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网架空线路故障检测安装壳体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826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网架空线路故障检测装置,包括有上壳体、下壳体和开合机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开合机构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置有供架空线缆穿过的卡线槽,所述卡线槽包括位于上壳体的第一卡线槽和位于下壳体的第二卡线槽,第一卡线槽和第二卡线槽分别贯穿上壳体和下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装置内设置旋转开合结构,通过旋转转动柄,带动上壳体绕着传动丝杆旋转的同时向上移动,便于将导线安装在卡线槽中,导线安装好后,反方向旋转转动柄,即可带动上壳体绕着传动丝杆旋转的同时向下移动,最后再通过螺丝加固即可,无需将上下壳体完全分离开,安装过程更为便捷,避免了在安装过程中螺丝等零件掉落缺失的问题。在安装过程中螺丝等零件掉落缺失的问题。在安装过程中螺丝等零件掉落缺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网架空线路故障检测安装壳体及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检修平台
,具体涉及一种配网架空线路故障检测安装壳体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配电网普遍采用小电力接地系统,结构非常复杂,且容易出现单相接地故障,当配电网的接地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会升高,如果发生间歇性弧光接地而会引起谐振过电压时,会令电力系统的绝缘受到威胁,造成严重的短路事故,因此需要尽快找出故障线路,并尽快排除故障。但是目前以故障指示器和一二次融合开关为代表的故障监测装置只能实现故障点的区间定位,与此同时,受自身技术条件的限制,故障指示器对于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诊断误差较大,且设备供电可靠性较低。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914298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用于行波故障定位的故障录波器系统”,通过数据采集装置实时采集输电线上的电压和电流,并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处理后通过数据汇聚装置发送至数据控制中心,数据控制中心通过将实时采集的电压和电流在故障定位算法中进行计算实现输电线路精确的故障定位,但是并没有公开具体能在故障定位中所使用的装置。公开号为CN21803715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架空线路故障预警与精确定位装置”,但是其在输电线路上对装置进行安装时并不方便,缺失零件时,寻找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网架空线路故障检测安装壳体及装置,以解决在输电线路上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网架空线路故障检测安装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开合机构;
[0007]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开合机构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置有供架空线缆穿过的卡线槽,所述卡线槽包括位于上壳体的第一卡线槽和位于下壳体的第二卡线槽,第一卡线槽和第二卡线槽分别贯穿上壳体和下壳体。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开合机构包括:传动丝杆、转动柄、柔性防护套和传动套管;
[0009]所述传动丝杆贯穿下壳体并与传动套管通过螺纹连接,传动套管一端固定连接在上壳体的内部,另一端和传动丝杆通过螺纹连接,传动丝杆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柄,转动柄的上表面和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套在传动丝杆外周的柔性防护套。
[0010]进一步地,下壳体上设有供传动丝杆穿过的凹槽;在使用状态时,通过旋转转动柄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开合;在闭合状态时,上壳体和下壳体贴合,传动套管收容于所述凹槽中。
[001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网架空线路故障检测装置,还包括太阳能板;
[0012]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外壁设置有若干太阳能板。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螺丝紧固四周。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CT取电模块和罗氏线圈;
[0015]所述CT取电模块和罗氏线圈安装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侧,与卡线槽同轴。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源模块;
[0017]所述太阳能板的输出端和CT取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源模块。
[0018]进一步的,还包括:主板模块和通讯模块;
[0019]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主板模块和通讯模块。
[0020]进一步的,所述罗氏线圈的输出端电连接主板模块。
[0021]进一步地,所述主板模块和通讯模块之间双向连接。
[0022]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网架空线路故障检测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开合机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开合机构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置有供架空线缆穿过的卡线槽,所述卡线槽包括位于上壳体的第一卡线槽和位于下壳体的第二卡线槽,第一卡线槽和第二卡线槽分别贯穿上壳体和下壳体。本技术在装置内设置旋转开合结构,通过旋转转动柄,带动上壳体绕着传动丝杆旋转的同时向上移动,便于将导线安装在卡线槽中,导线安装好后,反方向旋转转动柄,即可带动上壳体绕着传动丝杆旋转的同时向下移动,最后再通过螺丝加固即可,无需将上下壳体完全分离开,安装过程更为便捷,避免了在安装过程中螺丝等零件掉落缺失的问题;
[0024]2、本技术一种配网架空线路故障检测装置,还包括:CT取电模块和罗氏线圈;所述CT取电模块和罗氏线圈安装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侧,与卡线槽同轴。通过罗氏线圈实时采集线路上的行波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给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根据行波信号分析故障点,及时为检修人员提供故障信息;同时数据中心也可主动向装置发送指令,通讯模块接收指令信号后,传输给主板模块,主板模块根据指令信号对应相应的检修点。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为本技术一种配网架空线路故障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一种配网架空线路故障检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一种配网架空线路故障检测装置的内部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上壳体;101、第一卡线槽;2、下壳体;201、第二卡线槽;3、开合机构;301、传动丝杆;302、转动柄;303、防护套;304、传动套管;4、卡线槽;5、太阳能板;6、CT取电模块;6.1、第一U型槽;6.2、第二U型槽;7、罗氏线圈;8、电源模块;9、主板模块;10、通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
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以下详细说明均是示例性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所采用的所有技术术语与本技术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并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0032]请参阅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网架空线路故障检测安装壳体及装置,包括:上壳体1、第一卡线槽101、下壳体2、第二卡线槽201、开合机构3、传动丝杆301、转动柄302、防护套303、传动套管304、卡线槽4、太阳能板5、CT取电模块6、罗氏线圈7、电源模块8、主板模块9和通讯模块10。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开合机构3连接,开合机构3上有转动柄302,转动柄302和下壳体2连接处设置有柔性防护套303,通过旋转转动柄302,带动上壳体1绕着传动丝杆301轴向旋转移动,传动套管304固定连接在上壳体1的内侧,传送丝杆301和传动套管304通过螺纹连接控制上壳体1和下壳体2开合。当上壳体1和下壳体2闭合时,传动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网架空线路故障检测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开合机构(3);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开合机构(3)连接,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供架空线缆穿过的卡线槽(4),所述卡线槽(4)包括位于上壳体(1)的第一卡线槽(101)和位于下壳体(2)的第二卡线槽(201),第一卡线槽(101)和第二卡线槽(201)分别贯穿上壳体(1)和下壳体(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架空线路故障检测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3)包括:传动丝杆(301)、转动柄(302)、柔性防护套(303)和传动套管(304);所述传动丝杆(301)贯穿下壳体(2)并与传动套管(304)通过螺纹连接,传动丝杆(301)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柄(302),传动套管(304)一端固定连接在上壳体(1)的内部,另一端和传动丝杆(301)通过螺纹连接,转动柄(302)的上表面和下壳体(2)表面之间设置有套在传动丝杆(301)外周的柔性防护套(3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网架空线路故障检测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下壳体(2)上设有供传动丝杆(301)穿过的凹槽;在使用状态时,通过旋转转动柄(302)能够实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开合;在闭合状态时,上壳体(1)和下壳体(2)贴合,传动套管(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向楠杨拯张锋武小岩涂德军田晓徐静孟斌杨征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