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啮齿动物夜间嗅觉行为红外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812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啮齿动物夜间嗅觉行为红外记录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四周各拆卸连接有透明管,透明管外端可拆卸连接有气嘴;各个气嘴均连通有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均连通有三位三通电磁阀,第一气道上安装有气味源;三位三通电磁阀连通有流量计,流量计连通有活性炭干燥塔,活性炭干燥套连通有洗气瓶,洗气瓶连通有气泵;透明管上方安装有红外传感器和广角夜视摄像头;箱体上方安装有全域红外摄像头;有全域红外摄像头、广角夜视摄像头、红外传感器、三位三通电磁阀和气泵均通讯连接有智能装置。设置多个亚克力管作为对照,以尽可能消除野生啮齿类动物随机性的嗅闻行为。齿类动物随机性的嗅闻行为。齿类动物随机性的嗅闻行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啮齿动物夜间嗅觉行为红外记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啮齿动物夜间嗅觉行为红外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自然界中,嗅觉对于不同物种和种群的生存繁衍发挥着重要作用,哺乳动物有发达的嗅觉器官,能够接收到外界的化学信息且十分敏感,尤其对于在夜间活动的啮齿动物,相同物种和不同物种之间会利用化学信息进行通讯以达到觅食、避敌、领域标记和交配等目的。目前开展啮齿动物嗅觉行为实验需要实验人员观察动物的行为,记录啮齿动物的嗅闻次数和嗅闻时间,操作过程繁琐且易错漏,不适用于生性胆小的野生啮齿类动物。因此,为了探究夜间野外活动的啮齿动物究竟是利用何种化学物质进行通讯,需要研发一套符合其活动规律且方便记录数据的行为记录装置。
[0003]对此,技术专利CN 201171307Y公开了一种动物嗅觉学习训练系统,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动物的探头行为作为嗅闻次数,通过CCD摄像头记录动物行为。
[0004]但是上述装置仅仅设置了一个开口,导致没有对比,无法确定动物的探头行为是受到了气味诱导还是偶然的行为。此外,其开口处可能会有多个动物进行探头行为,红外传感器对此无法区分,从而导致其检测数据不够客观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啮齿动物夜间嗅觉行为红外记录装置。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啮齿动物夜间嗅觉行为红外记录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四周各拆卸连接有透明管,透明管外端可拆卸连接有气嘴;各个气嘴均连通有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均连通有三位三通电磁阀,第一气道上安装有气味源;三位三通电磁阀连通有流量计,流量计连通有活性炭干燥塔,活性炭干燥塔连通有洗气瓶,洗气瓶连通有气泵;透明管上方安装有红外传感器和广角夜视摄像头;箱体上方安装有全域红外摄像头;有全域红外摄像头、广角夜视摄像头、红外传感器、三位三通电磁阀和气泵均通讯连接有智能装置。
[0008]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智能装置为台式电脑、移动电脑或IPAD。
[0009]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透明管内安装有处于气嘴内侧的挡环。
[0010]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透明管的内端两侧通过转轴旋转连接有多孔板;所述透明管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磁铁;多孔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与磁铁配合的上铁挡块和下铁挡块;其中下铁挡块处于磁铁内侧,上铁挡块处于磁铁外侧。
[0011]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透明管为亚克力管。
[0012]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透明管过盈或螺纹可拆卸连接在箱体;气嘴过盈或螺纹可拆
连接在透明管上。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设置多个亚克力管作为对照,以尽可能消除野生啮齿类动物随机性的嗅闻行为。
