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水平转体平衡调节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8484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转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桥梁水平转体平衡调节装置及方法,包括:支撑台和牵引系统,支撑台支撑于悬臂的下方,支撑台上固定有辅助轨道,辅助轨道具有弧度,辅助轨道的弧度与悬臂的转体弧度匹配,辅助轨道的半径为悬臂长度的2/3,牵引系统包括车体以及连接于车体的减速系统,车体的顶部通过连接部件与悬臂连接,以使车体与悬臂连为一体,车体的车轮与辅助轨道滑动配合,车体沿辅助轨道的延伸方向滑动,当悬臂转体过程中需要制动时,减速系统能够使车轮减速停止,锁定系统能够将车体锁定在辅助轨道的某一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节略纵、横向称重配重施工环节,同时也能抵抗外界各种不利因素对桥体稳定的影响。抗外界各种不利因素对桥体稳定的影响。抗外界各种不利因素对桥体稳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水平转体平衡调节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转体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非对称桥梁水平转体平衡调节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桥梁转体施工技术,是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浇注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这种方法可使桥梁施工克服地形、交通、环境等条件制约,节省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同时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
[0003]近年来转体施工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满足更复杂的交通需要,从单一小型对称桥梁转体越来越发展为形式多样大吨位不对称桥梁转体,伴随着的新难题也相继出现。例如,由曲线弯桥带来的横向不平衡问题,以及由桥梁纵向非对称结构带来的纵向不平衡问题,传统的施工技术面对此问题已然不能完全满足该类工程转体稳定的需求。
[0004]在面对大吨位不对称转体桥转体时,现有的解决方案是:转体前称重和配重、附加撑脚作为保险系统。该方法的缺点是面对极不平衡转体时,桥型的重心偏于桥墩中心轴较远,在单纯依赖撑脚情况下,桥梁转体时面对外界因素的干扰会非常容易倾覆,此时不宜依赖撑脚抵抗不平衡力矩。此外,保险系统是一种应急设施,在任何施工情况下都应想办法减少使用甚至避免启用应急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桥梁水平转体平衡调节装置及方法,可以节略纵、横向称重配重施工环节,同时也能抵抗外界各种不利因素对桥体稳定的影响,保持非对称桥梁转体过程中横向始终稳定、保持桥梁转体过程中纵向始终稳定。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水平转体平衡调节装置,包括:
[0007]支撑台,支撑于悬臂的下方,支撑台上固定有辅助轨道,辅助轨道具有弧度,辅助轨道的弧度与悬臂的转体弧度匹配,辅助轨道的半径为悬臂长度的2/3;
[0008]牵引系统,包括车体以及连接于车体的减速系统,车体的顶部通过连接部件与悬臂连接,以使车体与悬臂连为一体,车体的车轮与辅助轨道滑动配合,车体沿辅助轨道的延伸方向滑动,当悬臂转体过程中需要制动时,减速系统能够使车轮减速停止,锁定系统能够将车体锁定在辅助轨道的某一位置。
[0009]可选的,连接部件包括:
[0010]锚固钢板,与悬臂底部锚固,锚固钢板沿悬臂的宽度方向布设;
[0011]多组连杆,沿悬臂的宽度方向布设,一端与车体的承重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锚固钢板转动连接。
[0012]可选的,还包括连接于车体与悬臂之间的调节系统,调节系统用于当悬臂失稳时,调节悬臂的位置,使悬臂的中心轴始终和多组连杆与车体的承重架连接处的心轴吻合。
[0013]可选的,调节系统包括:
[0014]多个千斤顶,分别位于承重架的四角处,千斤顶的固定端与承重架固定,千斤顶的移动端与悬臂底部接触;
[0015]多个位移传感器,分别连接于承重架的四角处,位移传感器靠近千斤顶,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悬臂底部的水平位移,当水平位移达到预设的偏移量时,则千斤顶的高度进行调节。
[0016]可选的,减速系统包括:
[0017]制动片,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带动制动片与车轮摩擦,从而使车轮减速;
[0018]速度传感器,连接于车轮上,用于检测车轮的转速。
[0019]可选的,还包括将车体锁定在辅助轨道上的锁定系统,锁定系统包括:
[0020]伸缩杆,固定端与承重架连接,位于承重架之下;
[0021]锁钩,连接于伸缩杆的伸缩端;
[0022]锁车轨道,固定于支撑台上,锁车轨道与辅助轨道平行设置,锁车轨道上具有沿其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的锁齿,伸缩杆带动锁钩下移使锁钩与锁齿抱合从而实现车体的锁定。
[0023]可选的,锁定系统还包括:
[0024]连接架,上端与承重架固定连接,下端转动连接摆动架的一侧,摆动架的另一侧与锁钩连接,摆动架的另一侧与伸缩杆的伸缩端转动连接。
[0025]可选的,支撑台的下端支撑有钢柱,地面上固定有柱承台,钢柱下端与柱承台固连。
[0026]可选的,承重架的四角处还连接有弹簧缓冲器。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的桥梁水平转体平衡调节装置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测量定位出支撑台上辅助轨道的位置;
[0029]S2:桥体系统及支撑台桩基础施工完成;
[0030]S3:柱承台浇筑完成;
[0031]S4:转体桥转动系统、牵引系统、调节系统施工完成;
[0032]S5:钢柱、锁车轨道及、辅助轨道、搭设完成;
[0033]S6:悬臂梁浇筑完成;
[0034]S7:待整体结构施工完成之后进行车体和悬臂的连接。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桥梁水平转体平衡调节装置在悬臂转体时,通过连接部件将车体与悬臂连接起来,在悬臂转体过程中,悬臂和车体同步移动,则车体沿着辅助轨道行走和悬臂同步,当到达指定的转体位置后,则通过减速系统使车轮减速停止,即可将悬臂转动至需要的角度,完成合龙,此外,当遇到紧急情况或突发情况时,则通过减速系统使车轮减速停止,从而不需要纵、横向称重配重施工环节,同时也能抵抗外界各种不利因素对桥体稳定的影响,保持非对称桥梁转体过程中横向始终稳定、保持非对称桥梁转体过程中纵向始终稳定。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桥梁水平转体平衡调节装置及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牵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1‑
悬臂,2

