管线埋深、管线材质。
[0018]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1中,各管线探测方法Am包括:电磁感应法、地质雷达法、直流电阻法、浅层地震法、磁法、红外热辐射法、微重力法。
[0019]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磁感应法包括:工频法、直接法、夹钳法、感应法、示踪法;
[0020]所述浅层地震法包括:反射波法、折射波法、面波法;
[0021]所述磁法包括:磁场强度法、磁梯度法。
[002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
[00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辅助决策方法。
[0024]前述本专利技术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专利技术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专利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管线探测技术人员只需要输入管线探测的相关参数,即可快速选出适合本次探测条件的技术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探测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7]实施例1
[002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所述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步骤S1:构建知识库,以各管线探测方法Am的技术特征、适用范围为维度,构建管线探测方法知识库。
[0030]步骤S2:基于管线探测过程中待探测场景的特征参数Cn,以及构建的管线探测方法知识库,以并行选择决策算法DPST计算获得推荐的管线探测方法,并展示给用户。
[0031]优选地,步骤S1构建管线探测方法知识库具体地包括:
[0032]先针对目前常用已有的单项管线探测方法,从技术特征、适用范围等维度,利用数
值模拟及现场试验手段进行了详细的适用性评测,得出各方法的主要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如表1所示);再以方法的测评参数和测评结果建立知识库,通过决策算法给出本次管线探测的技术组合。
[0033]进行测评的单项技术具体包括传统钻孔法、管线电缆定位仪(Pipe and Cable Locators)、E线定位法(E

line locator method)、金属探测器、Electronic Marker System(EMS)、电导率法、地质雷达法、声发射法、电阻率法、红外热成像法、微重力法、频率仪法、高密度电阻率法以及瞬态面波法等,表1展示了部分管线探测方法测评结果。
[0034]表1部分探测技术测评结果表
[0035][0036][0037][0038]优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
[0039]步骤S21:基于待探测场景的特征参数Cn以及管线探测方法知识库中各管线探测方法Am的适用范围,构建各管线探测方法针对各特征参数的适用性语言矩阵,适用性语言矩阵中每列元素代表一种管线探测方法的针对各特征参数的适用性,并将构建的适用性语言矩阵转换为数值矩阵。
[0040]适用性语言矩阵中,管线探测方法Am针对特征参数Cn若为适应则记为元素A,若为中立则记为元素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知识库,以各管线探测方法Am的技术特征、适用范围为维度,构建管线探测方法知识库;S2:基于管线探测过程中待探测场景的特征参数Cn,以及构建的管线探测方法知识库,以并行选择决策算法DPST计算获得推荐的管线探测方法,并展示给用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S21:基于待探测场景的特征参数Cn以及管线探测方法知识库中各管线探测方法Am的适用范围,构建各管线探测方法针对各特征参数的适用性语言矩阵,适用性语言矩阵中每列元素代表一种管线探测方法的针对各特征参数的适用性,并将构建的适用性语言矩阵转换为数值矩阵;适用性语言矩阵中,管线探测方法Am针对特征参数Cn若为适应则记为元素A,若为中立则记为元素N,若为不适用则记为元素I;数值矩阵转换过程为将适用性语言矩阵的元素A、N、I分别采用数字10、1、0替代;S22:将获得的数值矩阵中每一列的数值彼此相乘,获得单行的矩阵1;并对单行的矩阵1中各元素取10的对数,即获得矩阵2;矩阵2中各元素值表示每种管线探测方法的适用条件的数量,元素值为无穷则代表至少选择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利安陈曦微曹玉新姜永涛郑懿王国义朱桦李宗奇赵炜唐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成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四川幔壳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