[0015]2.设置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实现对有气味气体和无气味气体的自动化更换,分别自动将四个方向的亚克力管作为实验组,降低亚克力管方位对实验数据的影响。
[0016]3.设置铁挡块和磁铁结构,以控制野生啮齿类动物单个进入亚克力管,防止多个野生啮齿类动物同时进入引起传感器感应数据混乱。
附图说明
[0017]利用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管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多孔板与透明管连接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多孔板安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啮齿动物夜间嗅觉行为红外记录装置,箱体1、透明管2、气嘴3、第一气道4、第二气道5、三位三通电磁阀6、气味源7、流量计8、活性炭干燥塔9、洗气瓶10、气泵11、红外传感器12、广角夜视摄像头13、全域红外摄像头14、智能装置15、挡环16、多孔板17、磁铁18、上铁挡块19和下铁挡块20。
[0025]其中箱体1为一个去除顶面的正方形木箱中,四个面的正中间底部开孔,刚好够透明管2插入和拔出,透明管2为,透明亚克力管末端有气嘴3可螺旋拧出拆卸清洗,气嘴3为20mL进样瓶瓶盖钻开若干连接通道的小孔,4个亚克力管正上方各有已搭载有红外传感器12和树莓派广角夜视摄像头13,啮齿类动物一般体温在37℃

39.5℃之间,会发射特定的连续光谱。漆黑环境下,当啮齿类动物进入亚克力管内嗅探样品时,具备菲涅尔透镜的红外传感器探测到红外光谱变化时输出信号,当离开后则红外传感器自动关闭,即能记录啮齿类动物的嗅闻次数和嗅闻时间,广角夜视摄像头记录嗅觉行为,正方形木箱上方安装有红外摄像头可监控全部情况,通过同一无线网络将4个树莓派进行互联,实时传输不同亚克力管内啮齿类动物的嗅闻次数和嗅闻时间数据到一台移动设备上。
[0026]其中进行实验时,在一个安静空旷的小房间内,将箱体1放入,安装并开机调试4个树莓派广角夜视摄像头,通过无线网络互联到一台笔记本电脑上,红外传感器和广角夜视摄像头都工作正常下,将清洗干净的亚克力管末端的20mL气嘴3内塞满干净的脱脂棉,各气味源7处加入等体积或等质量的样品,选定某个亚克力管作为实验组,打开对应的第一气道4,关闭对应的第二气道5;其它亚克力管为空白对照组,均关闭第一气道4,打开第二气道5,
调整各流量计8使得读数一致,开启监测,将雄性啮齿动物放入正方形木箱内,随后实验人员关闭灯光并离开房间,在房间用通过互联无线网络的笔记本进行观察,当啮齿动物进入亚克力管内时,红外传感器会传递其停留下进行嗅闻的次数和时间到笔记本电脑上,并且同时通过广角夜视摄像头传递实时画面,10分钟为一个嗅觉行为实验周期,结束一次后将实验组的三位三通电磁阀调设至关闭第一气道,打开第二气道,输出干净空气,并更换脱脂棉,每个实验周期结束,输出过气味源7的亚克力管不再作为实验组,只能输出干净空气,作为对照组。四个亚克力管逐个作为实验组形成一个实验循环。三个或更多个实验循环后结束,保存实验数据,取出放回野生啮齿类动物,对所有亚克力管进行清洗去除残留化学信息物质。
[0027]多孔板17、磁铁18、上铁挡块19和下铁挡块20的设置使得每次亚克力管内只能进入一只老鼠,以防止多只野生啮齿类动物进入后同一个亚克力管,导致对单只野生啮齿类动物的嗅闻次数和嗅闻时间记录出现混乱。具体的如图3所示,野生啮齿类动物自多孔板17底部进入会导致多孔板17转动,其转动上铁挡块19到达底部,下铁挡块20到达顶部并均被磁铁18吸附固定,此时其余野生啮齿类动物无法再次进入亚克力管,只有进入的野生啮齿类动物出来时再次撞击,多孔板17上铁挡块19和下铁挡块20回复原位后,其它野生啮齿类动物才可以进入。
[002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啮齿动物夜间嗅觉行为红外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1);所述箱体(1)四周各拆卸连接有透明管(2),透明管(2)外端可拆卸连接有气嘴(3);各个气嘴(3)均连通有第一气道(4)和第二气道(5),第一气道(4)和第二气道(5)均连通有三位三通电磁阀(6),第一气道(4)上安装有气味源(7);三位三通电磁阀(6)连通有流量计(8),流量计(8)连通有活性炭干燥塔(9),活性炭干燥塔(9)连通有洗气瓶(10),洗气瓶(10)连通有气泵(11);透明管(2)上方安装有红外传感器(12)和广角夜视摄像头(13);箱体(1)上方安装有全域红外摄像头(14);有全域红外摄像头(14)、广角夜视摄像头(13)、红外传感器(12)、三位三通电磁阀(6)和气泵(11)均通讯连接有智能装置(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啮齿动物夜间嗅觉行为红外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斌佟富春华彦王凯安富宇许学林燕洪美张治东邝英杰李永政赵停刘莎莎王佳怡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