桥墩,3

锚钢板,4

车体,5

下转盘,6

上转盘,7

承重台,8

支撑台,9

柱承台,10

钢柱,11

锚固钢板,12

连杆,13

千斤顶,14

位移传感器,15

辅助轨道,16

制动片,17

锁车轨道,18

伸缩杆,19

连接架,20

锁钩,21

摆动架,22

弹簧缓冲器,23

承重架,24

车轮,25

锁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4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水平转体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8),支撑于悬臂(1)的下方,所述支撑台(8)上固定有辅助轨道(15),所述辅助轨道(15)具有弧度,所述辅助轨道(15)的弧度与悬臂(1)的转体弧度匹配,所述辅助轨道(15)的半径为悬臂(1)长度的2/3;牵引系统,包括车体(4)以及连接于车体(4)的减速系统,所述车体(4)的顶部通过连接部件与所述悬臂(1)连接,以使所述车体(4)与悬臂(1)连为一体,所述车体(4)的车轮(24)与所述辅助轨道(15)滑动配合,所述车体(4)沿辅助轨道(15)的延伸方向滑动,当所述悬臂(1)转体过程中需要制动时,所述减速系统能够使车轮(24)减速停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水平转体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锚固钢板(11),与所述悬臂(1)底部锚固,所述锚固钢板(11)沿悬臂(1)的宽度方向布设;多组连杆(12),沿所述悬臂(1)的宽度方向布设,一端与所述车体(4)的承重架(2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锚固钢板(11)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水平转体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车体(4)与悬臂(1)之间的调节系统,所述调节系统用于当所述悬臂(1)失稳时,调节所述悬臂(1)的位置,使所述悬臂(1)的中心轴始终和多组连杆(12)与车体(4)的承重架(23)连接处的心轴吻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水平转体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系统包括:多个千斤顶(13),分别位于所述承重架(23)的四角处,所述千斤顶(13)的固定端与所述承重架(23)固定,所述千斤顶(13)的移动端与所述悬臂(1)底部接触;多个位移传感器(14),分别连接于所述承重架(23)的四角处,所述位移传感器(14)靠近所述千斤顶(13),所述位移传感器(14)用于检测所述悬臂(1)底部的水平位移,当所述水平位移达到预设的偏移量时,则所述千斤顶(13)的高度进行调节。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桥梁水平转体平衡调节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牟启磊丁乾胡云华孙雅荃张宏志郭赛李鹏何健康马天龙刘超陈肖肖刘博宇田野金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