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球平滑聚散训练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830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球平滑聚散训练方法及装置,至少包括:获取用户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确定训练模式;所述训练模式包括集合训练和散开训练;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设置左侧视标和右侧视标的形状、大小和聚散范围,并初始化所述左侧视标和所述右侧视标;根据训练模式设置用户双眼的可见视标的位置;根据刺激速度控制所述可见视标移动,记录用户双眼的运动轨迹,当所述运动轨迹发生偏移时,结束移动所述可见视标;其中,刺激速度是根据上一次训练记录的运动轨迹而生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根据用户的主观回答判断聚散刺激的极限,通过客观的眼球运动轨迹参数来评估用户的视觉训练并动态调整训练过程中的刺激速度,以提高训练效果。以提高训练效果。以提高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球平滑聚散训练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视觉训练
,尤其涉及一种眼球平滑聚散训练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治疗双眼视功能异常的过程中,融合功能是重要指标之一。在进行融合功能训练时,一般先进行平滑融合聚散,待平滑融合聚散提高后,再进行跳跃融合聚散。
[0003]目前常用的平滑聚散训练方法有两类:第一类是传统训练方法,使用矢量图、偏心环卡等小道具进行训练。当使用矢量图进行训练时,有一张红色图案的透明卡片和另外一张蓝色图案的透明卡片。需要受试者配戴红蓝眼镜,通过滤光片的形式达到双眼分视。在训练过程中,逐步增加聚散刺激,需要嘱咐受试者努力将两张卡片的图案融合到一起,直至受试者报告看到两个分开的图像,或者视训师观察到受试者有一眼不再注视卡片。第二类则是基于多媒体的训练方法,训练原理与传统训练方法基本相同,但是通过电脑等屏幕进行训练。通过红蓝眼镜逐步增加聚散刺激。
[0004]现有的眼球平滑融合训练方案中,一般由受试者主观判断是否将两眼图像合在一起,在聚散刺激逐渐增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询问受试者,是否能将两眼图像融合到一起,无客观参数对用户的视觉训练进行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眼球平滑聚散训练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缺少客观参数对用户的平滑融合训练进行评估,训练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眼球平滑聚散训练方法,包括:获取用户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确定训练模式;所述训练模式包括集合训练和散开训练;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设置左侧视标和右侧视标的形状、大小和聚散范围,并初始化所述左侧视标和所述右侧视标;根据训练模式设置用户双眼的可见视标的位置;根据刺激速度控制所述可见视标移动,记录用户双眼的运动轨迹,当所述运动轨迹发生偏移时,结束移动所述可见视标;其中,刺激速度是根据上一次训练记录的运动轨迹而生成。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根据用户信息设置训练模式和设置双眼的可见视标,实现双眼的视差,并根据预设的刺激速度移动可见视标,逐渐增加对用户双眼的聚散刺激。通过记录增加聚散刺激中用户双眼的运动轨迹,来判断用户是否发生视线偏移,以评估用户是否能将可见视标中的像融合,而无需询问用户、无需根据用户的主观回答判断聚散刺激的极限,通过客观的眼球运动轨迹参数来评估用户的视觉训练并动态调整训练过程中的刺激速度,为用户匹配更具适配性的训练难度,以提高训练效果。
[0008]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训练模式设置用户双眼的可见视标的位置,具体为:根据用户信息获取用户的斜视类型,并根据所述斜视类型设置用户双眼的可见视
标,其中所述斜视类型包括外斜、外隐斜、内斜或内隐斜;当所述斜视类型为外斜或外隐斜时,设置用户左眼的可见视标为右侧视标,右眼的可见视标为左侧视标;当所述斜视类型为内斜或内隐斜时,设置用户左眼的可见视标为左侧视标,右眼的可见视标为右侧视标。
[0009]本专利技术通过用户信息匹配训练类型,根据不同的训练类型自动调整可见视标的位置,从而为用户匹配训练任务,提高视觉训练的适配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刺激速度控制所述可见视标移动,记录用户双眼的运动轨迹,当所述运动轨迹发生偏移时,结束移动所述可见视标,具体为:根据所述刺激速度控制所述可见视标从初始位置水平向外移动;其中,所述刺激速度包括第一子速度和第二子速度;通过眼球追踪记录用户双眼的运动轨迹,当用户的一眼或者双眼的运动轨迹发生视线偏移时,将所述可见视标移动到初始位置,停止移动。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根据刺激速度中的第一子速度和第二子速度逐渐控制所述可见视标进行移动,逐渐增加用户双眼的聚散刺激,从而使得用户逐渐到达每次聚散刺激的极限,并根据眼球追踪获取用户到达聚散刺激极限时的眼球位点,从而调整聚散刺激的极限调整刺激速度,以训练用户的聚散功能。
[0012]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刺激速度控制所述可见视标移动,记录用户双眼的运动轨迹,当所述运动轨迹发生偏移时,结束移动所述可见视标,还包括:记录用户双眼的运动轨迹发生偏移时的第一眼球位点,并根据所述第一眼球位点和预设的水平偏移值设置第二眼球位点;根据预设的降低值降低所述第一子速度,生成第二刺激速度。
