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智能识别切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94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马铃薯智能识别切芽设备,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传送带、集料斗、光谱识别装置、残薯剔除装置、识别切牙装置和拌种机;集料斗设置于传送带的进料端上方;拌种机设置于传送带的出料端上方,传动带上位于集料斗与拌种机之间依次设置有光谱识别装置、残薯剔除装置和识别切牙装置;集料斗用于将整薯放置在传送带上;光谱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整薯是否有病虫害;残薯剔除装置用于将带有病虫害的整薯剔除;识别切牙装置用于识别整薯上的芽眼。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马铃薯智能识别切芽设备,能够自动识别芽眼并根据芽眼分布情况对马铃薯进行切块,从而能够获得多个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切块效果理想,效率高且质量高,大大提高了种薯利用率。种薯利用率。种薯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智能识别切芽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马铃薯智能识别切芽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近年来随着市场对马铃薯的需求不断扩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现阶段马铃薯播种全部为芽块切种,切绝大部分为人工切种,现有机械切种设备也为纯机械化无智能识别功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效率低,人工成本一直在上升,纯机械切种存在不能精准识别,切芽存在盲眼的情况,而且人工切芽形式难以适应今后规模化、工厂化、机械化、智能化生产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铃薯智能识别切芽设备,实现马铃薯种薯一次性精准切芽,从而实现马铃薯种薯芽块高效切收。优化马铃薯种薯切芽工作各环节,精准识别,大幅提升马铃薯种薯切芽效率,且收获效果理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铃薯智能识别切芽设备,包括传送带、集料斗、光谱识别装置、残薯剔除装置、识别切牙装置和拌种机;所述集料斗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进料端上方;所述拌种机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上方,所述传动带上位于所述集料斗与所述拌种机之间依次设置有所述光谱识别装置、所述残薯剔除装置和所述识别切牙装置;所述集料斗用于将整薯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光谱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整薯是否有病虫害;所述残薯剔除装置用于将带有病虫害的整薯剔除;所述识别切牙装置用于识别整薯上的芽眼。
[0006]可选的,所述集料斗下方等高设置有多个所述传送带,每个所述传送带上方均设置有一整薯抓取装置。
[0007]可选的,所述识别切牙装置包括识别模块以及所述传送带上方依次设置的识别摄像机、整薯扎取机构、杀菌剂喷洒机构和切刀;所述识别模块与所述识别摄像机、所述整薯扎取机构和所述切刀均电控连接;所述杀菌剂喷洒机构用于向所述切刀上滴杀菌剂。
[0008]可选的,所述整薯扎取机构包括机械臂和扎取针,所述扎取针设置于所述机械臂的自由端。
[0009]可选的,所述切刀上部与一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切刀上下移动。
[0010]可选的,所述杀菌剂喷洒机构包括药箱和阀门;所述阀门一端与所述药箱底部相连通,所述阀门另一端设置有滴液管,所述滴液管的出液端位于所述切刀上方。
[0011]可选的,所述集料斗的进料端还是设置有干洗设备或水洗设备。
[0012]可选的,所述拌种机的出料端设置有收集袋。
[0013]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中的马铃薯智能识别切芽设备,能够自动识别芽眼并根据芽眼分布情况对马铃薯进行切块,从而能够获得多个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切块效果理想,效率高且质量高,大大提高了种薯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马铃薯智能识别切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马铃薯智能识别切芽设备中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马铃薯智能识别切芽设备中识别切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集料斗;2、传送带;3、光谱识别装置;4、残薯剔除装置;5、识别切牙装置;6、拌种机;7、整薯抓取装置;8、识别摄像机;9、整薯扎取机构;10、杀菌剂喷洒机构;11、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马铃薯智能识别切芽设备,包括传送带2、集料斗1、光谱识别装置3、残薯剔除装置4、识别切牙装置5和拌种机6;集料斗1设置于传送带2的进料端上方;拌种机6设置于传送带2的出料端上方,传动带上位于集料斗1与拌种机6之间依次设置有光谱识别装置3、残薯剔除装置4和识别切牙装置5;集料斗1用于将整薯放置在传送带2上;光谱识别装置3用于识别整薯是否有病虫害;残薯剔除装置4用于将带有病虫害的整薯剔除;识别切牙装置5用于识别整薯上的芽眼。
[0022]于本具体实施例中,集料斗1下方等高设置有四个传送带2,每个传送带2上方均设置有一整薯抓取装置7。整薯抓取装置7能够将整薯抓取到对应的传送带2上。整薯扎取装置包括机械手。
[0023]识别切牙装置5包括识别模块以及传送带2上方依次设置的识别摄像机8、整薯扎取机构9、杀菌剂喷洒机构10和切刀11;识别模块与识别摄像机8、整薯扎取机构9和切刀11均电控连接;杀菌剂喷洒机构10用于向切刀11上滴杀菌剂。于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整薯扎取机构9包括机械臂和扎取针,扎取针设置于机械臂的自由端,识别模块根据识别摄像机8拍摄的图像判断芽眼的位置,然后控制机械臂,使机械臂驱动扎取针插入整薯内,通过控制机械臂运动,使整薯进行转动,以调整至适合切刀11切割的角度。切刀11上部与一驱动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切刀11上下移动,在整薯扎取机构9对整薯调整好角度后,切刀11对整薯进行切割,得到带有芽眼的薯块。杀菌剂喷洒机构10包括药箱和阀门;阀门一端与药箱底部相连通,阀门另一端设置有滴液管,滴液管的出液端位于切刀11上方,通过调整阀门
的开度,调整滴液管的滴液速度,对切刀11进行杀菌消毒,避免薯块的感染,药箱内可以盛放酒精或高锰酸钾溶液。
[0024]于又一具体的实施例中,集料斗1的进料端还是设置有水洗设备,利用水洗设备对整薯进行清洗,以除去整薯表面的污渍和杂质,提高光谱识别装置3和识别切牙装置5的识别成功率,并避免薯块被污染,提高薯块的发芽率。
[0025]拌种机6的出料端设置有收集袋,收集袋用于盛装拌种后的薯块。
[0026]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7]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智能识别切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集料斗、光谱识别装置、残薯剔除装置、识别切牙装置和拌种机;所述集料斗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进料端上方;所述拌种机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上方,所述传动带上位于所述集料斗与所述拌种机之间依次设置有所述光谱识别装置、所述残薯剔除装置和所述识别切牙装置;所述集料斗用于将整薯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光谱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整薯是否有病虫害;所述残薯剔除装置用于将带有病虫害的整薯剔除;所述识别切牙装置用于识别整薯上的芽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智能识别切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斗下方等高设置有多个所述传送带,每个所述传送带上方均设置有一整薯抓取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智能识别切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切牙装置包括识别模块以及所述传送带上方依次设置的识别摄像机、整薯扎取机构、杀菌剂喷洒机构和切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啸天林柏松刘晓静汪磊王曙光丁明亚刘芳明孙朔贾国忠王艳红陈晓旭丁宗环徐荣蕊张环宇陈东辉何明
申请(专利权)人: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马铃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