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开关与电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99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位开关,其包括触发组件、轴套组件与电路组件。触发组件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轴套组件的顶部设有挂台,触发组件可相对轴套组件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轴向滑动并复位,且第一限位部被挂台在轴套组件的轴向上限位。电路组件设于轴套组件的底部并与电源电连接,触发组件相对轴套组件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轴向滑动时可与电路组件接触,使电路组件与电源形成不同的电流通路,触发组件复位时与电路组件分离,使电路组件与电源之间的电流通路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气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挂台对第一限位部的限制来防止触发组件自轴套组件上掉落,简化了两者之间的装配,有利于复位开关的组装生产与拆卸维修。组装生产与拆卸维修。组装生产与拆卸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位开关与电气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复位开关
,尤其涉及一种复位开关与电气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旋转开关指的是通过旋转旋钮的中心轴,来驱动开关的切换机构作绕轴线运动,从而实现开关的多路电路的转换功能的开关。我们常见的旋转开关通常是利用动触片与定触片及公共端连接,在旋钮的旋转中心轴的带动下转换位置,实现开关通断及电路转换。
[0003]一般地,旋转开关包括外壳、旋钮与卡圈等结构,其中,旋钮可在外壳上做绕轴线运动,卡圈可卡住旋钮以避免旋钮自外壳上脱落,但目前卡圈与旋钮之间的装配较为复杂,不便于组装拆卸,影响旋转开关的组装、生产与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复位开关,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卡圈与旋钮的装配复杂、不便于组装拆卸,而影响旋转开关的生产与维修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位开关,包括:
[0006]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
[0007]轴套组件,所述轴套组件的顶部设有挂台,所述触发组件可相对所述轴套组件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轴向滑动并复位,且所述第一限位部被所述挂台在所述轴套组件的轴向上限位;以及
[0008]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设于所述轴套组件的底部并与电源电连接,所述触发组件相对所述轴套组件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轴向滑动时可与所述电路组件接触,使所述电路组件与电源形成不同的电流通路,所述触发组件复位时与所述电路组件分离,使所述电路组件与电源之间的电流通路断开。<br/>[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触发组件包括:
[0010]触发件,所述触发件设于所述轴套组件上,并可相对所述轴套组件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轴向滑动,且所述触发件的上端自所述轴套组件露出,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触发件的外壁上;
[0011]传动件,所述触发件的下端可轴向滑动地穿设所述传动件,且所述传动件可随所述触发件同步转动;
[0012]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嵌设于所述传动件的底部,并可随所述传动件同步转动,而与所述电路组件接触或分离;以及
[0013]复位卷簧,所述复位卷簧设于所述传动件上,且所述复位卷簧的两端与所述轴套组件抵持,所述复位卷簧可驱动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触发件转动复位。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触发件的下端的相对两侧设有滑动部,所述传动件中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形状与所述触发件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滑动部可在所述滑动槽中滑动,所述滑动部还可带动所述传动件随所述触发件同步转动。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触发件的转动角度为0
°
至45
°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轴套组件包括:
[0017]轴套,所述挂台设于所述轴套的顶部,所述触发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轴套中且所述触发件的上端自所述轴套露出,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外表面与所述轴套的内壁贴合;以及
[0018]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将所述轴套压设于所述电路组件上。
[001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两个,两个第一限位部对称设于所述触发件的外壁上;
[0020]所述轴套的内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二限位部,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随所述触发件在所述轴套中转动时,被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轴套的周向上限位。
[0021]更进一步地,所述电路组件包括:
[0022]绝缘支架;以及
[0023]第二导电片组,所述第二导电片组集成于所述绝缘支架内;
[0024]所述第二导电片组的一端为第一接线端,另一端为第一触发端,所述第一接线端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随所述传动件转动时可与所述第一触发端接触或分离,使所述第二导电片组与电源形成电流通路或断开电流通路。
[0025]更进一步地,所述电路组件还包括:
[0026]第三导电片,所述第三导电片集成于所述绝缘支架内,且至少部分自所述绝缘支架露出并与所述触发件的底端接触;
[0027]第四导电片组,所述第四导电片组集成于所述绝缘支架内,所述第四导电片组的一端为第二接线端,另一端为第二触发端,所述第二接线端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触发端位于所述第三导电片下方,所述第三导电片与所述第二触发端接触或分离时,所述第四导电片组与电源形成电流通路或断开电流通路;以及
[0028]底板,所述底板设于所述绝缘支架的底部。
[002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的外表面上包裹有塑胶加固层。
[003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气设备,其包括:
[0031]机体;以及
[0032]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复位开关,所述复位开关设于所述机体上,并与所述机体电连接。
[0033]本技术的复位开关中,在触发组件的外壁上设置第一限位部,在轴套组件的顶部上设置挂台,通过挂台对第一限位部的限制来防止触发组件自轴套组件上掉落,简单有效地实现触发组件在轴套组件上的安装,简化了两者之间的装配,进而有利于复位开关的组装生产与拆卸维修,并且,触发组件相对轴套组件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轴向滑动时可与电路组件接触,使电路组件与电源形成不同的电流通路,而触发组件复位时与电路组件分离,使电路组件与电源之间的电流通路断开,可通过不同的电流通路来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复位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003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复位开关的剖面示意图;
[003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复位开关的立体分解图;
[003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复位开关的原理示意图;
[003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的复位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003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轴套的立体示意图;
[0040]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的触发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41]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的电路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42]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的电路组件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4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对于方向和位置关系的描述中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轴套组件,所述轴套组件的顶部设有挂台,所述触发组件可相对所述轴套组件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轴向滑动并复位,且所述第一限位部被所述挂台在所述轴套组件的轴向上限位;以及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设于所述轴套组件的底部并与电源电连接,所述触发组件相对所述轴套组件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轴向滑动时可与所述电路组件接触,使所述电路组件与电源形成不同的电流通路,所述触发组件复位时与所述电路组件分离,使所述电路组件与电源之间的电流通路断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包括:触发件,所述触发件设于所述轴套组件上,并可相对所述轴套组件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轴向滑动,且所述触发件的上端自所述轴套组件露出,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触发件的外壁上;传动件,所述触发件的下端可轴向滑动地穿设所述传动件,且所述传动件可随所述触发件同步转动;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嵌设于所述传动件的底部,并可随所述传动件同步转动,而与所述电路组件接触或分离;以及复位卷簧,所述复位卷簧设于所述传动件上,且所述复位卷簧的两端与所述轴套组件抵持,所述复位卷簧可驱动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触发件转动复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的下端的相对两侧设有滑动部,所述传动件中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形状与所述触发件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滑动部可在所述滑动槽中滑动,所述滑动部还可带动所述传动件随所述触发件同步转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的转动角度为0
°
至45
°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组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金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而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