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底板施工缝后浇带气囊支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873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施工缝后浇带气囊支模装置,包括地下室底板、气囊以及用于为气囊充气的充气机构,所述地下室底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垫层、防水卷材层、细石混凝土层以及两边的钢筋混凝土层,两边的钢筋混凝土层通过钢筋横向串联在一起,两边钢筋混凝土层之间形成后浇带,所述后浇带的底部利用黄沙层铺平,所述气囊可拆卸式的安置在后浇带内,所述气囊用于支撑两边的钢筋混凝土层。采用气囊代替模板,气囊在未充气情况下能够轻松的穿过上层钢筋,不仅装卸方便,在支模时,只需充满气,气囊能够根据不同大小、形状的后浇带自适应的变化,能够重复利用。能够重复利用。能够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底板施工缝后浇带气囊支模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地下室底板施工缝后浇带气囊支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后浇带是在建筑物中设置的临时施工缝,该缝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也就是将原来“超长”的平面“化整为零”,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混凝土的收缩,竖向荷重差异过大而产生的变形等约束应力的释放。而待后浇带施工完成后,结构又“化零为整”,大量减少了上述应力对结构的影响,减少了过多设置永久性变形缝。这种“缝”在整个结构施工中既解决了建筑物间的差异沉降、由解决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温度应力变形,同时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0003]常规的后浇带施工需要使用模板进行支撑,在现有施工方式中,通常先在底模上铺设钢筋保护层垫条,再绑扎下层钢筋,然后在钢筋保护层垫条上方安装下层模板,并在下层模板上方绑扎上层钢筋,最后在下层模板上方安装上层模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拆卸上层模板、下层模板和钢筋保护层垫条。
[0004]上述的后浇带施工过程中,上层模板和下层模板的安装过程比较麻烦,并且由于上层钢筋的阻挡,下层模板难以直接从上方取出,不仅装卸困难,费时费力,模板也能很难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底板施工缝后浇带气囊支模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下室底板施工缝后浇带气囊支模装置,包括地下室底板、气囊以及用于为气囊充气的充气机构,所述地下室底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垫层、防水卷材层、细石混凝土层以及两边的钢筋混凝土层,两边的钢筋混凝土层通过钢筋横向串联在一起,两边钢筋混凝土层之间形成后浇带,所述后浇带的底部利用黄沙层铺平,所述气囊可拆卸式的安置在后浇带内,所述气囊用于支撑两边的钢筋混凝土层,所述气囊两侧面与钢筋混凝土层之间通过防滑定位机构定位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防滑定位机构包括若干定位组件以及开设在钢筋混凝土层侧面的若干定位孔,若干定位孔沿着后浇带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气囊的内侧壁上且可与定位孔一一相连。
[0010]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缸体、活塞、连杆、旋转板、螺柱、T型滑套和弹簧,所述缸体设置在气囊的侧壁上,且缸体出口露出气囊外;所述活塞、连杆、旋转板、螺柱依次相
连,其中活塞滑动适配在缸体壁上、旋转板通过轴承与连杆枢接、螺柱的一端可伸出缸体出口并与定位孔相对应,所述T型滑套套着连杆外且固定在缸体内壁上,所述弹簧设置在T型滑套与活塞之间,所述缸体的内壁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螺旋导轨,所述旋转板上设置有与螺旋导轨滑动适配的半圆滑块,所述充气机构与缸体的端部相连。
[0011]优选的,所述气囊外设置有与缸体出口相连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梯形凸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层的侧部中间沿着其长度方向设有梯形凹槽,所述定位孔位于梯形凹槽的最深处,所述梯形凸板与梯形凹槽相适配,所述梯形凸板上开设有连通缸体与定位孔的通孔。
[0012]优选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气泵、气囊管、缸体管和三通阀,所述气泵通过三通阀连接气囊管、缸体管,所述气囊管连接气囊,所述缸体管连接缸体,所述气囊管、缸体管连接三通阀处分别设置有开关阀门。
[0013]优选的,所述气囊上设置有气压表和止气阀。
[0014]优选的,所述气囊的侧部设置有拉手。
