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坯的测量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866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坯的测量系统和方法,测量系统在连铸坯处于弯曲状态时,经设置于连铸坯运输辊道上的高度测量装置对其板坯运输高度进行测量,并输出连铸坯的铸坯高度曲线,由于宽度测量装置设置于运输辊道上,位于坯高测量装置靠近运输辊道的出口一侧,在连铸坯运输至宽度测量装置时,宽度测量装置根据铸坯高度曲线升降至连铸坯目标位置的对应高度,并测量目标位置的铸坯宽度,该测量方法由于测量过程基于铸坯高度曲线跟随目标位置进行对应升降测量,可以保障宽度测量装置持续处于目标位置的对应测量位置,减少了因连铸坯形变引起测量数据的不确定性,进而提高了连铸坯宽度测量的准确性。测量的准确性。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坯的测量系统和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钢坯测量的
,尤其涉及一种连铸坯的测量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连铸在钢铁生产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铸坯质量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除了铸坯表面缺陷外,铸坯宽度异常也是影响铸坯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铸坯宽度异常,不仅影响后道轧钢工序的生产,而且还与铸坯的裂纹缺陷和漏钢事故发生等有密切联系。当前,随着铸机拉速和产能提升,铸坯宽度问题日益突出,一旦铸坯宽度控制精度较差,铸坯宽度超差问题严重,将严重影响对热轧供料铸坯宽度稳定性和整体的热装热送率;同时,由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连铸坯因为内外两面冷热不均,连铸坯会出现一定的变形和弯曲,使连铸坯在微变形条件下的宽度测量精度不足。
[0003]因此,如何提高连铸坯宽度测量的准确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铸坯的测量系统和方法,提高了连铸坯宽度测量的准确性。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铸坯的测量系统,应用于连铸坯弯曲状态下的宽度测量,所述系统包括:
[0007]坯高测量装置,设置于所述连铸坯的运输辊道上,所述高度测量装置用于对所述连铸坯的板坯运输高度进行测量,并输出所述连铸坯的铸坯高度曲线;
[0008]宽度测量装置,设置于所述运输辊道上,位于所述坯高测量装置靠近所述运输辊道的出口一侧,所述宽度测量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铸坯高度曲线升降至所述连铸坯目标位置的对应高度,并测量所述目标位置的铸坯宽度。
[000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宽度测量装置包括:
[0010]升降测距仪,安装于所述运输辊道的上方,所述升降测距仪用于基于其测量值确定所述连铸坯是否输送至所述升降测距仪的下方;
[0011]升降测量设备,安装于所述运输辊道周边,位于所述升降测距仪的下方,所述升降测量设备用于在所述连铸坯输送至所述升降测距仪下方时,跟随所述铸坯高度曲线进行升降,并输出所述目标位置的铸坯宽度。
[00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测量设备包括:
[0013]第一测宽仪,安装于所述升降测距仪的下方,位于所述运输辊道的一侧,所述第一测宽仪用于测量其距离所述连铸坯一侧面的第一宽度距离;
[0014]第一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测宽仪的底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一测宽仪进行升降;
[0015]第二测宽仪,安装于所述运输辊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测宽仪与所述第一测宽仪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测宽仪用于测量其距离所述连铸坯另一侧面的第二宽度距离;
[0016]第二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测宽仪的底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二测宽仪进行升降;
[0017]第一控制器,与所述坯高测量装置、所述升降测距仪、所述第一测宽仪、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测宽仪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连铸坯输送至所述升降测距仪下方时,根据所述铸坯高度曲线和所述升降测距仪的测量值,控制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升降至所述目标位置的对应高度,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测宽仪和所述第二测宽仪测量所述连铸坯,并基于测量的所述第一宽度距离和所述第二宽度距离确定所述铸坯宽度。
[00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测量设备还包括:
[0019]第一防护罩,安装于所述第一测宽仪的外周;
[0020]第二防护罩,安装于所述第二测宽仪的外周;
[0021]冷却气源,所述冷却气源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一防护罩连通,所述冷却气源的第二出气口与所述第二防护罩连通,所述冷却气源用于对所述第一测宽仪和所述第二测宽仪进行冷却。
[002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0023]坯厚上测距仪,安装于所述运输辊道的上方,位于所述坯高测量装置靠近所述运输辊道的入口一侧,所述坯厚上测距仪用于测量其距离所述连铸坯上表面的第一高度距离;
[0024]坯厚下测距仪,安装于所述运输辊道的下方,所述坯厚下测距仪与所述坯厚上测距仪相对设置,所述坯厚下测距仪用于测量其距离所述连铸坯下表面的第二高度距离;
[0025]第二控制器,与所述坯厚上测距仪和所述坯厚下测距仪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高度距离、所述第二高度距离、测距仪间距和预设板坯厚度,获得所述连铸坯的厚度偏差,所述测距仪间距为所述坯厚上测距仪和所述坯厚下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002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0027]第三防护罩,安装于所述坯厚下测距仪的外周,所述第三防护罩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0028]清洁气源,所述清洁气源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三防护罩的进气口连通。