[0013]进一步地,在所述根据刺激速度控制所述可见视标移动,记录用户双眼的运动轨迹,当所述运动轨迹发生偏移时,结束移动所述可见视标之后,还包括:在下一次视觉训练中,从初始位置根据所述第一子速度移动所述可见视标,当用户双眼移动到所述第二眼球位点时,根据所述第二子速度移动所述可见视标,直至用户双眼的运动轨迹再次发生偏移,停止移动所述可见视标。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客观的眼球运动轨迹参数来评估用户的视觉训练,并通过眼球追踪获取用户到达聚散刺激极限时的眼球位点,并动态调整训练过程中的刺激速度,为用户匹配更具适配性的训练难度,以提高训练效果。
[0015]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训练模式设置用户双眼的可见视标的位置,还包括: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确定用户是否存在复视,若存在复视,则响应用户的移动操作;根据所述移动操作调整所述可见视标的位置,直至用户停止移动操作。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判断用户是否存在复视,从而响应用户的移动操作调整视标位置,避免由于复视而影响用户聚散刺激训练的效果。
[0017]进一步地,在根据刺激速度控制所述可见视标移动,记录用户双眼的运动轨迹,当所述运动轨迹发生偏移时,结束移动所述可见视标之后,还包括:获取用户每次视觉训练的双眼的运动轨迹、第一眼球位点和训练时间,并根据所述第一眼球位点计算每次视觉训练的最大刺激量,并生成训练报告。
[001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眼球平滑聚散训练装置,包括:信息获取模块、刺激模块和调整模块;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确定训练模式;所述训练模式包括集合训练和散开训练;所述刺激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设置左侧视标和右侧视标的形状、大小和聚散范围,并初始化所述左侧视标和所述右侧视标;根据训练模式设置用户双眼的可见视标的位置;所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刺激速度控制所述可见视标移动,记录用户双眼的运动轨迹,当所述运动轨迹发生偏移时,结束移动所述可见视标;其中,刺激速度是根据上一次训练记录的运动轨迹而生成。
[0019]进一步地,所述刺激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用户信息获取用户的斜视类型,并根据所述斜视类型设置用户双眼的可见视标,其中所述斜视类型包括外斜、外隐斜、内斜或内隐斜;当所述斜视类型为外斜或外隐斜时,设置用户左眼的可见视标为右侧视标,右眼的可见视标为左侧视标;当所述斜视类型为内斜或内隐斜时,设置用户左眼的可见视标为左侧视标,右眼的可见视标为右侧视标。
[0020]进一步地,所述刺激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刺激速度控制所述可见视标从初始位置水平向外移动;其中,所述刺激速度包括第一子速度和第二子速度;通过眼球追踪记录用户双眼的运动轨迹,当用户得一眼或者双眼的运动轨迹发生视线偏移时,将所述可见视标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球平滑聚散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用户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确定训练模式;所述训练模式包括集合训练和散开训练;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设置左侧视标和右侧视标的形状、大小和聚散范围,并初始化所述左侧视标和所述右侧视标;根据训练模式设置用户双眼的可见视标的位置;根据刺激速度控制所述可见视标移动,记录用户双眼的运动轨迹,当所述运动轨迹发生偏移时,结束移动所述可见视标;其中,刺激速度是根据上一次训练记录的运动轨迹而生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球平滑聚散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训练模式设置用户双眼的可见视标的位置,具体为:根据用户信息获取用户的斜视类型,并根据所述斜视类型设置用户双眼的可见视标,其中所述斜视类型包括外斜、外隐斜、内斜或内隐斜;当所述斜视类型为外斜或外隐斜时,设置用户左眼的可见视标为右侧视标,右眼的可见视标为左侧视标;当所述斜视类型为内斜或内隐斜时,设置用户左眼的可见视标为左侧视标,右眼的可见视标为右侧视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球平滑聚散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刺激速度控制所述可见视标移动,记录用户双眼的运动轨迹,当所述运动轨迹发生偏移时,结束移动所述可见视标,具体为:根据所述刺激速度控制所述可见视标从初始位置水平向外移动;其中,所述刺激速度包括第一子速度和第二子速度;通过眼球追踪记录用户双眼的运动轨迹,当用户得一眼或者双眼的运动轨迹发生视线偏移时,将所述可见视标移动到初始位置,停止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球平滑聚散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刺激速度控制所述可见视标移动,记录用户双眼的运动轨迹,当所述运动轨迹发生偏移时,结束移动所述可见视标,还包括:记录用户双眼的运动轨迹发生偏移时的第一眼球位点,并根据所述第一眼球位点和预设的水平偏移值设置第二眼球位点;根据预设的降低值降低所述第一子速度,生成第二刺激速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球平滑聚散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刺激速度控制所述可见视标移动,记录用户双眼的运动轨迹,当所述运动轨迹发生偏移时,结束移动所述可见视标之后,还包括:在下一次视觉训练中,从初始位置根据所述第一子速度移动所述可见视标,当用户双眼移动到所述第二眼球位点时,根据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景医疗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