[0015]优选的,两边的钢筋混凝土层内均设置有用于支撑钢筋的砼钢筋垫块。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底板施工缝后浇带气囊支模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地下室底板施工缝后浇带气囊支模装置,采用气囊代替模板,气囊在未充气情况下能够轻松的穿过上层钢筋,不仅装卸方便,在支模时,只需充满气,气囊能够根据不同大小、形状的后浇带自适应的变化,能够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气囊与后浇带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膨胀连接件与定位孔对应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气囊支撑状态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缸体半剖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气囊支撑剖视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机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地下室底板、2后浇带、3气囊、4梯形凹槽、5定位孔、6拉手、7定位件、71梯形凸板、72通孔、73防滑凸点、8定位组件、81缸体、82活塞、83连杆、84旋转板、85螺柱、86螺旋导轨、87半圆滑块、88T形滑套、89弹簧、9充气机构、91气泵、92气囊管、93缸体管、94三通阀、10钢筋、11黄沙层、12钢筋混凝土层、13细石混凝土层、14防水卷材层、15混凝土垫层、16砼钢筋垫块、17气压表、18止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施工缝后浇带气囊支模装置,如图1

6所示,包括地下室底板1、气囊3以及用于为气囊3充气的充气机构9。
[0027]如图5所示,地下室底板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垫层15、防水卷材层14、细石混凝土层13以及两边的钢筋混凝土层12,具体浇注地下室底板1时,先浇注40厚C15混凝土垫层15,然后在上面干铺3厚PET防水卷材层14,接着浇注40厚C30细石混凝土层13,然
后架设底板支撑用钢筋10,钢筋10包括横向钢筋和后浇带支撑钢筋,横向钢筋用砼钢筋垫块16支撑。最后浇注钢筋混凝土层12。两边的钢筋混凝土层12通过钢筋10横向串联在一起。
[0028]两边钢筋混凝土层12之间形成后浇带2,后浇带2的底部利用黄沙层11铺平,气囊3可拆卸式的安置在后浇带2内,气囊3放置处位于上层钢筋10与下层钢筋10之间的空隙内。气囊3用于支撑两边的钢筋混凝土层12。利用气囊3代替传统的后浇带模板。
[0029]为了防止气囊3在支护过程中被钢筋混凝土层12挤压而造成向上位移,设置防滑定位机构,气囊3两侧面与钢筋混凝土层12之间通过防滑定位机构定位连接。能够有效提升气囊3支护时的稳定性。
[0030]如图1所示,防滑定位机构包括若干组膨胀连接件、定位组件8以及开设在钢筋混凝土层12侧面的若干定位孔5,在钢筋混凝土层12浇注完成并凝固后,若干定位孔5沿着后浇带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膨胀连接件一一安装在定位孔5内,但是由于气囊3与钢筋混凝土层12之间的间隙较小,在气囊3外侧部上很难安装连接定位孔5的部件,即使装在气囊3外侧,在狭小的间隙中也很难操作定位组件8与膨胀连接件的连接,因此定位组件8设置在气囊3的内侧壁上且可与定位孔5上的膨胀连接件一一相连。
[0031]膨胀连接件包括载体板、膨胀螺纹套,膨胀螺纹套的外径略大于定位孔5内径,膨胀螺纹套为塑料材质。安装时将膨胀螺纹套卡入定位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底板施工缝后浇带气囊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室底板(1)、气囊(3)以及用于为气囊(3)充气的充气机构(9),所述地下室底板(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垫层(15)、防水卷材层(14)、细石混凝土层(13)以及两边的钢筋混凝土层(12),两边的钢筋混凝土层(12)通过钢筋(10)横向串联在一起,两边钢筋混凝土层(12)之间形成后浇带(2),所述后浇带(2)的底部利用黄沙层(11)铺平,所述气囊(3)可拆卸式的安置在后浇带(2)内,所述气囊(3)用于支撑两边的钢筋混凝土层(12),所述气囊(3)两侧面与钢筋混凝土层(12)之间通过防滑定位机构定位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施工缝后浇带气囊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定位机构包括若干定位组件(8)以及开设在钢筋混凝土层(12)侧面的若干定位孔(5),若干定位孔(5)沿着后浇带(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所述定位组件(8)设置在气囊(3)的内侧壁上且可与定位孔(5)一一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施工缝后浇带气囊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8)包括缸体(81)、活塞(82)、连杆(83)、旋转板(84)、螺柱(85)、T型滑套(88)和弹簧(89),所述缸体(81)设置在气囊(3)的侧壁上,且缸体(81)出口露出气囊(3)外;所述活塞(82)、连杆(83)、旋转板(84)、螺柱(85)依次相连,其中活塞(82)滑动适配在缸体(81)壁上、旋转板(84)通过轴承与连杆(83)枢接、螺柱(85)的一端可伸出缸体(81)出口并与定位孔(5)相对应,所述T型滑套(88)套着连杆(83)外且固定在缸体(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华曹雨黄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