[002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0030]防尘板,安装于所述坯厚下测距仪的顶部;
[0031]伸缩器,所述伸缩器的伸缩端与所述防尘板连接,所述伸缩器用于根据所述坯厚下测距仪的工作状态时,驱动所述防尘板对所述坯厚下测距仪进行遮蔽或开放。
[003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铸坯的测量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测量系统对连铸坯进行宽度测量,所述方法包括:
[0033]沿所述连铸坯的输送方向对其高度进行测量,以获得所述连铸坯的板坯高度数据和测量时间数据;
[0034]根据所述板坯高度数据和所述测量时间数据,输出所述连铸坯的铸坯高度曲线;
[0035]根据所述铸坯高度曲线控制宽度测量装置升降至目标位置的对应高度,并测量所述目标位置的铸坯宽度,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连铸坯侧面的待测量位置。
[003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铸坯高度曲线控制宽度测量装置升降至目
标位置的对应高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7]获取所述连铸坯的厚度偏差,其中,所述厚度偏差为所述连铸坯的预设生产厚度与实际生产厚度的差值;
[0038]根据所述厚度偏差和预设比例更新所述目标位置,其中,所述预设比例为所述目标位置至铸坯顶部距离与所述预设生产厚度的比值;
[0039]根据更新的目标位置和所述铸坯高度曲线,控制宽度测量装置升降至对应高度,并测量所述连铸坯的铸坯宽度。
[004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沿所述连铸坯的输送方向对其高度进行测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41]接收所述连铸坯输送至运输辊道预设位置的位置信号;
[0042]根据所述位置信号输出驱动信号、清洁信号和冷却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用于驱动防尘板对坯厚下测距仪由遮蔽状态转为开放状态,所述清洁信号用于控制清洁气源对所述坯厚下测距仪的测量通道进行清洁,所述冷却信号用于控制冷却气源对所述宽度测量装置进行冷却。
[004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铸坯的测量系统和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44]本专利技术的连铸坯测量系统,在连铸坯处于弯曲状态时,经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坯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连铸坯弯曲状态下的宽度测量,所述系统包括:坯高测量装置,设置于所述连铸坯的运输辊道上,所述高度测量装置用于对所述连铸坯的板坯运输高度进行测量,并输出所述连铸坯的铸坯高度曲线;宽度测量装置,设置于所述运输辊道上,位于所述坯高测量装置靠近所述运输辊道的出口一侧,所述宽度测量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铸坯高度曲线升降至所述连铸坯目标位置的对应高度,并测量所述目标位置的铸坯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坯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测量装置包括:升降测距仪,安装于所述运输辊道的上方,所述升降测距仪用于基于其测量值确定所述连铸坯是否输送至所述升降测距仪的下方;升降测量设备,安装于所述运输辊道周边,位于所述升降测距仪的下方,所述升降测量设备用于在所述连铸坯输送至所述升降测距仪下方时,跟随所述铸坯高度曲线进行升降,并输出所述目标位置的铸坯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坯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测量设备包括:第一测宽仪,安装于所述升降测距仪的下方,位于所述运输辊道的一侧,所述第一测宽仪用于测量其距离所述连铸坯一侧面的第一宽度距离;第一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测宽仪的底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一测宽仪进行升降;第二测宽仪,安装于所述运输辊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测宽仪与所述第一测宽仪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测宽仪用于测量其距离所述连铸坯另一侧面的第二宽度距离;第二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测宽仪的底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二测宽仪进行升降;第一控制器,与所述坯高测量装置、所述升降测距仪、所述第一测宽仪、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测宽仪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连铸坯输送至所述升降测距仪下方时,根据所述铸坯高度曲线和所述升降测距仪的测量值,控制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升降至所述目标位置的对应高度,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测宽仪和所述第二测宽仪测量所述连铸坯,并基于测量的所述第一宽度距离和所述第二宽度距离确定所述铸坯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铸坯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测量设备还包括:第一防护罩,安装于所述第一测宽仪的外周;第二防护罩,安装于所述第二测宽仪的外周;冷却气源,所述冷却气源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一防护罩连通,所述冷却气源的第二出气口与所述第二防护罩连通,所述冷却气源用于对所述第一测宽仪和所述第二测宽仪进行冷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坯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坯厚上测距仪,安装于所述运输辊道的上方,位于所述坯高测量装置靠近所述运输辊道的入口一侧,所述坯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邓攀谢辉王良斌唐中队谢旭东陈国威李华胡念慈严开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