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升压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763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化学升压电池,可避免水滞留在保护片与阳极供电体之间。电化学升压电池包括:单元电池,包括电解质膜、阳极供电体、保护片及阴极供电体,其中所述电解质膜具有氢离子传导性,所述阳极供电体配置于所述电解质膜的一个主表面,所述保护片夹设于所述电解质膜与所述阳极供电体之间,所述阴极供电体配置于所述电解质膜的另一个主表面,所述阳极供电体包括相互层压的低压损层及高压损层,所述低压损层位于所述阳极供电体的相邻于所述保护片的一侧。保护片的一侧。保护片的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化学升压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化学升压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为了可确保对于更多的人负担得起、可靠、可持续且先进的能源的存取,正在进行与对能源的效率化作贡献的差压式电化学升压电池有关的研究开发。可是,在与差压式电化学升压电池有关的技术中,为了避免电解质膜干燥而劣化,需对供应至阳极供电体的氢加湿,然此举导致水滞留在保护片与阳极供电体之间而影响电化学升压电池的正常运作。因此,有必要对电化学升压电池进行改良以克服所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化学升压电池,可避免水滞留在保护片与阳极供电体之间。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化学升压电池,包括:单元电池,包括电解质膜、阳极供电体、保护片及阴极供电体,其中所述电解质膜具有氢离子传导性,所述阳极供电体配置于所述电解质膜的一个主表面,所述保护片夹设于所述电解质膜与所述阳极供电体之间,所述阴极供电体配置于所述电解质膜的另一个主表面,所述阳极供电体包括相互层压的低压损层及高压损层,所述低压损层位于所述阳极供电体的相邻于所述保护片的一侧。
[000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阳极供电体的外周部具有所述低压损层,所述阳极供电体的内周部具有相互层压的所述低压损层及所述高压损层。
[000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化学升压电池具有供给流路,所述供给流路从氢气供应源向所述阳极供电体供应氢气,所述供给流路连接所述低压损层。
[000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低压损层及所述高压损层的层叠方向上,所述低压损层的厚度小于所述高压损层的厚度。
[0008]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电化学升压电池中,阳极供电体在其相邻于保护片的一侧具有低压损层,使加湿的氢以较大的流速通过阳极供电体相邻于保护片的一侧。从而,本技术的电化学升压电池可避免水滞留在保护片与阳极供电体之间。
[0009]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化学升压电池的剖视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的阳极供电体的仰视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
[0013]50:氢气供应源;
[0014]100:电化学升压电池;
[0015]110:单元电池;
[0016]112:电解质膜;
[0017]112a、112b:主表面;
[0018]114:阳极供电体;
[0019]1141:低压损层;
[0020]1142:高压损层;
[0021]114a:外周部;
[0022]114b:内周部;
[0023]116:保护片;
[0024]118:阴极供电体;
[0025]P:供给流路;
[0026]X、Y、Z: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化学升压电池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轴向X、Y、Z。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电化学升压电池100例如是差压式电化学升压电池的局部结构且包括单元电池110。单元电池110包括电解质膜112、阳极供电体114、保护片116及阴极供电体118。电解质膜112具有氢离子传导性。阳极供电体114配置于电解质膜112的一个主表面112a,保护片116夹设于电解质膜112与阳极供电体118之间,阴极供电体118配置于电解质膜112的另一个主表面112b。
[0028]电化学升压电池100具有供给流路P,供给流路P从氢气供应源50(示意性地示出于图1)向阳极供电体114供应氢气。电源使电流在阳极供电体114及阴极供电体118之间流动,以电解阴极供电体118的水,使供应给阳极供电体114的氢气移至阴极供电体118,并在比供应给阳极供电体114的水的压力更高的压力下在阴极供电体118产生氢气。差压式电化学升压电池的详细电化学作用原理是本领域已知,于此不加以赘述。
[0029]图2是图1的阳极供电体的仰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阳极供电体114包括相互层压的低压损层1141及高压损层1142,低压损层1141位于阳极供电体114的相邻于保护片116的一侧。据此,加湿的氢以较大的流速通过阳极供电体114相邻于保护片116的一侧。从而,本实施例的电化学升压电池100可避免水滞留在保护片116与阳极供电体114之间。
[0030]具体而言,低压损层1141与高压损层1142分别具有不同的材料特性,使得低压损层1141的流阻低于高压损层1142的流阻,从而加湿的氢通过低压损层1141时的压损低于加湿的氢通过高压损层1141时的压损。举例来说,低压损层1141及高压损层1142例如分别由不同流阻的网片构成。或者,阳极供电体114例如由粉末烧结而成,且在低压损层1141及高压损层1142的粉末分别具有不同的粒度以产生流阻的差异。
[0031]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阳极供电体114的外周部114a具有低压损层1141,阳极供电体114的内周部114b具有相互层压的低压损层1141及高压损层1142。具体而言,阳极供电体114的外周部114a由低压损层1141的一部分构成,阳极供电体114的内周部114b由低压损层1141的另一部分及高压损层1142相互层压而成。并且,供给流路P连接阳极供电体114
的外周部114a处的低压损层1141,并往阳极供电体114的内周部114b处的低压损层1141延伸。
[0032]在低压损层1141及高压损层1142的层叠方向(即平行于轴向Z的方向)上,可如图1所示将低压损层1141及高压损层1142设置为具有大致相等的厚度,或可使低压损层1141的厚度小于高压损层1142的厚度,或可使低压损层1141的厚度大于高压损层1142的厚度。本技术不对低压损层1141及高压损层1142的相对厚度加以限制。
[0033]综上所述,在本技术的电化学升压电池中,阳极供电体在其相邻于保护片的一侧具有低压损层,使加湿的氢以较大的流速通过阳极供电体相邻于保护片的一侧。从而,本技术的电化学升压电池可避免水滞留在保护片与阳极供电体之间。
[00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升压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电池,包括电解质膜、阳极供电体、保护片及阴极供电体,其中所述电解质膜具有氢离子传导性,所述阳极供电体配置于所述电解质膜的一个主表面,所述保护片夹设于所述电解质膜与所述阳极供电体之间,所述阴极供电体配置于所述电解质膜的另一个主表面,所述阳极供电体包括相互层压的低压损层及高压损层,所述低压损层位于所述阳极供电体的相邻于所述保护片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升压电池,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门锐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