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测量头拔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900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烟支指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下测量头拔取器,用于从测量头外筒中拔出下测量头,包括外筒和内芯;外筒的轴心处设有贯穿的通孔;外筒的一端为用于插入到下测量头中的插入端,包含该插入端的一段为插入段,插入段上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一道延伸到该插入端的裂口;内芯可滑动地插设于通孔内;当内芯在通孔内向着外筒的插入端滑动时,内芯撑开裂口以使外筒的插入端的径向尺寸增大而抵接在下测量头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外筒插入到下测量头的通孔中,然后,将内芯插入外筒的通孔中以将插入端向外撑开而抵接在下测量头的通孔中,之后,便可以通过拔取器将下测量头从测量头外筒中拔出,整个过程方便快捷。整个过程方便快捷。整个过程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测量头拔取器


[0001]本技术涉及烟支指标检测
,具体涉及到一种下测量头拔取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烟支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6978714U的测量装置对输送线(生产线)上的烟支样品进行吸阻、通风度的检测。但是,在使用该测量装置进行检测时,PV下测量头(后文简称下测量头)可能会脱落于测量头外筒内(如图1所示),必须先将下测量头取出后才能继续进行检测。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通常需要通过敲击或使用细长杆件掏出下测量头,由于测量头外筒内部空间狭窄,操作十分不便,下测量头不易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下测量头拔取器,旨在方便地取出脱落于测量头外筒内的下测量头。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下测量头拔取器,用于从测量头外筒中拔出下测量头,包括外筒和内芯;所述外筒的轴心处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外筒的一端为用于插入到所述下测量头中的插入端,包含该插入端的一段为插入段,所述插入段上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一道延伸到该插入端的裂口;所述内芯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通孔内;当所述内芯在所述通孔内向着所述外筒的插入端滑动时,所述内芯撑开所述裂口以使所述外筒的插入端的径向尺寸增大而抵接在所述下测量头中。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筒的插入段上套设有至少一个弹力收紧环;该弹力收紧环使得所述外筒的插入端在内芯未滑动至插入段所对应的通孔部分时处于收紧姿态,以便所述外筒的插入端能够插入到所述下测量头中。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筒的插入段上设有周向凹槽;所述弹力收紧环设于所述周向凹槽内。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芯包括推拉杆和设于所述推拉杆一端的膨胀头;所述膨胀头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推拉杆的径向尺寸。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芯还包括设于所述推拉杆另一端的推拉头;所述膨胀头和/或所述推拉头与所述内芯之间可拆卸连接。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筒的插入端上设有沿周向凸出的卡接沿边。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裂口设有两道以上时,所述裂口沿所述插入段的周向均匀分布。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以将外筒插入到下测量头的通孔中,然后,将内芯插入外筒的通孔中,内芯的插入会迫使裂口扩大从而导致外筒的插入段以及插入端向外撑开,进而使得外筒的插入端抵接在下测量头的通孔中,此时,可以依靠外筒的插入端与下测量头通孔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将下测量头
与外筒暂时连为一体。最后,在保持内芯和外筒相对位置不变的同时拔出内芯和外筒,即可将下测量头从测量头外筒中取出。整个过程方便快捷,不会损伤下测量头和测量头外筒,且十分高效。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下测量头脱落于测量头外筒内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所介绍的下测量头拔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所介绍的下测量头拔取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内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中外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中外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使用本技术所介绍的下测量头拔取器从测量头外筒中拔出下测量头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使用本技术所介绍的下测量头拔取器伸入测量头外筒中准备拔出下测量头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9为使用本技术所介绍的下测量头拔取器从测量头外筒中拔出下测量头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各标号的释义为:内芯1,推拉头11,推拉杆12,膨胀头13,外筒2,握持段21,伸长段22,插入段23,通孔24,周向凹槽,弹力收紧环25,裂口26,卡接沿边27,下测量头3,测量头外筒4。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类似用语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6]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如图1所示,当下测量头3脱落于测量头外筒4中时,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下测量头3的轴心处具有通孔,因此,可以考虑借助于该通孔将下测量头3从测量头外筒4中取出。
[0028]如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下测量头拔取器包括外筒2和可在外筒2内自由滑动的内芯1。
[0029]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外筒2从上到下整体上可以划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握持段21、伸长段22和插入段23。其中,握持段21主要用于人工拿握,伸长段22则是为了延长整个外筒2的长度,插入段23则主要是为了插入到下测量头3中。
[0030]如图6所示,所述外筒2的轴心处设有贯穿的通孔24,该通孔24可供内芯1自由滑动。所述外筒2的一端(例如下端)为用于插入到所述下测量头3中的插入端,包含该插入端的一段(即下段)即为插入段23,所述插入段23上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一道延伸到该插入端的裂口26。如图5所示,该裂口26可以是一条直线型的通槽,从外筒2的中部或下部一直延伸到下端,即可以从伸长段22延伸到插入段23,且该裂口26从外筒2的表面贯穿到通孔24。该裂口26使得外筒2的下段能够发生形变,从而改变外筒2下段的径向尺寸。当所述裂口26设有两道以上时,所述裂口26沿所述插入段23的周向均匀分布。
[0031]当所述内芯1在所述通孔24内向着所述外筒2的插入端(即下端)滑动时,所述内芯1撑开所述裂口26以使所述外筒2的插入端的径向尺寸增大而抵接在所述下测量头3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初始状态时,即在未将内芯1插入外筒2的通孔24内时,或内芯1已插入通孔24但未滑动至通孔24的下段时,外筒2的插入端是处于收紧状态的,即此时,外筒2的插入端的径向尺寸小于下测量头3的通孔的直径,使得外筒2的插入端可以插入到下测量头3的通孔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测量头拔取器,用于从测量头外筒(4)中拔出下测量头(3),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2)和内芯(1);所述外筒(2)的轴心处设有贯穿的通孔(24);所述外筒(2)的一端为用于插入到所述下测量头(3)中的插入端,包含该插入端的一段为插入段(23),所述插入段(23)上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一道延伸到该插入端的裂口(26);所述内芯(1)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通孔(24)内;当所述内芯(1)在所述通孔(24)内向着所述外筒(2)的插入端滑动时,所述内芯(1)撑开所述裂口(26)以使所述外筒(2)的插入端的径向尺寸增大而抵接在所述下测量头(3)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测量头拔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的插入段(23)上套设有至少一个弹力收紧环(25);该弹力收紧环(25)使得所述外筒(2)的插入端在内芯(1)未滑动至插入段(23)所对应的通孔(24)部分时处于收紧姿态,以便所述外筒(2)的插入端能够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扬徐泽军罗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五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